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发现,除了青藏高原以外,全球其他地区的巨型高原,对于环境生物多样性和人类生存也都有着巨大影响,比如东非高原,它是我们人类诞生的起点,但是我们对这个高原如何形成的,人类如何繁衍和演化都非常不清楚,这些问题需要联合全世界的科学家共同研讨。”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丁林告诉《中国科学报》。
1月10日-11日,在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青藏高原地球系统与资源环境重点实验室主办的全球巨型高原国际研讨会上,由我国科学家牵头发起的国际巨型高原研究会在京成立。
作为国际巨型高原研究会发起人之一,丁林介绍,巨型高原对标青藏高原,面积要大、海拔要高,符合的有北美洲的科罗拉多高原和哥伦比亚高原、南美洲的阿尔蒂普拉诺高原、非洲的东非高原、欧洲的阿尔卑斯山、亚洲的伊朗高原和青藏高原,国际巨型高原研究会围绕六大高原开展高原形成演化、环境效应及人类适应研究,期望破解高原隆升与地表环境变化的耦合机制,揭示高原宜居性变迁和高原人类社会演化。
国际巨型高原研究会聚焦全球巨型高原,旨在联合全球顶尖研究机构及科学团队,建设巨型高原研究国际平台,营造新的国际合作生态,发展跨学科的地球系统科学全球国际合作新模式。
“将不同学科的学者聚集在一起进行数十年的合作给我们带来了诸多关于世界运作方式的新思考,在泛藏区正在发展的新方法、新方法和新思维也将有益于其它的高原地区的研究。”英国开放大学Robert Spicer教授说。
此次全球巨型高原国际研讨会设置隆升与构造过程、环境效应、生态系统和人类适应三个分会场,来自中国、美国、英国、德国、法国、伊朗、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等8个国家的150余名专家学者围绕全球巨型高原,聚焦“全球巨型高原形成演化、环境效应与人类适应研究”主题,开展了深入研讨。
据介绍,青藏高原地球系统与资源环境重点实验室依托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建设,于2022年6月成为中国科学院首批启动建设的24个重点实验室之一。实验室着力全面推动新时期的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加强国际化科研环境建设,应对新变局和新挑战,迎接新机遇,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
我国科学家牵头发起的国际巨型高原研究会在京成立(青藏高原研究所供图)
本文链接:“联合”全球巨型高原:营造国际合作新生态http://www.llsum.com/show-11-2129-0.html
声明: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