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杭州高一、高二年级全面停止周末返校;江苏扬州、南通等地高一、高二实行双休,高三调整为单休……最近一段时间,多地普通高中落实周末双休制度,并引发了社会广泛讨论。
长期以来,高中被视为学生人生中最重要的阶段之一,尤其是在高考的指挥棒下,许多学校采取了“单休”甚至“月休”模式,试图通过延长学习时间来提升学生成绩。
事实上,时间投入和知识产出之间不能简单地画等号。这种学习时间被无限拉长的安排,虽然把学生“固定”在了课桌上,但也导致教育逐渐异化为机械训练,致使部分学生丧失学习热情。
高中阶段是学生身体和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长期的高强度学习容易导致学生身心俱疲,一些学生出现厌学、抑郁等问题。
落实普通高中双休制度,既是出于关心学生身心健康的考量,又是对教育规律的尊重,意在打破这种恶性竞争,让教育回归“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初心。
双休日回归,促使教学方式改变。将更多时间交给学生主导,不仅为其提供调整身心的机会,更为他们多元化发展提供条件。北京市朝阳区某高中引入“无作业周末”制度,引导学生双休日在博物馆、音乐厅、运动场等自由发展,学他们想学、做他们想做。该校教务数据显示,试行该制度后,学生个性得到张扬,综合成绩也有所提升。
双休日回归,推动教育观念进一步转变。教育神经科学方面的研究表明,青少年大脑在放松状态下,默认模式网络反而更加活跃,可提升17%,这正是创造力迸发的黄金时刻。杭州二中实行双休制后,提交的40项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作品中,有32项灵感来自周末社区调研和跨学科沙龙,这种实践成果比单纯延长课时更有价值。
双休日回归,更有利于推动综合素质评价的进一步实施。以上海某区试行的综合素质评价系统为例,该评价系统将周末参与的志愿服务、社会实践、艺术修养等划分为12个维度,采用过程性记录而非简单量化打分。双休日全面回归让诸如此类的探索有了更多的“时间”,使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真正实施具备了条件。
当然,双休日回归无法单独解决所有问题,但我们相信,这是一个好的开端,随着时间的推移,家长的“补课依赖症”会慢慢治愈,学生的学习会更有动力、身心也更加健康。(单嘉怡)
本文链接:教育新观察|由普通高中双休话题说开去http://www.llsum.com/show-1-40139-0.html
声明: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