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朱治宣 实习生黄泽云 广州报道
“我一直以来的梦想,就是造出哈利波特飞行扫把和黑猫警长飞行摩托一样的载人飞行设备。”小鹏汇天创始人赵德力在4月8日接受南方财经《新粤商》采访的时候表示。
早在2013年,这个来自湖南洞庭湖旁的青年就怀揣着梦想投入了飞行器的研发,在东莞创立汇天科技,用卖航模积累的2000万元启动资金,带领20人团队研发载人飞行器。
2020年9月,赵德力与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达成合作来到广州。同年9月,广州市政府发布《促进汽车产业加快发展的意见》,提出“探索飞行汽车技术路线”,为赵德力等企业提供了政策导向。2024年6月发布的《广州市低空经济发展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将低空经济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低空飞行适航认证、空域管理提供政策便利,推动产业生态的构建。广州市发展改革委数据显示,2024年广州市拥有低空经济相关企业超4000家,排名全国第二。
2025年4月1日,小鹏汇天宣布已与五大银行完成签约,获得12.6亿元的银团贷款。这是目前全球范围内最大一笔用于飞行汽车生产的银团贷款。赵德力表示,这笔贷款将用于固定资产的投资,助力年产一万台飞行汽车的工厂建设,现如今小鹏汇天在飞控、动力、航空结构、电子电器及自动分离结合系统等方面实现自研突破,构建起核心技术护城河。
从洞庭湖畔到梦想突围
《新粤商》:是什么契机和信念,你选择挑战这个未知的领域,以及如何面对质疑?
赵德力:我觉得对于每一位创业者而言,梦想是最大的驱动力。我的梦想就是飞行,我从小在洞庭湖畔长大,我们家到县城需要跨越洞庭湖,那时候没有桥,只能靠坐船或轮渡出行。我就幻想我要是能够飞过去就好了,这激发了我对飞行的兴趣,所以才选择了做飞行器这个赛道。
我最早做载人飞行是2013年,在那个时候遭受的质疑首先更多来自公司,很多同事觉得,载人飞行摩托开发时间过早并且不太现实。因为新能源汽车都没做成,载人飞行摩托更没有商业化的前景,安全性的保障,相关政策证件也会很难,于是公司的同事们陆续离开。因为我天天搞研发,和他们的来往变少,同时我也被当成了一个反面教材。不过我没有放弃,还是认真搞研发。
选择较为小巧的载人飞行器则是因为传统的飞机就是很笨重又很难学,智能化程度较低,价格高,质量也得不到保障。我就想能否做一款小型飞行器,平时可以放到汽车的后备箱里面,有需要的时候可以使用。
《新粤商》:小鹏汇天发展过程中是否经历过“生死存亡”的危机?你当时做出了什么关键决策?
赵德力:这种经历就太多了,尤其是遇到资金链断裂,导致技术攻克不了的情况。我在2016年的时候,资金链就出现了断裂,导致只剩下一个工程师跟着我,不过这时候我也没有放弃,选择亲自下场,研究飞控和动力,做大量的测试。所幸妻子也很支持我,甚至将房子都卖掉,来维持公司的运营。到2018年,虽然有一些飞行器的产出,但已经没有钱了。于是我利用飞行器进行一些飞行表演,在挣钱的同时,扩大了影响力,吸引了一些天使投资人,将资金链又续上了。
再往后到了2020年疫情期间资金链又断裂,我剪辑了汇天一路走来艰辛历程的视频,发给早期的天使投资人,希望他们再支持一点,他们很感动,每个人再凑了一点钱给到我们。这个时候团队有十几号人了,我们决定拿着这点钱去做了一个双人版的飞行摩托车。这打破了观众不能亲身体验的遗憾,双人版的飞行摩托让我可以带着包括投资人、媒体、政府领导等体验,让大家有更完整的体验,这无疑又扩大了宣传的范围。最重要的时间点是到了2020年的时候,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先生过来,我就带着他在天上飞了一圈,由此他对我们的团队有了信心,于是给我们注资。
《新粤商》:你一开始的梦想其实是做飞行产品,那为什么现在选择这种陆空两用的设计,而非专注于飞行的产品?
赵德力:其实是商业化思维让我有了转变,我来到广州之后,跟着小鹏汽车学到了很多,在他们的一些高管会上,我学到了很多商业化思维。过去,我只喜欢技术,我认为飞得开心就行了,没有想过要用户群体。到了广州之后,我慢慢地跟着小鹏一起学习如何搭团队。搭了团队之后,开始琢磨具体做一个怎样的产品,同时这个产品是要可以卖出去的。
如果是个纯飞的产品,这个阶段它不太合适,用户买了之后会面临放在哪,怎么运输,怎么飞等问题。所以我和团队想着可以做一个陆地航母,在汽车的后尾箱里面装了一个小飞机,可以停到自家的车库,出去飞的时候就直接运出去。这样问题都可以解决了,也可以重新定义越野。试想一下有人在玩越野车的时候,我开这个陆地航母在天上看它越野,直接就降维打击了。所以我们这个产品就是这么出来的,是奔着销量,奔着这个阶段的应用场景。
《新粤商》:飞行汽车在未来有哪些应用,普通人也可以接触吗?
赵德力:我们这一阶段主要还是在野外,在营地等允许的空域飞行。我们的逻辑是先在野外让大家先飞起来,让部分喜欢飞行的人先飞起来。之后,我们通过大家的反馈持续迭代,我们再下一代产品可能是解决交通的。
其实我们的产品完全适用于普通人,因为我们飞行器学习成本很低,相比于传统的较难学习的飞机,我们通过电动化、智能化之后,它的自动驾驶的能力很强。只要认识几个按键大多数人都可以学会,我希望我们的产品可以走进千家万户,实现大家自由飞翔的梦想。
量产工厂将在今年建成
《新粤商》:目前小鹏汇天在广州做飞行汽车,这样的选址有什么优势,同时政府在这个过程中提供了哪些帮助?
赵德力:首先在广州这边,广州的领导班子对低空经济有很深入的研究,对于产业,运营,企业等方面有很深刻的认识。同时他们也很愿意帮助我们,尽量地帮助我们解决问题。比如:我们到黄埔区,黄埔区给了我们很多的支持,包括一些实验用地,包括一些试飞的空域,这个就是我认为政府在这方面对我们最大的支持。同时,政府也积极地推荐上下游的产业链,供应链,包括还引入一些资本给我们对接。
在法规上,广州有一个审定中心,中心经常召集我们开会。我们从提交申请到现在,应该大大小小不下于百次,进行各种协调,各种讨论,同时他们也很积极,花了很大力气去推进,帮助我们拿下各类许可证书。
《新粤商》:小鹏汇天获得了五大银行12.6亿元的贷款,这意味着什么?
赵德力:首先对我们而言,这肯定是一个很重大的利好。我们这笔贷款主要用于我们的固定资产的投资,工厂的建设,设备的采买,同时也代表了国家对低空经济的这种支持和看好。
我们现在也在建设年产1万台的量产工厂,去年十月份开建,预计到2025年10月份能够建成。这是年产1万台的工厂。而年产1万台对于飞机来说是一个颠覆性的概念。就传统的飞机,全球一年全世界的销量不到4000台,我们通过流水线的设计,采用部分自动化的模式替代了人工。当工厂建好后,它应该就是全球最大规模的飞行汽车的量产工厂。
《新粤商》:目前的订单量如何,客户群体有哪些?
赵德力:我们现在还没有开预售发布会,航展的时候,在航展拿了2000多台订单。后来陆续有一些找上门来的这些用户,我们靠推荐大概有小5000台的订单了。
首先我们的客户画像是30到50的年龄区间,他们热爱飞行、喜欢户外和探险,喜欢越野骑摩托车,还有深潜的这部分群体。他们家里通常会有两三台车,属于是科技的尝鲜者。
《新粤商》:在同类的企业当中,你觉得小鹏汇天有什么优势?
赵德力:我觉得我们小鹏汇天背靠小鹏汽车,有天然的先发优势。由于我们的产品依托于车子,在小鹏汽车加持下,这种强强联手应该是一加一大于二的存在。同时小鹏的鲲鹏动力也就是我们的基石,我们与其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可以避免重复建设,浪费资源。友商要进来做这个产品,我们的路他们也要重走一遍,同时由于市场规模有限,像我们这么大的投入抢占了市场后,友商也很难突围。
《新粤商》:你经常说自己不是企业家,而是一名创业者。你对年轻的创业者有何建议?
赵德力:我作为一个创业者,我其实是靠着梦想的力量支撑到现在。有了梦想,坚定目标,不要做太杂,做好一件事情,一辈子做好一件事情足矣。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即使会遇到很多的困难和挫折,我们咬牙坚持,往往你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再努力一把,坚持到无能为力,再使一把力,就会出现一个好的结果,这是我的经验。在渡过难关后会感受到就是被优待,自己的处境好了看到的是民营经济的欣欣向荣。
本文链接:新粤商丨专访小鹏汇天创始人赵德力:飞行汽车订单量已约5000台,年产万台的工厂今年四季度将建成http://www.llsum.com/show-1-40500-0.html
声明: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