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京味儿话剧《正红旗下》登上首都剧场的舞台,以纪念老舍诞辰125周年。同时,在首都剧场观众大厅举办了《纪念老舍诞辰125周年》专题展,让观众深入了解老舍先生的作品和他与北京人艺的深厚情谊。
与以往人艺舞台上的老舍作品不同的是,《正红旗下》的原著在老舍先生过世时并未收尾,由曾经创作出《小井胡同》等京味儿话剧的剧作家李龙云先生对其进行了续写和改编。最终,两位京味儿剧作大家共同完成了这部戏的文本创作,是一次彻底的“老舍+人艺”的艺术创作。
话剧《正红旗下》剧照 (北京人艺供图 李春光摄)
作品以老舍先生的第一视角来进行叙述,将自己出生前后,清末的北京城生活风貌展进行了刻画,以群像的方式讲述了百年前的民族命运。二度创作中,导演冯远征、闫锐以尊重原作精神内核,突出人文关怀为重点,给予作品更现代的演绎。“要有古典和现代相结合的审美风格。”虽然是一部京味儿戏,但舞台上不见传统的四合院等元素,而是一眼看到充满象征意味的红色屋顶等流动装置,演员表演也打破传统的空间限制,产生多维度的对话。这样的舞台呈现,让观众对京味儿戏有了新的观演感受。
老舍在舞台上穿梭,以旁观者和讲述人的形式串联起清末的京城众生。这样的舞台表现是要突出老舍的“参与感”与“在场感”。“我想老舍先生在写这部戏的时候,他一定是参与进去的,融入了自己的感情,我们希望老舍先生在舞台上用情感在跟剧中人物交流,某一个瞬间,他在俯视当时的一切。”导演冯远征表示。
话剧《正红旗下》剧照 (北京人艺供图 李春光摄)
除了舞台上的濮存昕、于震饰演的“老舍”先生,这部作品最大的特点就是鲜活的舞台群像。“如《清明上河图》般展开画卷。”杨立新饰演的老舍父亲、梁丹妮饰演的姑妈、王茜华饰演的大姐婆婆、王刚饰演的云翁、傅迦饰演的正翁、吴珊珊饰演的老舍母亲以及刘辉饰演的福海二哥、雷佳饰演的博胜之等一众角色,每个人物轮番登场,用不长的时间,刻画出时代的芸芸众生。闫锐认为“演员表演的底色是爱。” 读懂剧中作者对于人物的爱,所以舞台上的每个人都鲜活而有生命力。
本来演出将持续至2月13日,陪观众度过充满“京味儿”的新春佳节。
1月19日,京味儿话剧《正红旗下》登上首都剧场的舞台,以纪念老舍诞辰125周年。同时,在首都剧场观众大厅举办了《纪念老舍诞辰125周年》专题展,让观众深入了解老舍先生的作品和他与北京人艺的深厚情谊。
与以往人艺舞台上的老舍作品不同的是,《正红旗下》的原著在老舍先生过世时并未收尾,由曾经创作出《小井胡同》等京味儿话剧的剧作家李龙云先生对其进行了续写和改编。最终,两位京味儿剧作大家共同完成了这部戏的文本创作,是一次彻底的“老舍+人艺”的艺术创作。
话剧《正红旗下》剧照 (北京人艺供图 李春光摄)
作品以老舍先生的第一视角来进行叙述,将自己出生前后,清末的北京城生活风貌展进行了刻画,以群像的方式讲述了百年前的民族命运。二度创作中,导演冯远征、闫锐以尊重原作精神内核,突出人文关怀为重点,给予作品更现代的演绎。“要有古典和现代相结合的审美风格。”虽然是一部京味儿戏,但舞台上不见传统的四合院等元素,而是一眼看到充满象征意味的红色屋顶等流动装置,演员表演也打破传统的空间限制,产生多维度的对话。这样的舞台呈现,让观众对京味儿戏有了新的观演感受。
老舍在舞台上穿梭,以旁观者和讲述人的形式串联起清末的京城众生。这样的舞台表现是要突出老舍的“参与感”与“在场感”。“我想老舍先生在写这部戏的时候,他一定是参与进去的,融入了自己的感情,我们希望老舍先生在舞台上用情感在跟剧中人物交流,某一个瞬间,他在俯视当时的一切。”导演冯远征表示。
话剧《正红旗下》剧照 (北京人艺供图 李春光摄)
除了舞台上的濮存昕、于震饰演的“老舍”先生,这部作品最大的特点就是鲜活的舞台群像。“如《清明上河图》般展开画卷。”杨立新饰演的老舍父亲、梁丹妮饰演的姑妈、王茜华饰演的大姐婆婆、王刚饰演的云翁、傅迦饰演的正翁、吴珊珊饰演的老舍母亲以及刘辉饰演的福海二哥、雷佳饰演的博胜之等一众角色,每个人物轮番登场,用不长的时间,刻画出时代的芸芸众生。闫锐认为“演员表演的底色是爱。” 读懂剧中作者对于人物的爱,所以舞台上的每个人都鲜活而有生命力。
本来演出将持续至2月13日,陪观众度过充满“京味儿”的新春佳节。
本文链接:纪念老舍诞辰125周年 话剧《正红旗下》再登春节档http://www.llsum.com/show-6-4030-0.html
声明: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上一篇: 文旅民俗过大年 山乡传统年味浓
下一篇: 琐碎日常,如何被她写成百年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