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组织召开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工作推进会。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主要汽车生产企业近60名代表参加会议。
会议围绕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召回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有关产品准入和软件在线升级备案要求,听取汽车生产企业落实情况及建议。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介绍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的重点关注事项。
会议强调,汽车生产企业要深刻领会《通知》要求,充分开展组合驾驶辅助测试验证,明确系统功能边界和安全响应措施,不得进行夸大和虚假宣传,严格履行告知义务,切实担负起生产一致性和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切实提升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安全水平。
近日,小米SU7高速事故致3人遇难引发了社会对辅助驾驶、智能驾驶的讨论。
2025年清明假期,有安徽、江苏、浙江的网友反映高速公路上出现了“前方占道施工,关闭辅助驾驶”“高速路况复杂,慎用辅助驾驶”“关闭智能驾驶”等提醒标语。
多位网友发布道路上关于智能辅助驾驶的警示标语。
智能驾驶≠自动驾驶
近几年,智能驾驶一直都是汽车厂商的主要卖点。然而,大众对于智能驾驶的理解并不一致,有人直接认为智能驾驶就是自动驾驶,无须驾驶员也能开。这是不对的。
根据在2022年3月实施的《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标准,自动驾驶共分为6级。L0至L2为驾驶辅助,驾驶员需全程监控驾驶;L3为有条件自动驾驶,驾驶员在紧急情况时执行接管;L4为高度自动驾驶;L5为完全自动驾驶。
目前,市售民用车的智能驾驶级别,都未达到L3。具体来看,L0只能由人操控的手动驾驶,L1可以有定速巡航,L2则可以有领航辅助。小米SU7标准版的自动驾驶为纯视觉模式的NOA(全称为Navigate on Autopilot,意思是“导航辅助驾驶”)。
据汽车研发工作者阿尧透露,“因为没有激光雷达,所以成本较低,但作为辅助驾驶技术,纯视觉模式在深夜条件下不是很可靠。”阿尧表示,在现阶段,智能驾驶还不能和自动驾驶画上等号,NOA也只是辅助驾驶,并不能代替司机。
“在L3级到来之前,驾驶员应该是双手轻扶方向盘,观察路况,保持清醒,准备随时接管。”阿尧提醒。
有关智能驾驶的交通事故该如何认定?
广州市政协委员徐强认为,在智能驾驶领域,法律与技术已经不匹配,社会对相关立法的需求迫在眉睫。“立法可要求车企在交付新车辆时强制进行安全规范的智驾功能培训,宣传中明确标注功能安全边界,并如同香烟包装、广告一样,要明确标注潜在危险,避免误导消费者。”
广州市政协委员刘桂雄表示,完善人工智能的法律法规非常重要,他说:“要以法治为基石推动产业的可持续性,但在立法过程中需采用‘动态立法’思维,避免过度限制影响技术发展。”
4月1日,在《广东省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新闻发布会上,省政府便明确表态要积极推进标准体系建设,加快推动人工智能领域立法,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华南理工大学未来技术学院的许言午教授表示,想让人工智能继续蓬勃发展,就应该在法律框架的保护下应用,“如果在法律上一直没有认可,那么AI就永远会是黑户。”
安全驾驶知多D
自2022年3月1日起实施的国家标准 GB/T 40429-2021《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中,将驾驶自动化分为五级,尽管名称略有差异,但核心意义一致:0-2级均为驾驶辅助阶段,即“人机共驾”模式,驾驶员仍为驾驶主体,系统仅起到辅助作用。当前车企所能实现的“智驾”还达不到无人驾驶安全级别,距离L5级的“完全自动”尚有较大差距。
辅助驾驶功能确实给驾驶人带来了一定便利,但是过度依赖辅助驾驶会有以下弊端:
1.限制应变能力:使用自适应巡航后,驾驶员可能会对车辆的速度控制产生一定程度的依赖,降低了对路况变化的应变能力。
2.过分依赖系统:过度依赖自适应巡航功能,可能导致驾驶员的驾驶技能和反应能力下降。
3.系统故障风险:如果辅助驾驶系统出现故障,可能会影响车辆的正常行驶,甚至引发车辆失控。
4.不适用于复杂路况:在夜间道路、交通拥堵、施工路段等复杂路况下,自适应巡航可能无法正常工作,或错误识别、误判障碍物。在山路弯道较多的道路上,使用自适应巡航有一定安全风险。
5.驾驶员容易分心:驾驶员可能会因为系统的自动化而放松警惕,容易分心,甚至疲劳驾驶,从而影响对道路的观察和判断。
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
交警提醒:驾车切勿分心,如果开启了车辆的辅助驾驶功能,也一定要时刻注意观察路面情况,要全程保证自己对车辆的操控,不要过多地信任自动驾驶以及辅助驾驶的系统。进出隧道、施工路段,通过强光炫目、连续弯道、车道线模糊等复杂路段,请提前主动接管方向盘。安全,要掌握在自己手中。
同时,警方提醒,当前“智能驾驶”“自动驾驶”技术已有一定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驾驶人的驾驶任务强度,但无论是当前的技术条件,还是现行法律法规的规定,都要求驾驶人集中精力,握稳方向盘,保持对路况的观察,以确保遇到意外情况时可以随时人工控制车辆。请广大驾驶人吸取事故教训,勿盲目信任、过度依赖此功能。
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新快报记者 王敌 陈慕媛、此前报道
本文链接:工信部严禁车企夸大宣传智驾http://www.llsum.com/show-1-40807-0.html
声明: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