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推进中西医协同诊疗 打造综合医院中西医结合发展高地
——长沙市第四医院(长沙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中西医融合发展纪实
编者按:
自入列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以来,湖南一直致力于推动中西医结合医学改革创新、协同发展。作为长沙市唯一一所市级中西医结合医院,长沙市第四医院深入探索中西医协同服务模式,不断深化内部机制改革,优化资源配置,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力求在中西医结合领域取得更多突破性进展,以树立综合医院中西医发展样板。
华声在线12月6日讯(记者 庞琦 通讯员 纪娜)为满足中西医协同发展需求,长沙市第四医院高站位、谋大局,从强化组织领导、强化硬件提升、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强化宣传引导四个维度推动中医药工作,狠抓中医临床核心专科专病建设、中医药学科能力建设,全力提升服务能力。
目前,医院已建成长沙市中西协同旗舰科室1个,推广中医护理适宜技术42项,建设中医综合治疗室26个,院级中西协同示范科室6个,备案自主研发院内中药制剂5个,筹备专科特色中医工作室11个,新建成中医特色诊疗中心,并荣获2023年度湖南省中医药科技奖二等奖、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长沙市创新型医院等称号。
近年来,长沙市第四医院顺延“西医做强、中医做精、中西医结合做深”的思路,力推中西医互通共融,以“技术+服务”双轮驱动,孵化中西医协同诊疗进入2.0时代。
党建引领
建设中西医高效协同机制
如何写好中西医结合这篇文章,助力协同诊疗驶入快车道?长沙市第四医院的顶层设计是:匹配医院战略,从完善机制入手。
“督导各临床科室建立中医优势病种临床路径,分批次创建中西协同示范科室,申报长沙市中西协同旗舰科室,督导中医科明确专人全面参与西医协作科室的日常诊疗、会诊、中医相关治疗、中医药使用等中医全流程治疗。”在长沙市第四医院的发展规划中,中西医协同发展被列入战略规划层面。医院成立中医药传承发展中心,对全院中西医协同推进进行统筹规划和全面管理,确保各项工作能够有序、高效开展。
自开展协同诊疗以来,医院修订《2024版中医适宜技术规范措施》细则,每月通过现场督导、纸质病历质控及电子病历系统质控两种形式,对各科临床医生的在架病历中关于中医适宜技术模块内容进行督导,并形成问题清单;制定中医药服务能力绩效考核信息化管理流程。多措并举,构建高效协同机制,促进中医药服务健康可持续发展。
2024年6月,长沙市第四医院中医特色诊疗中心开诊,中医康复科、中医疼痛科、中医内科、中医骨科、中医儿科、中医皮肤科、中医肛肠科、中西医结合科、中医男科等10个中西医结合特色门诊正式对外开放。此外,为满足中西医协调工作的需求,还在滨水新城院区同步筹建11个特色中医工作室。
中西医互通共融,已贯穿医院医疗服务全链条。机制创新也正蓄力成势,推动中西医纵向协同,发展态势步步向好。
开放包容
以人才培养架起中西医协同的桥梁
在医院看来,政策支持和主管部门的引导,是中西医协同发展的外在推力,而培养复合型医学人才,以“智”提“质”,不断输出高质量医疗服务,才是中西医诊疗良性循环发展的内生动力。
多年来,长沙市第四医院中医科通过跟师带教,积累了一批中医人才:如师承国医大师熊继柏的李洁芳、师承全国名中医袁长津的吴丹等。医院每年常态化选派中医骨干人才赴省外三甲医院开展进修,培养了1位主任医师、3位副主任医师、4位主治医师,造就了一支“学历层次高、平均年龄小”的年轻化中医医师队伍,推进了一批中医特色明显、临床疗效较好的优势专科发展,以充分挖掘中医内治的潜力。
“中医不仅在防病保健及治疗慢性病上有着独到优势,在对新冠肺炎、胰腺炎等急危重症患者时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也能发挥重要作用。”长沙市第四医院中医科主任李洁芳介绍道,“目前,中医药治疗已拓展到其他临床科室,中医医师参与MDT会诊,配合西医主动介入争取疗效最大化,已然常态化。”
为推进医院中医药工作,今年6月,医院引进透压针刀创始人张立勇来院工作,7月,引进主任药师张禹,助力医院打造高水平的中医药专业队伍。医院还引进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严洁传承工作室、湖湘五经配伍针推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刘氏小儿推拿二级工作站、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针刀医学分会肖德华针刀工作室。建立高级职称中医师牵头的学术继承团队,推动传承创新。
中医科发挥中医内治之长,中医特色诊疗中心则充分融入中医外治之法。“内治”与“外治”并举,“中医”与“西医”兼顾,共同筑牢“中医+”的发展格局。
为提高各科室医护人员的中医药理论素养和职业技能,全院选派3名护理骨干参加湖南省中医药管理局主办的中医专科护士培训,113人次参加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培训考核,遴选4名中医优秀人才参加“长沙市神农人才”计划;遴选26名西医业务骨干参加“西学中”人才培训;选派39人外出进修和中医外治法培训;选送24名护理骨干参加中医护理技术考核;选派多名医务人员前往广东省中医院学习中医特色诊疗及睡眠门诊等项目。
院内,为打破内部学科分隔,由中医科选派专人,全面参与西医协作科室的诊疗、会诊等流程,协同开展中医药诊疗服务。
中西医深度融合的土壤,在这里,渐渐育出了医学新芽。
立足服务
中西医协同诊疗惠民又便民
评估、定位、消毒、下针刀……在长沙市第四医院中医特色诊疗中心,张立勇正在为年过6旬的杨娭毑施针,仅短短几分钟,就完成了针刀治疗。
“太神奇了!才做一次,腿脚已经有了知觉。”杨娭毑惊呼道。她常年困于腰椎疾病,双肢麻木,寻遍市内各知名医院,病情一直没得到缓解,现在终于看到了曙光。
针刀,是将中医针灸针和西医手术刀有机结合在一起的一种新型医疗器械。这类创新疗法,在长沙市第四医院并不鲜见。
“服务跟着需求走!”除引进新技术、增设特色门诊,医院还开展“中医进病房”“床旁康复”等中西医协同诊疗特色服务。
在神经医学科病房,来自中医特色诊疗中心的邓传义医师正在为李大爷会诊。“李大爷因急性脑梗入院,经过抢救已无性命之忧,但仍吞咽困难、说话大舌头、半边肢体麻木无力。”邓传义为其进行康复评定,决定施以针灸治疗。
几次下来,李大爷便可以自主吞咽,轻微挪动肢体。隔壁床病友见状,纷纷主动要求针灸。
康复介入越早,患者就恢复越好,这是共识。但谁来做,什么时候做?
“中医进病房”和“床旁康复”,让临床、康复一体化成为现实。
“专业的中医康复师,对于排痰、理疗很有一手。”神经医学科副护士长李园园说道,科里大部分都是脑血管疾病的患者,重者偏瘫、失能,轻者头晕、头痛,这都能通过中医适宜技术缓解,“除了做理疗,康复师还给患者、家属健康宣教,持续跟踪康复进展,动态调整康复方案。”
为开展中西医协同诊疗,各科室把部分人员“送出去”脱产学习,又通过“中医进病房”“床旁康复”把优质中医“引进来”,以满足患者整体性、延续性的诊疗需求,使患者康复率显著提高。
“患者体验上来了,对中西医结合诊疗的接受度和认同度更高了。”这是医护和患者的直观感受,也是医院推进中西医协同发展和改革成效的直观呈现。
在长沙市第四医院,透压针刀、小儿推拿等中医非药物疗法及中西医结合诊疗等多元化治疗手段全面开展。医院秉持“宜中则中,宜西则西”的原则,为患者提供更多选择,让健康触手可及。在这里,中西医协同已超越简单的“1+1=2”,而是实现了深度融合与互补,共同守护患者健康。
以优势西医学科为基,以特色中医学科为道,以中西医协同为模式,推动医学融合发展。在四医人的理念里,这将成为不可撼动的锚点。
(一审:谢振华 二审:蒋俊 三审:石伟)
扫码分享到微信本文链接:创新推进中西医协同诊疗 打造综合医院中西医结合发展高地http://www.llsum.com/show-9-21440-0.html
声明: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