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龙文化源远流长。纵观历史长河,龙始终贯穿着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是经久不衰的文化艺术主题。出土或传世的历代文物上,龙纹饰经常出现,而它的演变也反映了千年来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对龙的认识和审美风格的变化。
正在天津博物馆展出的“龙行龘龘——天津博物馆藏龙文物特展”,亮出了135件(套)龙纹精品文物。展览沿时间横轴,通过龙礼自然、龙行人间、龙耀中华、龙寓吉祥4个单元,展示了中国各个历史时期文物上龙纹饰的特点与发展。展品种类丰富,包括玉器、铜器、瓷器、金银器、书画、文房用具、民间工艺品等;从新石器时代,到近现代,展品历史跨度之大,让观众步入展厅,就仿佛看到了一幅充满龙元素的文物艺术长卷徐徐展开。
观展·亮点
黄河流域最早的“龙”踪迹
中国十二生肖中,龙的名声最响亮:它变幻无穷,力量强大而神秘莫测。能司一方水域,佑一地风调雨顺,可通天,可应瑞。然而,龙也是十二生肖中唯一没有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实体的动物。龙是怎么来的?形象代表了什么?问题的答案或许可以从展览中的“中华第一龙”中找到。
展览序篇就展示了目前黄河流域发现的最早的“龙”踪迹——由贝壳砌成,昂首、弓身、长尾,前爪扒、后爪蹬,好似在天空中腾飞。它的发现,将中国龙形象存在的年代前推到了至今约6000年的新石器时代。
1987年,河南省濮阳市为解决工业和城市居民用水,在濮阳县城西南处修建了一座引黄供水调节池,施工中发现了一处早期仰韶文化遗址。发掘中,考古人员在仰韶文化第四层下出土了四组用蚌壳摆放的龙虎等动物图案,又在一个墓室中部的壮年男性骨架左右两侧,发现了用蚌壳精心摆好的龙图案,后经考古学者鉴定为目前考古发现中年代最早的龙图案——故被称做“中华第一龙”。专家推测,在墓葬出土的蚌壳龙与古老传说“乘龙升天”寓意相关。
自此,这种代表着吉祥、神圣、力量的神秘民族图腾,慢慢揭开面纱。“过去人们对大自然的许多现象没法作出科学的解释。比如,群山连绵,惊涛骇浪,电闪雷鸣,暴风骤雨,都令他们震惊和崇拜。于是,祖先便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风调雨顺的祈愿寄托在图腾上,想象着它具有风雨雷电的力量,群山大河的雄姿,能像鸟一样腾云驾雾,像鱼一样在水中游弋,像马一样飞快奔跑……”展览策展人罗漫说,人们将许多动物的特点都集中到龙的身上,这才渐渐形成了驼头、鹿角、蛇颈、龟眼、鱼鳞、虎掌、鹰爪、牛耳的样子。
龙纹饰从蜷卧到飞腾的动态变化
“龙行龘龘”龙文物特展中,国家一级和二级文物占比约三分之一,具有各历史时期特征的龙文物珍宝齐聚一堂。展品时代上至几千年前的红山文化时期,下至近现代。观众行走在展厅中,能观赏到龙纹饰的变化发展——“最早期的龙是一种蜷卧的状态,然后逐渐行走、奔跑,直至飞腾起来,有这样一个动态变化。”罗漫说。
新石器时代,龙的形象多体现在红山文化玉猪龙身上。展览中的玉猪龙玉佩长着猪首、圆眼睛、大耳朵,尖形的龙尾直接曲卷在猪首下方,珠圆玉润、线条流畅。那时,猪和龙都被神化为喜水的灵物,是受人崇拜的雨神。专家推测,这枚玉雕猪龙可能是先民祈雨祭祀敬奉的神玉。到了商周和战国时期,龙纹饰逐渐从圆钝向线条分明发展,多以蛇身呈现:一足、口张开、尾上卷。展览中的战国龙螭形玉佩上,两条龙呈“S”形对称相连,另有双螭卧于其下,以蛇身状交错盘绕。此后,龙纹饰种类逐渐增多,还出现了张牙舞爪的形态,龙身也开始刻画鳞片或装饰。相比于此前的似蛇形态,龙的角和足都逐渐清晰起来。
沿着展线向前,观众来到了秦汉至宋元时期,活跃在此时的“龙”既保留了自身的神性特征,又增加了人文内涵。秦始皇被称为“祖龙”,而后从汉高祖刘邦开始,君主们加上了“真龙天子”的光环,君权神授,以龙代言。自此,令人遥相崇拜的龙被赋予了人文的象征。直至明清两朝,龙纹发展至皇权化的巅峰,细节和动态表现更加丰富,不仅彰显龙纹饰使用者的尊贵地位,也带有浓厚的祈福纳祥的意味。
展览中的一件明代龙纹玉带,当属龙数量最多的一件展品,彰显了使用者极高的身份地位。玉带由20块玉带板组成,分圆桃、长条、正方等形状,一个个缝缀在红色缎子的鞓带上,在灯光的照射下泛着剔透的光泽。凑近仔细瞧,每块玉都雕刻了龙纹饰,种类多样,栩栩如生。专家说,类似的龙纹玉带最早出现在北朝时期,一直延续到明代,故宫博物院等都有收藏。该展展出的整套玉带保存无损,品相完好,是传世品中难得一见的龙纹玉带,图案选用和使用者身份有关,推测曾为皇帝使用或是御赐之物。
中国龙形象回归人间烟火
千年历史长河中,中国人一直崇龙、敬龙、爱龙,以其作为君主仁德、社会清明、国家强盛太平的吉祥象征。而民间实用的龙纹大多是为了实际需要而创作,龙形象更加质朴自然,充满了普通老百姓对幸福康宁生活的向往,中国龙的形象也逐渐从高高在上,回归人间烟火。
展览中的一枚鱼龙纹玉饰,表达了飞黄腾达、平步青云的吉祥寓意。这枚清代的玉鱼龙远看像鱼,近看才能识出是龙头鱼身。“鱼化龙是中国传统吉祥纹样,是一种鱼龙互变的形式。”罗漫介绍,鱼化为龙,寓意金榜题名,《说苑》中就有“昔日白龙下清冷之渊化为鱼”的记载,还有民间流传的鲤鱼跃龙门,都讲述的是鱼龙互变的故事,寓意高升昌盛。
还有一件清嘉庆年间的粉彩婴戏图夔龙耳瓶,藏着两种龙元素——瓶颈两侧装饰着一双对称的龙耳,彩绘缠枝莲花,点缀着蝙蝠和“寿”字,寓意福寿万代;瓶身绘制了一幅婴戏图,孩童们舞龙、打鼓、吹笛子,有节节高升、多子多福的吉祥寓意。在艺术创作中,龙也经常和凤相配,它们都是中国古代人想象中的神异动物,二者结合,龙飞凤舞,表现国家兴盛、天下太平的吉祥之兆。
观展·解码
邀观众展厅里“九宝寻龙”
天津博物馆内,龙元素不仅仅出现在一个展厅里。
位于4楼的“粤彩斑斓——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广珐琅特展”上,清代铜胎画珐琅海水龙纹盘绘制了一条青龙踩云含珠戏水,栩栩如生;往下走一层,来到“中华百年看天津”常设展,1883年海关大龙票厚纸毛齿邮票的中心图案,也有一条威武的巨龙盘踞海面。还有“耀世奇珍——馆藏文物精品陈列展”里的清代鎏金庆亲王银印、“肇基文明——天津博物馆藏商周文物特展”上的西周克镈、“聚赏珍玉——中国古代玉器陈列展”的战国青玉谷纹龙形珮……天津博物馆里,龙文物无处不在。
于是,策展人将这些散落在各个展厅的“龙”串点成线,设计推出了“九宝寻龙”互动活动。观众可根据“龙行龘龘”龙文物特展内提供的线索,在整个博物馆里寻找九件“龙之珍宝”。作为寻宝人,观众需要通过参观其他展览,亲自“补全”整个展线的内容。罗漫介绍:“只要找到这‘九龙’并拍摄照片,观众能获得一份精美的文创。以这种方式,帮助观众尽可能多地发现馆藏龙文物的美,增加参观趣味性。”
甲辰龙年,这场赏龙之行,始于足下。天津博物馆邀请观众置身于龙的神秘世界,在品味历史韵味的同时,感受龙文化在中华文化中的重要性。
观展·提示
地点:天津博物馆5层8号展厅
展期:临时展览,9时至16时30分开放(周一闭馆)
票价:免费,观众需通过“天津博物馆”或“天津博物馆TJM”微信公众号、官网等提前预约
中国龙文化源远流长。纵观历史长河,龙始终贯穿着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是经久不衰的文化艺术主题。出土或传世的历代文物上,龙纹饰经常出现,而它的演变也反映了千年来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对龙的认识和审美风格的变化。
正在天津博物馆展出的“龙行龘龘——天津博物馆藏龙文物特展”,亮出了135件(套)龙纹精品文物。展览沿时间横轴,通过龙礼自然、龙行人间、龙耀中华、龙寓吉祥4个单元,展示了中国各个历史时期文物上龙纹饰的特点与发展。展品种类丰富,包括玉器、铜器、瓷器、金银器、书画、文房用具、民间工艺品等;从新石器时代,到近现代,展品历史跨度之大,让观众步入展厅,就仿佛看到了一幅充满龙元素的文物艺术长卷徐徐展开。
观展·亮点
黄河流域最早的“龙”踪迹
中国十二生肖中,龙的名声最响亮:它变幻无穷,力量强大而神秘莫测。能司一方水域,佑一地风调雨顺,可通天,可应瑞。然而,龙也是十二生肖中唯一没有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实体的动物。龙是怎么来的?形象代表了什么?问题的答案或许可以从展览中的“中华第一龙”中找到。
展览序篇就展示了目前黄河流域发现的最早的“龙”踪迹——由贝壳砌成,昂首、弓身、长尾,前爪扒、后爪蹬,好似在天空中腾飞。它的发现,将中国龙形象存在的年代前推到了至今约6000年的新石器时代。
1987年,河南省濮阳市为解决工业和城市居民用水,在濮阳县城西南处修建了一座引黄供水调节池,施工中发现了一处早期仰韶文化遗址。发掘中,考古人员在仰韶文化第四层下出土了四组用蚌壳摆放的龙虎等动物图案,又在一个墓室中部的壮年男性骨架左右两侧,发现了用蚌壳精心摆好的龙图案,后经考古学者鉴定为目前考古发现中年代最早的龙图案——故被称做“中华第一龙”。专家推测,在墓葬出土的蚌壳龙与古老传说“乘龙升天”寓意相关。
自此,这种代表着吉祥、神圣、力量的神秘民族图腾,慢慢揭开面纱。“过去人们对大自然的许多现象没法作出科学的解释。比如,群山连绵,惊涛骇浪,电闪雷鸣,暴风骤雨,都令他们震惊和崇拜。于是,祖先便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风调雨顺的祈愿寄托在图腾上,想象着它具有风雨雷电的力量,群山大河的雄姿,能像鸟一样腾云驾雾,像鱼一样在水中游弋,像马一样飞快奔跑……”展览策展人罗漫说,人们将许多动物的特点都集中到龙的身上,这才渐渐形成了驼头、鹿角、蛇颈、龟眼、鱼鳞、虎掌、鹰爪、牛耳的样子。
龙纹饰从蜷卧到飞腾的动态变化
“龙行龘龘”龙文物特展中,国家一级和二级文物占比约三分之一,具有各历史时期特征的龙文物珍宝齐聚一堂。展品时代上至几千年前的红山文化时期,下至近现代。观众行走在展厅中,能观赏到龙纹饰的变化发展——“最早期的龙是一种蜷卧的状态,然后逐渐行走、奔跑,直至飞腾起来,有这样一个动态变化。”罗漫说。
新石器时代,龙的形象多体现在红山文化玉猪龙身上。展览中的玉猪龙玉佩长着猪首、圆眼睛、大耳朵,尖形的龙尾直接曲卷在猪首下方,珠圆玉润、线条流畅。那时,猪和龙都被神化为喜水的灵物,是受人崇拜的雨神。专家推测,这枚玉雕猪龙可能是先民祈雨祭祀敬奉的神玉。到了商周和战国时期,龙纹饰逐渐从圆钝向线条分明发展,多以蛇身呈现:一足、口张开、尾上卷。展览中的战国龙螭形玉佩上,两条龙呈“S”形对称相连,另有双螭卧于其下,以蛇身状交错盘绕。此后,龙纹饰种类逐渐增多,还出现了张牙舞爪的形态,龙身也开始刻画鳞片或装饰。相比于此前的似蛇形态,龙的角和足都逐渐清晰起来。
沿着展线向前,观众来到了秦汉至宋元时期,活跃在此时的“龙”既保留了自身的神性特征,又增加了人文内涵。秦始皇被称为“祖龙”,而后从汉高祖刘邦开始,君主们加上了“真龙天子”的光环,君权神授,以龙代言。自此,令人遥相崇拜的龙被赋予了人文的象征。直至明清两朝,龙纹发展至皇权化的巅峰,细节和动态表现更加丰富,不仅彰显龙纹饰使用者的尊贵地位,也带有浓厚的祈福纳祥的意味。
展览中的一件明代龙纹玉带,当属龙数量最多的一件展品,彰显了使用者极高的身份地位。玉带由20块玉带板组成,分圆桃、长条、正方等形状,一个个缝缀在红色缎子的鞓带上,在灯光的照射下泛着剔透的光泽。凑近仔细瞧,每块玉都雕刻了龙纹饰,种类多样,栩栩如生。专家说,类似的龙纹玉带最早出现在北朝时期,一直延续到明代,故宫博物院等都有收藏。该展展出的整套玉带保存无损,品相完好,是传世品中难得一见的龙纹玉带,图案选用和使用者身份有关,推测曾为皇帝使用或是御赐之物。
中国龙形象回归人间烟火
千年历史长河中,中国人一直崇龙、敬龙、爱龙,以其作为君主仁德、社会清明、国家强盛太平的吉祥象征。而民间实用的龙纹大多是为了实际需要而创作,龙形象更加质朴自然,充满了普通老百姓对幸福康宁生活的向往,中国龙的形象也逐渐从高高在上,回归人间烟火。
展览中的一枚鱼龙纹玉饰,表达了飞黄腾达、平步青云的吉祥寓意。这枚清代的玉鱼龙远看像鱼,近看才能识出是龙头鱼身。“鱼化龙是中国传统吉祥纹样,是一种鱼龙互变的形式。”罗漫介绍,鱼化为龙,寓意金榜题名,《说苑》中就有“昔日白龙下清冷之渊化为鱼”的记载,还有民间流传的鲤鱼跃龙门,都讲述的是鱼龙互变的故事,寓意高升昌盛。
还有一件清嘉庆年间的粉彩婴戏图夔龙耳瓶,藏着两种龙元素——瓶颈两侧装饰着一双对称的龙耳,彩绘缠枝莲花,点缀着蝙蝠和“寿”字,寓意福寿万代;瓶身绘制了一幅婴戏图,孩童们舞龙、打鼓、吹笛子,有节节高升、多子多福的吉祥寓意。在艺术创作中,龙也经常和凤相配,它们都是中国古代人想象中的神异动物,二者结合,龙飞凤舞,表现国家兴盛、天下太平的吉祥之兆。
观展·解码
邀观众展厅里“九宝寻龙”
天津博物馆内,龙元素不仅仅出现在一个展厅里。
位于4楼的“粤彩斑斓——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广珐琅特展”上,清代铜胎画珐琅海水龙纹盘绘制了一条青龙踩云含珠戏水,栩栩如生;往下走一层,来到“中华百年看天津”常设展,1883年海关大龙票厚纸毛齿邮票的中心图案,也有一条威武的巨龙盘踞海面。还有“耀世奇珍——馆藏文物精品陈列展”里的清代鎏金庆亲王银印、“肇基文明——天津博物馆藏商周文物特展”上的西周克镈、“聚赏珍玉——中国古代玉器陈列展”的战国青玉谷纹龙形珮……天津博物馆里,龙文物无处不在。
于是,策展人将这些散落在各个展厅的“龙”串点成线,设计推出了“九宝寻龙”互动活动。观众可根据“龙行龘龘”龙文物特展内提供的线索,在整个博物馆里寻找九件“龙之珍宝”。作为寻宝人,观众需要通过参观其他展览,亲自“补全”整个展线的内容。罗漫介绍:“只要找到这‘九龙’并拍摄照片,观众能获得一份精美的文创。以这种方式,帮助观众尽可能多地发现馆藏龙文物的美,增加参观趣味性。”
甲辰龙年,这场赏龙之行,始于足下。天津博物馆邀请观众置身于龙的神秘世界,在品味历史韵味的同时,感受龙文化在中华文化中的重要性。
观展·提示
地点:天津博物馆5层8号展厅
展期:临时展览,9时至16时30分开放(周一闭馆)
票价:免费,观众需通过“天津博物馆”或“天津博物馆TJM”微信公众号、官网等提前预约
本文链接:津门博物馆里追寻龙的足迹http://www.llsum.com/show-6-6184-0.html
声明: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上一篇: 西洲“海水”梦悠悠
下一篇: 张晋:再不做武侠片,它可能会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