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18日,西西因心脏衰竭,在医院安详离世。从1952年公开发表第一首诗,到2021年中风前,西西笔耕不辍七十年,获奖无数。她是肥土镇土瓜湾一位可爱的冒险家。写小说,拍电影,用一只手造娃娃屋、缝玩具熊,跟踪动物生态保护,在鬼门关夺回自己的生命……几乎无所不能,被称为“华语世界最有童心的小说家”。
西西的一生,精彩、愉快、有益、有意义。如她所言:“对,我们并不怕。人世匆匆,有什么好怕的。”《我城》《飞毡》《像我这样的一个女子》《哨鹿》《我的乔治亚》《白发阿娥及其他》,以及今年出版的小说遗作《石头与桃花》,单从出版的规模看,西西应该是当下香港文学被内地大众认知最多的作家之一。
西西曾说,“我们说,我们总有地方可以去。你喜欢去,从这里到那里,有一个岛叫青岛,你说。有一个关叫山海关,你说。有一个城,叫万里长城,你说。有一个港,叫香港……这是一个十分美丽的城,你说。是的,是的,我爱港岛,让我好在明天一点一点地把你忘记。”
12月7日,思念西西系列活动的最后一场“我们为什么爱西西——漫谈‘我城’的一位作家”主题活动举行,梁文道和“文化有限”主播杨大壹,“重启试试”主播刘盟赟一同做客方所北京店,再次聊起西西,以期从香港与内地两代读者的经验出发,阅读像西西这样的一位“我城”的作家。
从不同艺术创作类型的界限来考虑小说是什么,写作是什么
活动现场,梁文道谈及自己与西西的相遇,“对我的冲击太大了,特别是读西西。因为香港这几个出版社可能印书少,而且比较分散,往往很容易在书市当中流失,反倒是西西小说跟作品的台湾版在香港比较容易获得。所以那时候,我就读了她的《像我这样的一个读者》《像我这样的一个女子》,包括她一些很早期的作品,那时候包括她的《像是笨蛋》,这是1991年的了,但是里面有一些作品是之前能看到的,还有香港当时有出版叫《哨鹿》……这些作品当时读到对我而言是非常震撼的……《像我这样的一个读者》,内地是有出版的。我不知道怎么形容它,很多人觉得像个书评集,其实应该说是个书画集,但是我觉得两者都不太准确。我先讲一下,其实那是西西当时在报纸杂志上面连载介绍世界文学,那里面大部分文字写成于(上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重点介绍的可能是拉美文学,像马尔克斯跟略萨,还有墨西哥的帕斯,这都是她70年代就在香港介绍给香港读者的。”
“她写书画的方法是与众不同的,她有时候说我要写这本书,我要介绍这样一个小说,这样一个作品,但你会发现,其实更像她自己在讲故事。有时候她真的不是在介绍一个小说,而是从小说里面抽取其中一个细节,然后把那个细节放大了,整篇文章有一大半是她自己的虚构,而不是那个书原来的内容,所以我宁可说,那是一个她读完书之后的自由发散的创作。”梁文道说,“我们今天讲文艺青年,这个词很流行。但是各位回想一下(上世纪)80年代,其实在内地,很少人讲文艺青年,当时讲文学青年,这什么意思呢?文艺青年、文学青年一字之差,分别在哪呢?文艺青年我会假设你的爱好范围可能更广泛,不光是文学,可能包括艺术、电影等等……一个文学爱好者,甚至是像西西这样的作家,她同时可以是个电影评论家,甚至她写足球。她的爱好范围非常广阔,她示范了一个文艺青年是怎么回事,而且她把它们全打通了。透过讲电影的过程,她不断在讲对比于电影,文字写作是怎么一回事。所以,她很早就已经从不同艺术创作类型的界限来考虑小说是什么,写作是什么。”
在梁文道看来,《像我这样的一个读者》在示范写作是什么?“我不讲小说是什么,我讲写作,为什么呢?很多内地读者读西西觉得困难的地方就在于——或者不要说西西,有很多作家(我们读起来)我们觉得困难——是因为我们很容易想:这是小说吗?哪有小说这样写的!小说应该有的东西它不具备,于是你觉得,这个小说写得不好或者怎么样。”
梁文道认为,这对于西西那一代人来说,似乎不是个问题,“她没考虑过我要写小说。我不是说她不认真写小说,而是说她会觉得:我在写作。像《石头与桃花》里面,她讲武梁祠那一篇,你说这是小说吗?她其实没那么在意这个问题。她觉得,我要写的东西,写的时候里面有写实的、有虚构的,它们怎么样混在一起,像《我的乔治亚》写着写着就虚构了,但是这个东西对她而言,从来不构成障碍。就等于她写书评的时候,什么时候是介绍那个作家写的,什么时候是你自己写,她有时候也是不加区分,那个界限就轻飘飘的一下滑过去了。”也正因此,西西的作品给了当时的梁文道极大的震撼,“最大的震撼就是原来写作可以这么自由,我何必要有那么多的框框条条去规定。”
你会想进入她的眼光,去进入她的生活
杨大壹说,自己最早知道西西,还是因为梁文道的《一千零一夜》。在看到西西的作品后,杨大壹对其中两本印象深刻:一本是《飞毡》,一本是《我城》。“我带着特别强的问题意识在看这两本书,就是到底怎么描述香港?我作为一个内地长大的小孩,我们看香港是分了好几个阶段的:小时候比如(上世纪)90年代,零星地接触到那些港台文化,我相信很多朋友都在录像厅或者盗版VCD、DVD看《古惑仔》,就觉得香港全是《古惑仔》。后来再看关于武侠的一些作品,觉得香港是不是全都是李小龙、全是叶问,都是这么一套东西。”
长大一些后,武侠已不足以吸引杨大壹,这个时候,他对香港又有了一个好奇——一个文学意义上的香港是什么样的?香港内部的人会怎么描述这座城市,怎么去理解它呢?
杨大壹说:“《飞毡》就给了我一个很奇妙的感觉,它一直是一个孩童的视角,很天真地在描述这座城。当然,细心的话,也能在其中看到一些蛛丝马迹:比如有些大火、有些难民的涌入,有一些变化的产生;比如突然新建起来很多工厂,或者说突然他们家糖水铺子开不下去了,类似这样的小变化,西西就像玩一个游戏一样,把它藏在其中。我在看的时候半知半解,如果我想去查那段历史,有时候都不知道怎么查。香港哪年发生了大火吗?还是怎么样?隐约有印象,但还是不清楚。直到看了《我城》。”
在杨大壹看来,《我城》是更符合当代小说标准文体的作品,“它里面写的这几个年轻人,他们更是一个青年人的视角在面对自己的生活。我看的时候就会觉得,它可能跟香港的变化又产生了一次新的对位——《飞毡》是一次对位,《我城》也是一次对位。《我城》里边因为主角是铺电话线的,我觉得这个设计特别好,西西老师她肯定是开过那个电话盒子,所以她能把一切东西写得非常的细致,说电话盒子拆开以后里面有个灰色的小匣子,然后要打开,里面的线要接到哪。后来我又看了那个纪录片,她做手工熊。我觉得她是一个很会观看、很会观察事物的人……她电影的那些视觉语言,她会对位到文学里面,我看《我城》的时候同样有这样的感觉……我在看这些的时候,我觉得她真的是了不起的一个作家,你会想进入她的眼光,去进入她的生活。”
2022年12月18日,西西因心脏衰竭,在医院安详离世。从1952年公开发表第一首诗,到2021年中风前,西西笔耕不辍七十年,获奖无数。她是肥土镇土瓜湾一位可爱的冒险家。写小说,拍电影,用一只手造娃娃屋、缝玩具熊,跟踪动物生态保护,在鬼门关夺回自己的生命……几乎无所不能,被称为“华语世界最有童心的小说家”。
西西的一生,精彩、愉快、有益、有意义。如她所言:“对,我们并不怕。人世匆匆,有什么好怕的。”《我城》《飞毡》《像我这样的一个女子》《哨鹿》《我的乔治亚》《白发阿娥及其他》,以及今年出版的小说遗作《石头与桃花》,单从出版的规模看,西西应该是当下香港文学被内地大众认知最多的作家之一。
西西曾说,“我们说,我们总有地方可以去。你喜欢去,从这里到那里,有一个岛叫青岛,你说。有一个关叫山海关,你说。有一个城,叫万里长城,你说。有一个港,叫香港……这是一个十分美丽的城,你说。是的,是的,我爱港岛,让我好在明天一点一点地把你忘记。”
12月7日,思念西西系列活动的最后一场“我们为什么爱西西——漫谈‘我城’的一位作家”主题活动举行,梁文道和“文化有限”主播杨大壹,“重启试试”主播刘盟赟一同做客方所北京店,再次聊起西西,以期从香港与内地两代读者的经验出发,阅读像西西这样的一位“我城”的作家。
从不同艺术创作类型的界限来考虑小说是什么,写作是什么
活动现场,梁文道谈及自己与西西的相遇,“对我的冲击太大了,特别是读西西。因为香港这几个出版社可能印书少,而且比较分散,往往很容易在书市当中流失,反倒是西西小说跟作品的台湾版在香港比较容易获得。所以那时候,我就读了她的《像我这样的一个读者》《像我这样的一个女子》,包括她一些很早期的作品,那时候包括她的《像是笨蛋》,这是1991年的了,但是里面有一些作品是之前能看到的,还有香港当时有出版叫《哨鹿》……这些作品当时读到对我而言是非常震撼的……《像我这样的一个读者》,内地是有出版的。我不知道怎么形容它,很多人觉得像个书评集,其实应该说是个书画集,但是我觉得两者都不太准确。我先讲一下,其实那是西西当时在报纸杂志上面连载介绍世界文学,那里面大部分文字写成于(上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重点介绍的可能是拉美文学,像马尔克斯跟略萨,还有墨西哥的帕斯,这都是她70年代就在香港介绍给香港读者的。”
“她写书画的方法是与众不同的,她有时候说我要写这本书,我要介绍这样一个小说,这样一个作品,但你会发现,其实更像她自己在讲故事。有时候她真的不是在介绍一个小说,而是从小说里面抽取其中一个细节,然后把那个细节放大了,整篇文章有一大半是她自己的虚构,而不是那个书原来的内容,所以我宁可说,那是一个她读完书之后的自由发散的创作。”梁文道说,“我们今天讲文艺青年,这个词很流行。但是各位回想一下(上世纪)80年代,其实在内地,很少人讲文艺青年,当时讲文学青年,这什么意思呢?文艺青年、文学青年一字之差,分别在哪呢?文艺青年我会假设你的爱好范围可能更广泛,不光是文学,可能包括艺术、电影等等……一个文学爱好者,甚至是像西西这样的作家,她同时可以是个电影评论家,甚至她写足球。她的爱好范围非常广阔,她示范了一个文艺青年是怎么回事,而且她把它们全打通了。透过讲电影的过程,她不断在讲对比于电影,文字写作是怎么一回事。所以,她很早就已经从不同艺术创作类型的界限来考虑小说是什么,写作是什么。”
在梁文道看来,《像我这样的一个读者》在示范写作是什么?“我不讲小说是什么,我讲写作,为什么呢?很多内地读者读西西觉得困难的地方就在于——或者不要说西西,有很多作家(我们读起来)我们觉得困难——是因为我们很容易想:这是小说吗?哪有小说这样写的!小说应该有的东西它不具备,于是你觉得,这个小说写得不好或者怎么样。”
梁文道认为,这对于西西那一代人来说,似乎不是个问题,“她没考虑过我要写小说。我不是说她不认真写小说,而是说她会觉得:我在写作。像《石头与桃花》里面,她讲武梁祠那一篇,你说这是小说吗?她其实没那么在意这个问题。她觉得,我要写的东西,写的时候里面有写实的、有虚构的,它们怎么样混在一起,像《我的乔治亚》写着写着就虚构了,但是这个东西对她而言,从来不构成障碍。就等于她写书评的时候,什么时候是介绍那个作家写的,什么时候是你自己写,她有时候也是不加区分,那个界限就轻飘飘的一下滑过去了。”也正因此,西西的作品给了当时的梁文道极大的震撼,“最大的震撼就是原来写作可以这么自由,我何必要有那么多的框框条条去规定。”
你会想进入她的眼光,去进入她的生活
杨大壹说,自己最早知道西西,还是因为梁文道的《一千零一夜》。在看到西西的作品后,杨大壹对其中两本印象深刻:一本是《飞毡》,一本是《我城》。“我带着特别强的问题意识在看这两本书,就是到底怎么描述香港?我作为一个内地长大的小孩,我们看香港是分了好几个阶段的:小时候比如(上世纪)90年代,零星地接触到那些港台文化,我相信很多朋友都在录像厅或者盗版VCD、DVD看《古惑仔》,就觉得香港全是《古惑仔》。后来再看关于武侠的一些作品,觉得香港是不是全都是李小龙、全是叶问,都是这么一套东西。”
长大一些后,武侠已不足以吸引杨大壹,这个时候,他对香港又有了一个好奇——一个文学意义上的香港是什么样的?香港内部的人会怎么描述这座城市,怎么去理解它呢?
杨大壹说:“《飞毡》就给了我一个很奇妙的感觉,它一直是一个孩童的视角,很天真地在描述这座城。当然,细心的话,也能在其中看到一些蛛丝马迹:比如有些大火、有些难民的涌入,有一些变化的产生;比如突然新建起来很多工厂,或者说突然他们家糖水铺子开不下去了,类似这样的小变化,西西就像玩一个游戏一样,把它藏在其中。我在看的时候半知半解,如果我想去查那段历史,有时候都不知道怎么查。香港哪年发生了大火吗?还是怎么样?隐约有印象,但还是不清楚。直到看了《我城》。”
在杨大壹看来,《我城》是更符合当代小说标准文体的作品,“它里面写的这几个年轻人,他们更是一个青年人的视角在面对自己的生活。我看的时候就会觉得,它可能跟香港的变化又产生了一次新的对位——《飞毡》是一次对位,《我城》也是一次对位。《我城》里边因为主角是铺电话线的,我觉得这个设计特别好,西西老师她肯定是开过那个电话盒子,所以她能把一切东西写得非常的细致,说电话盒子拆开以后里面有个灰色的小匣子,然后要打开,里面的线要接到哪。后来我又看了那个纪录片,她做手工熊。我觉得她是一个很会观看、很会观察事物的人……她电影的那些视觉语言,她会对位到文学里面,我看《我城》的时候同样有这样的感觉……我在看这些的时候,我觉得她真的是了不起的一个作家,你会想进入她的眼光,去进入她的生活。”
本文链接:我们为什么爱西西?香港与内地两代读者的经验http://www.llsum.com/show-6-12468-0.html
声明: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上一篇: 韩熙载:我荒纵、躺平?你再看仔细点
下一篇: “故宫以东”共创计划向新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