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有云,以史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刚刚过去的2024年,中国文旅行业以及中国酒店业在蓬勃发展过程中,涌现了众多的新闻热点。
迈点作为文旅头号媒体,也创作出了众多观点鲜明、脍炙人口的优质文章。为此,迈点特意整理了年度十大爆文,与大家一起回顾2024年的行业发展脉络,并为2025年的经营决策提供一定的参考。
No.1
中秋当天入住率不到20%,国庆也收收心了
2024年的中秋节假期,文旅市场依旧火热,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全国国内出游人次和游客总花费按可比口径分别较2019年同期增长6.3%和8%。不过,火热的文旅市场却并未惠及所有商家,部分酒店的经营情况并不尽如人意。
例如某酒店从业者在视频平台发视频总结称,中秋节假期期间,三天全部满房的酒店基本没有,中秋节当天甚至很多酒店出租率都降到了20%以下。与此同时,房价基本上也没什么上涨的空间,据去哪儿数据显示,与去年中秋相比,房价便宜两成左右。
No.2
豪掷600亿美元加码主题乐园,但中国第三座迪士尼却“黄”了
在迪士尼(NYSE:DIS)发布的2024财年第三财季财报中,虽然公司营收依旧稳健增长,归母净利润也同比大幅扭亏为盈,并创近三年新高,但被资本市场誉为“现金牛”业务的乐园和消费者体验业务的表现却乏善可陈,2%的收入增幅远低于第二财季的10%。
令人意外的是,虽然迪士尼警告称需求的放缓可能会在未来几个季度持续,却在随后举行的迪士尼D23粉丝节上宣布了未来十年600亿美元的投资计划,主要用于现有单体项目规模的扩建,以保证市场竞争力,而不会扩大主题乐园的整体规模。这意味着,在中国宏观经济下行以及主题乐园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的当下,曾经备受期待的中国第三座迪士尼乐园恐将彻底化为泡影。
No.3
四十岁的酒店总经理已经找不到工作了?
这些年,互联网行业的发展让“35岁危机”成为热议话题,但这一现象并非仅限于IT行业,随着酒店业的快速发展与变革,不少中年酒店从业人士在寻找新工作时遭遇困境的情况也逐渐显现,这背后不仅折射出酒店行业开始出现的年龄焦虑,也暴露了酒店人才面临的复杂困境。
一方面是年龄增长与职业发展之间的矛盾,面对新兴技术的不断涌现,中年管理者有些力不从心,而年轻管理者凭借创新思维和快速学习能力在职场中迅速崛起;另一方面是薪资与成本的考量,酒店业作为劳动密集型行业,成本控制是经营管理的核心之一,而年轻管理者往往愿意接受相对较低的起薪。
No.4
旅游酒店,开始大面积亏损了
截至7月12日,共有14家旅游酒店上市企业发布了2024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其中仅有5家企业实现盈利,包括众信旅游、长白山、三特索道、大连圣亚和锦江酒店,剩余9家企业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亏损,这与依旧火热的文旅市场形成了鲜明对比。
从个股来看,在9家亏损企业中,西藏旅游、桂林旅游、曲江文旅、国旅联合四家企业均由盈转亏,西安旅游、张家界亏损规模均呈放大态势,华天酒店则介于放大和收窄之间,只有ST凯撒和云南旅游的亏损不同程度的收窄。在5家盈利企业中,长白山、三特索道和锦江酒店实现了同比增长,众信旅游则实现了扭亏为盈,只有大连圣亚出现了显著下滑。
No.5
4月35个酒店项目全部流拍,涉及资金超43亿元
据迈点不完全统计,2024年4月,共有35家酒店拍卖,其中拍卖价格在亿元以上酒店9家,拍卖价格在5000万元-1亿元酒店6家,拍卖价格5000万元以下20家,截至发稿,全部流拍。
No.6
哈尔滨,让张家口没了19亿
2023-2024年冰雪季,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的爆火,让国人意识到冰雪游蕴藏的巨大潜力,仅2024年元旦假期三天,哈尔滨便疯狂“敛财”59.14亿元,这也让其它拥有丰富冰雪旅游资源的城市,蠢蠢欲动,例如张家口。
据多家媒体报道称,斥资19亿元(坊间流传,非官方)、由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原班人马参与打造的张家口冰雪大世界经营惨淡,并一度登上热搜。根据短视频博主“江哥行中国”的实地探访,张家口冰雪大世界几乎可以用“门可罗雀”来形容,工作人员甚至比游客都多。由于气温较高,路面和景观的冰已经开始融化,给人一种“千疮百孔”的破败感觉。
No.7
超级网红老君山,年入10亿元后选择“入编”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文旅企业选择投入国资的“怀抱”,在同花顺“景点与旅游”板块的21家A股上市公司中,有三分之二的公司由国资或即将由国资控制。2024年8月23日,老君山景区股权转让移交仪式在栾川举行,栾川县属国有企业洛阳伏牛山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接手60%股权,成为公司的控股股东。
值得一提的是,自2023年以来,老君山在短视频平台屡屡出圈,“老君山”“老君山雪景”“老君山金顶”等话题在抖音一直保持巨大的热度,其中“老君山”话题拥有共计130亿次的播放量,可以说是妥妥的网红景区。受益于此,2023年,老君山接待游客超过450万人次,综合收入历史性的超过10亿元。在“入编”后,老君山景区未来的发展也值得期待。
No.8
蓝海酒店破产,给区域中高端浇了一盆冷水
2024年11月,山东蓝海酒店被东营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进入破产重整程序的新闻引起了行业关注。根据蓝海股份公司提交的资产负债表显示,截至2024年7月,公司资产总计32.68亿元,负债超过35.29亿元,资产负债率为107.99%。作为曾经中国饭店集团60强之一和山东本土知名中高端酒店集团,蓝海酒店集团走到这一步令人唏嘘,有人说这是给区域中高端酒店品牌的发展浇了一盆冷水。
早期来看,起步较早的蓝海酒店集团还是拥有不少发展红利的,政策的支持和市场空间的空白给了它很大的成长空间,但伴随着产业规模的扩大、政策环境的变化以及市场竞争的激烈,蓝海酒店集团显然有些后劲不足。在迈点看来,这主要受到快速扩张下的财务压力、产品定位与市场脱节、市场环境改变下承压不足等问题的影响。
No.9
酒店,卷向早餐
近两年来,酒店行业对早餐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不少酒店品牌甚至针对酒店早餐做了针对性的升级,但与此同时,也有投资人暗地里捂着胸口心疼:“卷,真是太卷了。”据迈点观察,作为酒店的标品之一,酒店早餐这些年的“卷”主要表现在价格、口味、样式等层面,
在这背后,则离不开中国独特的饮食文化、人民的生活习惯以及消费者体验升级趋势等。首先,早餐是中国饮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历来重视早餐;其次,早餐作为“体验第一环”,影响客户整体印象;最后,酒店经营压力增大,早餐创收不得不做。
No.10
文旅短剧,县域发展的新引擎
2024年以来,文旅短剧市场爆发式增长,频频占据话题热搜榜。1月底,抖音宣布与周星驰达成独家精品微短剧合作,拍摄首部精品微短剧《金猪玉叶》;淳安千岛湖旅游集团联合出品的首部文旅微短剧《旅行奇迹·千岛湖》开机;2月,宜昌交旅集团运营的三游洞景区所拍摄的景区网络短剧《梵妖记》在全网平台同步上线,截止目前播放量突破100万....种种迹象,无不表明,当下文旅短剧产业的发展势头如火如荼。
作为一种新兴的影视形式,微短剧虽然制作相对简单,但要真正获得广大观众的喜爱并产生广泛影响力,却并非易事。要让微短剧真正“出圈”,关键在于如何巧妙地将地方文化特色融入其中,使之具有独特的地域魅力。同时在传播上,需要重点关注和依托互联网及短剧本身的社交性。而且,随着微短剧的播出和热度提升,相关的衍生品如服装、道具、周边产品等也会受到市场的青睐,这将进一步促进县域经济的多元化发展,提升整体竞争力。
本文链接:以史为镜,蓄力2025!年度十大文旅爆文http://www.llsum.com/show-6-12765-0.html
声明: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上一篇: 全国37个省市文旅厅局长:2025年工作这样开展!
下一篇: 笔墨当随时代 南北各展抱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