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彭敏静 珠海报道
从国家发展改革委成立低空经济发展司,到城市积极布局、资本竞相涌入低空经济赛道,我国发展低空经济的政策日益有力,路线愈发清晰,动力更加充足。
“想致富,先修路”正在低空经济行业内引发共识。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留意到,“修天路”绝非单纯的基础设施建设,而是通过制度创新、技术革命、空间重构等,推动生产要素从二维平面向三维空间跃迁的战略选择。
去年11月有消息称,中央空管委将在合肥、杭州、深圳、苏州、成都、重庆这六个城市开展eVTOL(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试点,并对600米以下空域授权部分地方政府进行管理。
在六城先行先试的情况下,珠海应如何解锁三维交通密码,打造“空中高速公路”?
珠海发展低空经济,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空域资源丰富、区位条件优越、产业基础扎实、市场需求旺盛。
4月1日,珠海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张翌在珠海市低空经济产业联盟理事会暨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会上透露,未来珠海应加快推进低空飞行网络与数字化监管平台建设,为产业规模化提供基础支撑。同时,聚焦无人机研发制造核心环节,向上游延伸关键零部件技术攻关,向下游拓展物流配送、智慧巡检等场景应用,推动全链条协同发展。
“三维交通”基建新范式
小型无人机、电动飞机、低空保障、自动空中交通管理等一系列的创新性航空技术,正构建面向三维立体空间的低空智能交通系统。
“低空经济正处于从技术突破向产业化落地的关键阶段。尽管规模化应用仍需突破空域管理、基础设施配套等瓶颈,但其产业链延伸潜力与市场前景已清晰可见。”张翌说。
深圳作为全国低空布局领先的城市,曾提出低空基建“四张网”:设施网主要包含物理起降点、充电设施等;空联网主要包含通信、导航、监视、气象等硬件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负责低空信息感知、传输和处理等功能;航路网主要包含3D地图、空域管理软件等软件的基础设施;服务网主要是协调多方的综合管理系统。
去年11月深圳提出,接下来将新增建设5G-A基站超8000个,重点加强对600米以下低空网络覆盖,逐步形成以5G-A网络为主、卫星网络和民航专网为辅的“空—天—地—海”融合通信网络体系,全方位支撑低空经济创新应用场景落地。
广东海鸥飞行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颜军表示,低空飞行高度通常在1千米以下,飞行场景极其复杂,需要根据城市地形、建筑高度、地表特征、约束区域等三维要素信息进行实时动态调整,低空飞行复杂多变,面临着更多的挑战。此外,低空飞行需要构建基础设施,需要“空中高速公路”,低空飞行与智慧城市结合,构建智能化的低空飞行管控服务系统。
珠海是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城市之一,为珠海坚持制度创新、先行先试,探索通航运营管理机制、低空空域创新管理提供政策空间。
蓝天实验室空域管理研发中心副主任韩恒刚接受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低空经济的核心在于低空空域的开发与管理。蓝天实验室正在制定低空空域的“四张网”规则,包括航路网、低空智联网、基础设施网和服务网。“低空智联网是核心,涵盖通信网、导航网、侦测网、气象网和算力网。目前,我们已与珠海的多家企业展开合作。”
在颜军看来,地方政府发展低空经济必须要坚持“应用为王、政府为主、技术为底”。具体而言,需要建设统一的智能融合基础设施,由政府主导、行业参与,确保安全、智能、有效、绿色的发展路径,从而支撑“异构、高密度、高频次、高复杂性”的低空飞行,带动规模化的低空经济发展。
打造“低空+”创新场景
低空经济具有“多领域、跨行业、全链条”的特点,发展性价比高、创新拉力强,被视为一种“综合性经济形态”,蕴含着巨大的经济价值。
在基础设施建设、在高可靠低成本飞行器制造运营基本准备就绪的情况下,下一步的重点是探索“进城载人,跨界融合”的发展方向,逐步在城市地区开展载人飞行服务,并实现低空飞行活动与其他航空活动的融合。
颜军表示,我国低空物流、低空农技、空巡综治、空中览景、医疗急救、低空出行、机场空防、空域监管、应急救援、低空消防这十大特种典型场景已经初具规模,这些场景的应用也让人们生活更加灵活快捷、生产方式更加高质高效、社会治理方式更加安全可靠。
在这一时代浪潮下,珠海正凭借区位优势和政策红利,加速构建低空经济新兴产业集群,全力打造“天空之城”。
推动出台低空交通建设管理条例,实施低空经济12条政策措施,在全国率先上线低空空域协调及运营服务平台,全球首条跨海跨城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航线公开首飞,开通珠海至深圳、唐家港至海岛等低空航线24条,顺利完成珠港澳无人机跨境飞行测试,举办低空经济、无人系统系列赛事活动……珠海“天空之城”建设加速成型,更以“珠海模式”持续创新催生跨界融合新生态、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从大湾区低空特快专线的开通,到“低空+消费”“低空+旅游”“低空+服务”等新模式的推出,珠海不断拓展低空经济的应用场景,拓宽低空经济产业的商业化实践。
韩恒刚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现阶段,珠海以莲州机场为试点,探索复杂空域中的管理规则。未来计划逐步向周边空域扩展,确保在安全优先的前提下,推动低空经济的合理布局和有序发展。未来,蓝天实验室计划在珠海开辟跨海物流和跨境物流的实验场景。
“尽管空域管理的核心通常从空旷区域开始,但最终需要扩展到人口密集的城市区域。”韩恒刚表示,珠海的空域复杂性不仅带来了挑战,也凸显了建立规则体制和体系的必要性。珠海发展低空经济的优势在于其拥有立法权。
值得关注的是,《珠海经济特区低空交通建设管理条例》还特设“合作区特别规定”专章,明确无人驾驶航空器作为运输工具经“一线”“二线”进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相关规范,支持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全域规划建设海陆空全空间智能无人体系,加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与珠海市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相关部门合作。
张翌表示,接下来,珠海应结合海洋经济、文旅会展等本地优势产业,探索海岛物流、低空观光等特色业态,培育差异化竞争力。此外,依托粤港澳大湾区枢纽地位,深化珠澳跨境低空经济试点合作,力争打造全国低空经济产业化高地,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本文链接:天眼看珠海⑥丨从“修天路”到创新场景,珠海如何织就低空新版图?http://www.llsum.com/show-1-39470-0.html
声明: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