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经纬3月14日电 近日,微信号“深圳市场监管”提醒,选购黄金珠宝要警惕三种套路。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称,今年以来,国际金价波动频繁,国内黄金价格节节攀升,“淘金热”“攒金豆”成为新风潮的同时,也出现了个别商家侵害消费者权益的问题。比如在售卖小克重黄金饰品时,商家未标明或告知消费者其克重,而是将这类首饰定为“一口价”,诱导甚至欺骗消费者购买。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介绍,市面上,常见的金饰有足金、3D硬金/5G黄金、古法黄金、K金、金包银等。
足金是指含金量≥990‰的黄金饰品,饰品上的印记通常为“足金”“G990”等。
3D硬金/5G黄金是一种新工艺黄金,其硬度高、造型立体,但工费高,常以“一口价”的形式按件销售,消费时需注意算清每克的实际价格。
古法黄金采用传统手工工艺制作,工费高昂,购买时需警惕用电镀做旧仿古法的“伪古法”工艺。
K金是黄金与其他金属的合金,常见的有含金量为750‰的18K金和含金量为585‰的14K金等,标识分别为“18K”“14K”等。K金硬度高、款式多,但其回收价值通常低于足金。
金包银是指以纯银为基底,采用电铸工艺在表面沉积一层较厚的足金(厚度通常在5-30微米)的饰品。购买时需跟商家确认材质,并仔细查看详细产品说明,注意标识及证书上标明的材质,如“镀金银”“L-Au”“P-Au”等。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醒,一是警惕材质、纯度陷阱。消费者选购时,要警惕部分商家用“万足金”“五九黄金”等非国标术语营销,要认清珠宝饰品的材质,分清足金、K金、金包银等各类饰品,并与商家确认材质、索要检测证书等。若遇到价格异常低廉的“黄金”饰品,需提高警惕,谨防假冒。
二是警惕定价、工艺套路。“一口价黄金”指的是按件计价且只标注价格、含金量、工艺,很少在显著位置标明克重的黄金饰品。这类黄金饰品虽款式精致,但工费高。消费者需明确自身需求,保持理性,购买时可要求商家明确标注克重及工费,并充分了解克重、工费、品牌溢价等信息,保留销售发票、小票、合同等书面证据,充分保障自身的知情权和后续的消费维权。
三是警惕“以旧换新”套路。“以旧换新”时,消费者需警惕:虚高折旧费,即商家要求补的差价远超新首饰价值;换购K金或低纯度黄金等非足金产品导致克重价值缩水;维修时偷减克重或以“补差价”等名义变相收费。对此,建议消费者换购前做好称重记录,并签订书面协议,明确换购规则。维修应选择有监控记录的正规门店,并保留维修凭证。
此外,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还表示,要检查,消费者购买时,须仔细检查饰品外观,确保做工精细,无明显瑕疵;合格的珠宝饰品应表面光滑,无划痕凹陷,焊接处牢固,无开焊、虚焊,有镶嵌宝石的首饰,镶嵌宝石应牢固,无松动、脱落等。要凭证,消费者应向商家索要发票、质保单、鉴定证书等注明材质、重量、价格等内容的消费凭证。必要时可索要由具备资质的第三方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要理性,消费者切勿轻信“保值升值”“限量抢购”等营销话术,保持理性,按需购买。不买无标金,不买口头承诺“保值金”。(中新经纬APP)
本文链接:选购黄金珠宝,警惕这三种套路http://www.llsum.com/show-5-50193-0.html
声明: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上一篇: 深圳市监局回应翻新手机流入“百亿补贴”:已组织核查
下一篇: 26批次药品不合格 涉及板蓝根颗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