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纳西·威廉斯的经典剧作、由世界级著名戏剧导演伊沃·凡·霍夫执导、伊莎贝拉·于佩尔领衔主演……2024年末以这样的配置来到国家大剧院的话剧《玻璃动物园》,并未收获预期的口碑。尽管不能简单总结为盛名之下其实难副,但观演过程中也确实有祛魅之感。
成也少女感 败也少女感
1953年出生的法国国宝级女星于佩尔,半个世纪以来在大银幕上扮演的众多知名角色是几代文艺青年的启蒙。这版《玻璃动物园》中,以出奇制胜闻名的导演凡·霍夫会如何开发于佩尔的潜能,无疑令人期待。
于佩尔赖以成名的能力是表现角色人格的复杂极致,《玻璃动物园》中的母亲阿曼达一角的确天然合适她。在剧作者田纳西·威廉斯给出的提示中,便明确指出这一角色“老态明显却稚气未脱”的特征。这个没落贵族女儿身上发生了阶层滑落,她固守旧价值和行为方式,又不甘也不能躺平,还试图影响控制子女,种种特质和于佩尔曾扮演过的不少角色有相似之处。
在阿曼达追忆、美化自己在南方贵族庄园的少女时光时,在为了女儿的终身大事而说着自己都不信的善意谎言时,用的是浮夸的假声;而在她刻意数落子女时,又马上无缝切换到低落、破败而沉重的真声。导演取消了剧作家十分得意的“第五位演员”——挂在舞台C位的父亲的军装帅照,代之以和贫民窟众邻居路人的剪影,涂鸦般呈现于粗粝的墙体上。仅靠于佩尔追忆丈夫时的眼神和举重若轻的口吻,就能激发观众联想到这位缺席父亲的背景和过往。
但是对于佩尔这个量级的演员而言,以上这些表现只能算水准的底线。于佩尔年过花甲之后依然保持高产,她发自内心的少女感也为人称赞。这次也不出意外,北京观众现场看到了她雀跃的动作和眼神、嘴咧到后脑勺的恣意笑容。但这一次,也许是“成也少女感,败也少女感”。
于佩尔步入老年后的诸多角色虽然依旧经历特殊,但复杂程度已无法和当年同日而语。这些角色基本都是人物动机充分而合理,于佩尔自带的“眼里有光”的少女感,用在角色身上真挚而不违和。在《玻璃动物园》里,她奉献了同样真诚本色的表演,左支右绌但很是自洽。但是《玻璃动物园》是一出“回忆剧”,母亲一角的少女感和回忆一样只是不真实的保护色,甚至是赤裸裸的伪装,就像剧中在电力照明的时代出现的关键道具蜡烛一样,具有象征意味。
在这出并没有任何反派角色的批判现实之作里,核心演员的自洽在台上引发了多米诺骨牌效应:母亲那真诚的少女感甚至引人同情,但与此同时,她带给对手戏演员的压迫感也随之消解——儿子最后走上父亲“忍不了就滚”的老路,就显得行为动机不够充分。而且,安托万·莱纳茨扮演的儿子带着男性凝视的气质,加之其强势的外形,让角色的反抗和逃避传递出主动攻击之感,比起2021年该剧在法国首演时担纲此角的佩雷兹·比斯卡亚特,实在不像是“在鞋盒上写诗的莎士比亚”这样气质的人物。
改动了舞美 削弱了意象
袁枚的《随园食单》中有一句话:“美食不如美器。”戏剧这门综合艺术中,作为“美器”的舞台呈现至关重要,甚至直接决定着整个演出的成败。正如于佩尔近年出演的戏剧《美狄亚》,演出地点从恢弘的阿维尼翁教皇宫露天庭院搬进室内剧场后,演出效果便大打折扣。这版《玻璃动物园》整体效果难言服众,与舞台装置也有关系。
原剧本中,田纳西·威廉斯非常看重消防梯这件舞美道具,将其安排在舞台显要位置摆放,演员每一幕上场表演都必须走上去。伊沃·凡·霍夫对这一经典符号的改造也是毁誉参半:剧本中的设计是演员从台前明处走上,改编后变成从台后暗处走上;原著设定的故事发生地——后楼,改编后换到地位更低的地下室。如果了解欧美城市建筑文化,应该能领会其中用意是通过居所的“降格”形成压迫感。但与此同时,消防梯所代表的两大核心意象——消灭随时产生的欲望之火和随时准备从这无形的火中逃生,也随着改编被削弱,甚至被不明真相的观众就此忽略了。
为了营造温菲尔德家贫民窟的逼仄环境,舞台表演空间设计成纵向只拉开一半大幕,“墙壁”非常靠近台口,净高和纵深都被严重压缩。这样的表演区域设置让字幕显得远离了舞台,对原作不是那么熟悉的中国观众如果想要实时把握剧情和台词,眼球运动堪比观看乒乓球比赛。该剧如果放在中小型剧场演出,观众接受效果也许会好很多。但鉴于于佩尔的票房号召力和满足更多观众观剧需求的考量,自然不好求全责备。
意外的亮点 唱出的心声
法国新生代女星茹斯汀·巴什莱扮演的女儿,成为这版《玻璃动物园》中被观众认可的亮点。她时而健步如飞,时而步履蹒跚,时而如动物般依附于墙壁上,较为准确地诠释了这个角色疾轻在脚而重在心的本质。导演也展露出对这个角色的偏爱,不但给她最重的戏份,还不动声色地为她改命。剧情高潮时,她哼唱的那首法语歌曲《黑鹰》,正是带着童年家庭阴影、在二战战火中成长的一代女性,那自我审视、自我疗愈和自立自强的声音。她在唱出心声的那一刹那,便已长出自己的主心骨。在剧情对应的真实历史上,由于二战时期男性普遍参军,欧美女性前所未有地大规模走入职场,扮演起更加独立的社会角色。
值得一提的是,于佩尔在演出之前的见面会上特意提到自己对台词翻译非常重视。戏剧中的音乐并非单纯以好听取悦观众,也不只有烘托气氛的作用,如果没有将直接服务于剧情的关键歌词及时准确翻译传达到观众,会让整个演出的艺术质量减分。这是观演双方的巨大损失,完全可以避免。
田纳西·威廉斯的经典剧作、由世界级著名戏剧导演伊沃·凡·霍夫执导、伊莎贝拉·于佩尔领衔主演……2024年末以这样的配置来到国家大剧院的话剧《玻璃动物园》,并未收获预期的口碑。尽管不能简单总结为盛名之下其实难副,但观演过程中也确实有祛魅之感。
成也少女感 败也少女感
1953年出生的法国国宝级女星于佩尔,半个世纪以来在大银幕上扮演的众多知名角色是几代文艺青年的启蒙。这版《玻璃动物园》中,以出奇制胜闻名的导演凡·霍夫会如何开发于佩尔的潜能,无疑令人期待。
于佩尔赖以成名的能力是表现角色人格的复杂极致,《玻璃动物园》中的母亲阿曼达一角的确天然合适她。在剧作者田纳西·威廉斯给出的提示中,便明确指出这一角色“老态明显却稚气未脱”的特征。这个没落贵族女儿身上发生了阶层滑落,她固守旧价值和行为方式,又不甘也不能躺平,还试图影响控制子女,种种特质和于佩尔曾扮演过的不少角色有相似之处。
在阿曼达追忆、美化自己在南方贵族庄园的少女时光时,在为了女儿的终身大事而说着自己都不信的善意谎言时,用的是浮夸的假声;而在她刻意数落子女时,又马上无缝切换到低落、破败而沉重的真声。导演取消了剧作家十分得意的“第五位演员”——挂在舞台C位的父亲的军装帅照,代之以和贫民窟众邻居路人的剪影,涂鸦般呈现于粗粝的墙体上。仅靠于佩尔追忆丈夫时的眼神和举重若轻的口吻,就能激发观众联想到这位缺席父亲的背景和过往。
但是对于佩尔这个量级的演员而言,以上这些表现只能算水准的底线。于佩尔年过花甲之后依然保持高产,她发自内心的少女感也为人称赞。这次也不出意外,北京观众现场看到了她雀跃的动作和眼神、嘴咧到后脑勺的恣意笑容。但这一次,也许是“成也少女感,败也少女感”。
于佩尔步入老年后的诸多角色虽然依旧经历特殊,但复杂程度已无法和当年同日而语。这些角色基本都是人物动机充分而合理,于佩尔自带的“眼里有光”的少女感,用在角色身上真挚而不违和。在《玻璃动物园》里,她奉献了同样真诚本色的表演,左支右绌但很是自洽。但是《玻璃动物园》是一出“回忆剧”,母亲一角的少女感和回忆一样只是不真实的保护色,甚至是赤裸裸的伪装,就像剧中在电力照明的时代出现的关键道具蜡烛一样,具有象征意味。
在这出并没有任何反派角色的批判现实之作里,核心演员的自洽在台上引发了多米诺骨牌效应:母亲那真诚的少女感甚至引人同情,但与此同时,她带给对手戏演员的压迫感也随之消解——儿子最后走上父亲“忍不了就滚”的老路,就显得行为动机不够充分。而且,安托万·莱纳茨扮演的儿子带着男性凝视的气质,加之其强势的外形,让角色的反抗和逃避传递出主动攻击之感,比起2021年该剧在法国首演时担纲此角的佩雷兹·比斯卡亚特,实在不像是“在鞋盒上写诗的莎士比亚”这样气质的人物。
改动了舞美 削弱了意象
袁枚的《随园食单》中有一句话:“美食不如美器。”戏剧这门综合艺术中,作为“美器”的舞台呈现至关重要,甚至直接决定着整个演出的成败。正如于佩尔近年出演的戏剧《美狄亚》,演出地点从恢弘的阿维尼翁教皇宫露天庭院搬进室内剧场后,演出效果便大打折扣。这版《玻璃动物园》整体效果难言服众,与舞台装置也有关系。
原剧本中,田纳西·威廉斯非常看重消防梯这件舞美道具,将其安排在舞台显要位置摆放,演员每一幕上场表演都必须走上去。伊沃·凡·霍夫对这一经典符号的改造也是毁誉参半:剧本中的设计是演员从台前明处走上,改编后变成从台后暗处走上;原著设定的故事发生地——后楼,改编后换到地位更低的地下室。如果了解欧美城市建筑文化,应该能领会其中用意是通过居所的“降格”形成压迫感。但与此同时,消防梯所代表的两大核心意象——消灭随时产生的欲望之火和随时准备从这无形的火中逃生,也随着改编被削弱,甚至被不明真相的观众就此忽略了。
为了营造温菲尔德家贫民窟的逼仄环境,舞台表演空间设计成纵向只拉开一半大幕,“墙壁”非常靠近台口,净高和纵深都被严重压缩。这样的表演区域设置让字幕显得远离了舞台,对原作不是那么熟悉的中国观众如果想要实时把握剧情和台词,眼球运动堪比观看乒乓球比赛。该剧如果放在中小型剧场演出,观众接受效果也许会好很多。但鉴于于佩尔的票房号召力和满足更多观众观剧需求的考量,自然不好求全责备。
意外的亮点 唱出的心声
法国新生代女星茹斯汀·巴什莱扮演的女儿,成为这版《玻璃动物园》中被观众认可的亮点。她时而健步如飞,时而步履蹒跚,时而如动物般依附于墙壁上,较为准确地诠释了这个角色疾轻在脚而重在心的本质。导演也展露出对这个角色的偏爱,不但给她最重的戏份,还不动声色地为她改命。剧情高潮时,她哼唱的那首法语歌曲《黑鹰》,正是带着童年家庭阴影、在二战战火中成长的一代女性,那自我审视、自我疗愈和自立自强的声音。她在唱出心声的那一刹那,便已长出自己的主心骨。在剧情对应的真实历史上,由于二战时期男性普遍参军,欧美女性前所未有地大规模走入职场,扮演起更加独立的社会角色。
值得一提的是,于佩尔在演出之前的见面会上特意提到自己对台词翻译非常重视。戏剧中的音乐并非单纯以好听取悦观众,也不只有烘托气氛的作用,如果没有将直接服务于剧情的关键歌词及时准确翻译传达到观众,会让整个演出的艺术质量减分。这是观演双方的巨大损失,完全可以避免。
本文链接:名著名导名角,《玻璃动物园》盛名难副?http://www.llsum.com/show-6-12864-0.html
声明: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下一篇: 《陌生的阿富汗》:一部具有小说特质的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