◎摘 要 有文化自信的民族,才能立得住、站得稳、行得远。思政课建设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力量根基,才能更好地坚定学生的文化自信,厚植思政课的文化底蕴。要遵循学科规律,促进全面融合,坚持精准对接、分类施策,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大思政”课夯实文化力量根基,让学生在文化滋养中增强文化认同,厚植家国情怀。
◎关键词 思政课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思政课建设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力量根基”。深入学习贯彻这一重要指示精神,需要我们坚持“两个结合”,全面把握文化力量根基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重要作用,深刻把握思政课建设文化力量根基的内涵要义,大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思政课各门课程相融通,不断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促进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
筑牢思政课建设文化力量根基的重要意义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思政课建设要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就必须厚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力量根基,发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重要作用,让广大青年学生在深厚的文化积淀中不断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第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引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关键在人才,关键在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创新能力、全球视野的人才,要求作为立德树人主阵地的思政课建设必须筑牢文化力量根基。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历史中,铸就了优秀的思想观念、道德品格和人文精神,形成了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与和平性的文明突出特性,这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鲜明标识,是构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精神基础,是中华民族走中国式现代化之路的力量所在;在中国革命漫漫征途中,从土地革命时期到抗日战争再到解放战争,最终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正是依靠革命文化所内生的强大精神力量,中国共产党才能够带领人民克服令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实现由弱胜强的历史性转折;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在社会主义实践中所形成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步的精神动力所在,伟大的事业需要有伟大的精神文化作为引领和支撑,需要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规范人们的实践行为。从根本上来说,只有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独特优势和作用,铸牢青年学生的信仰信念,才能真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第二,发挥思政课价值引领的关键所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所以能成为思政课建设的力量根基,关键在于上述文化中具有的深厚的价值意蕴,从“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到“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再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铸就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所独有的价值力量和文化使命,大学思政课建设只有立足于这种文化价值基础,才能真正让学生懂得知识何为,明确读书报国的志向,才能培养出更多心系国家和人民、有大格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三,坚定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支撑。在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当下,如何让青年学生正确认识复杂多变的世界,使他们在多元文化的冲突中不迷失方向,这就需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寻求文化自信的力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予中华民族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时时在释放着中华文化的蓬勃精神气象;革命文化所积淀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向世界宣告,革命精神文化是中华民族走向独立和解放的最为宝贵的精神力量;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所蕴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是确立了当代中国人的精神文化坐标。文化的厚重和自信决定着思政课的厚重和思想底蕴,在思政课建设中,坚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厚植思政课思想底蕴,以革命文化培育思政课鲜明红色底色,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激发思政课的内在活力,对于坚定学生文化自信,提升思政课的水平和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深刻把握思政课建设文化力量根基的内涵要义
文化建设和引领对于人才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不同的文化价值内涵决定了文化引领的导向和成败,深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涵要义,可以强化思政课建设的文化筑基的自觉,促进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行。
第一,深刻把握文化力量根基的历史继承性。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在文化层面,中华民族广泛汲取来自不同民族的历史积淀,形成了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等一系列绚烂文明成果,这些成果代代相传,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创造力,包括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思想理念,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文精神,尊时守位、知常达变的东方智慧,孝悌忠信、与人为善的道德要求等,所有这些都在历史的变迁中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和行为方式。在漫长的中华文明发展征程中,中华民族正是依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传承,来积极应对和回应各种挑战,不断开创新局的,也正是这种从未断裂的文化纽带,使得中华文明一脉相承、生生不息。厚重的历史传承铸就的文化力量根基,是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学生不忘历史、开创未来的题中之义。
第二,深刻把握文化力量根基的革命进步性。革命文化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与改革中创造的,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革命文化进步性来自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革命是由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而发生的,当新的生产力出现时,必然要冲破旧的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的藩篱,必然要冲破影响新的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的束缚,革命进步性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代表着社会进步的方向。进入新时代,我们党提出以自我革命带动社会革命,更是将革命文化引入新境界。文化力量根基的革命进步性蕴含着让青年学生理解革命之伟大、革命之艰难、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信念的必然要求。
第三,深刻把握文化力量根基的时代开放性。时代开放性是先进文化不可或缺的元素。任何一种文明形态如果不能从时代变化的实际出发,如果长期自我封闭,必将走向衰落。随着经济全球化促进人类物质交往走向纵深阶段,文化领域的世界性交往也必然更加全面、更加深入,立足于文化力量根基的时代开放性,就意味着需要从社会发展变化中把握文化的时代特质,加强文明的互鉴交流,回答好时代所提出的新问题,鼓励和引领学生立足中国放眼世界,不断增强文明互鉴交流的自觉意识和实践能力。
第四,深刻把握文化力量根基的民族独特性。中华文明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就是因为始终坚守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在当今世界文化相互激荡、互鉴交流的时代,中华文明要在走向世界、回应挑战的过程中,发挥积极引领价值,就必须一如既往地坚持民族独特性。从独特民族标识来理解文化力量根基的内蕴,是教育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正确处理民族与世界的关系的重要价值导向所在。
第五,深刻把握文化力量根基的创新引领性。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与创新性是息息相关的,没有创新,中华文明必然会出现断裂,以四大发明为标志的物质层面的创新,以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温故知新、教学相长等教育思想创新,以和而不同、协和万邦、天下大同为要旨的天下观创新等,为中国传统社会的长期稳定发展提供了坚实思想和制度支撑。当今世界的竞争,集中表现为教育科技人才创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识别文化力量根基的创新基因,有助于教育引导学生传承中华民族的创新品格,面向未来,在创新中开拓新事业、开启新人生。
筑牢思政课建设文化力量根基的实践路径
坚持以“两个结合”为引领,以马克思主义为魂,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结合中国式现代化新实践,不断创新筑牢文化力量根基的方式方法,为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赋能助力。
第一,遵循学科规律,促进全面融合。要遵循思政课学科规律和要求,注重将丰富的文化资源有机嵌入到思政课的知识体系中,一方面,厘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学理基础,另一方面,升华思政课知识体系的文化价值意蕴。在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时,需要从社会基本矛盾、社会结构的优化、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入手来阐解文化的价值,既分析社会存在对文化产生的决定性作用,又强调文化对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推动引领作用,要从革命的历史必然性出发,从中国近现代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入手,来讲解革命将士为了共产主义理想、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抛头颅、洒热血的精神气概;在讲授中国近现代史时,就要特别注重从文化冲突对历史进步的影响入手,深刻阐述“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思想解放、讲清楚中国革命文化在中国近现代波澜壮阔的历史中所呈现出的精神激励的作用,要运用大历史观讲透彻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能够指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取得巨大成功,从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层面上,阐解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互契合性、相互成就性;在讲授思想道德与法治时,就需要从国家、社会、个人层面将上述文化价值和思想道德与法治的目标任务和本质要求相结合,进一步增强学生对思想道德与法治内在意蕴的理解,等等。
第二,坚持精准对接、分类施策。按照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要求,注重学科专业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筑牢文化力量根基。对于公共基础课程教育,要注重将文化力量根基融入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人文素质、科学精神、宪法法治意识、国家安全意识和认知能力的课程要求中;对于专业教育课程教育,要注重分类设计、分类推进,将文化力量筑基与不同专业的育人目标结合起来,深度挖掘提炼专业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对于实践类课程教育,要注重将文化浸润到学生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的过程中,以文化自信增强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从总体上来说,不同专业课程既有专业课程教学要求的共性目标,也有特殊的内在规定性,对不同专业学生进行文化教育和传导,需要探索不同的内容方式,做到一院一议、一课一议,因地制宜、因人施策,使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够真正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
第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造性是进步文化的本质属性,要创新文化培育的方式方法,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视角、内心的感悟和现实践行去把握博大精深的文化。在文化筑基的过程中,要积极创新课堂教育教学方式,通过场景构建、平台设计、机制激励、学业评价改革等,以案例式、讨论式、浸入式的教学方式,讲深讲透讲活文化故事,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口述史实录、文化遗产保护、文化微电影微视频创作,参与各类文学艺术的创作和鉴赏、结合自己的专业优势和兴趣爱好传播文化正能量。
第四,以“大思政”课夯实文化力量根基。文化体现着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所取得的成果,涉及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这就要求在思政课教学中必须统筹融汇各种资源,不断形成思政课建设的文化合力。要通过“四大”来推动文化筑基工程:一是大课程。发挥高校学科优势,以跨学科论坛、交叉学科沙龙、通识课程整合等,推动跨学院、跨校、跨国别学科联动,将中外文明、古今文化所涉及的文学、艺术学、历史学、人类学、传播学进行教学整合,将大文科相互贯通所形成的厚重文化成果融入文化筑基内容体系中。二是大资源。要将涉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历史圣地、优秀人物、重要文物、感人故事、优秀作品植入力量根基中,注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所形成的文化创新样态,以大数据和浸入式场景为支撑,不断丰富文化筑基的资源内容。三是大师资。要充分发挥文化大师的人文教化作用,设计更多学生耳熟能详的方式,让学生与文化大师面对面开展互动交流,以大师的人生奋斗历程和文化创造成就作为筑基引领,使同学们在大师的言传身教中不断自我激励成长。四是大实践。文化的力量无时不有,无处不在,要通过建立文化经典教学基地、文化创新实践基地等,常态性机制性开展“重走长征路”“礼敬中华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身边”等主题活动,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同学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文化的力量。
[本文为深圳市2024年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中国式现代化先行示范研究”(SZ2024A00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原载2024年第17期《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夏文斌,南方科技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与研究中心讲席教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原校长;夏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
本文链接:筑牢思政课建设文化力量根基的核心要义与方式方法http://www.llsum.com/show-12-244-0.html
声明: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