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缴翼飞 实习生岳上媛 北京报道 1月26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稳中求进、以进促稳,推动商务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新闻发布会。会上介绍,2023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创历史新高,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82.5%;货物进出口在高基数基础上以人民币计实现了正增长,出口国际市场份额稳定在14%左右;实际使用外资规模为历史第三高,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以人民币计增长16.7%。
商务部部长王文涛表示,总体上,外资、外贸、消费等领域都保持了基本稳定,为国民经济回升向好作出了积极贡献。商务部将根据2024年的新形势新任务,做好政策研究储备,抓紧开展新一轮政策研究评估,争取尽早出台。在继续落实好去年出台的“外资24条”的同时,持续打造“投资中国”品牌,初步考虑在境内外举办20多场招商引资活动;将2024年定为“消费促进年”,将与相关部门和各方一道举办各类消费促进活动,稳定和扩大传统消费,更好地满足消费品换新、升级的需要。
新一轮稳外贸政策正在研究出台
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达41.76万亿元,同比增长0.2%。王文涛表示,在2022年的高基数上,2023年进出口规模实现了0.2%的正增长,比疫情前的2019年增长30%以上。我国的出口占国际市场份额在14%左右,有望保持稳定。而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预测,2023年全球货物贸易额下降7.5%,对比之下,中国外贸表现好于全球整体水平,也好于大多数主要经济体。
不过,联合国最新发布《2024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指出,利率持续高企、冲突进一步升级、国际贸易疲软、气候灾害增多给全球增长带来巨大挑战,预计全球经济增长将从2023年的2.7%放缓至2024年的2.4%,低于疫情前3%的增长率。
王文涛也指出,今年中国外贸发展面临的外部形势将会更加复杂严峻。一方面,需求不振,世界经济仍然低迷,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全球经济增速将降至2.9%。另一方面,环境不佳,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地缘冲突加剧,外溢风险显著上升,比如最近红海航运通道受阻,就对国际贸易造成了干扰。
“但更要看到,我国外贸发展仍具备诸多有利条件,比如外贸产业竞争力不断提升,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数字化绿色化进程加快推进等。”王文涛表示,商务部将根据2024年的新形势新任务,做好政策研究储备。此前商务部对地方和企业提出的建议和诉求进行了摸底,目前正在抓紧开展新一轮政策研究评估,争取尽早出台,与已有政策形成“组合拳”,最大程度发挥协同效应。同时,依托我国产业基础完整、制造业门类齐全等优势,拓展原材料、半成品、零部件等中间品贸易。促进跨境电商、保税维修、市场采购等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制定绿色低碳产品进出口货物目录,加快推进国际贸易单据数字化,推动贸易绿色发展和全链条数字化转型。
商务部研究院学位委员会委员白明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中间品是与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最为紧密的产品,既为其他国家产业链的发展提供支撑,也可以让其他国家分享我国发展的红利。中间品贸易相对于最终品贸易而言,除了作为商品进行交易以外,还是知识与技术的载体,也是中国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过渡的关键所在。
此外,王文涛表示,商务部还将继续推进扩大进口工作。将扩大优质消费品、先进技术、重要设备、关键零部件进口,增加能源资源产品和国内紧缺农产品进口,发挥好进博会等重要展会平台作用,拓展多元化的进口渠道,提升进口贸易的便利化水平,做好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培育,把中国超大规模市场打造成为世界共享的大市场,继续为国民经济发展和全球经济复苏注入新动能。
吸引外资规模仍在历史高位
商务部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53766家,同比增长39.7%;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1339.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
王文涛对此回应称,我国引资规模仍然处于近年来的高位。2023年,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虽然出现同比下降,但是规模上仅次于2021年、2022年,处于历史第三高。同时引资结构持续优化,高技术产业引资占比达到37.4%,比2022年提高了1.3个百分点,比重创历史新高;制造业领域,引资占比提升1.6个百分点,达到27.9%。从2023年国别投资情况来看,加拿大、英国、法国、瑞士、荷兰这些发达国家对华投资大幅增长,欧盟、美国、日本在华的新设外资企业数实现了增长。
“短期外资数据出现一些波动,这是符合经济规律的正常现象,特别是有一些大项目的落地,往往会影响当年以及明年、后年的波动。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特别是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始终敞开怀抱,真心欢迎各国企业投资中国。我们坚信,中国也必将持续成为外商投资的热土。”王文涛说。
在吸引外资方面,国务院已在2023年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 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的意见》。王文涛表示,超六成政策举措已经落实或者已经取得积极进展。59项具体政策已经完成10项,取得阶段性进展的有28项,正在持续推进的有21项。外籍个人津补贴免税、外资研发机构采购国产设备退税等政策已经将决定延续到2027年底。新版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正式启用、《外国商务人士来华工作生活指引》发布,也均提升了外籍人士在华交通、生活、消费的便利度。
王文涛表示,在2023年“投资中国年”基础上,商务部2024年将持续打造“投资中国”品牌,初步考虑在境内外举办20多场招商引资活动,包括“投资中国”2024峰会以及10场境外活动、12场境内活动。商务部将支持地方在“投资中国”品牌下,结合自己的区位优势、资源禀赋、产业特点举办一些配套活动,形成全国引资“一盘棋”。同时还将继续落实好去年出台的“外资24条”,推动放宽外资准入,持续优化外商投资环境,用好外资企业圆桌会、外资企业问题诉求收集办理系统。
“外资企业圆桌会已经机制化了,确定每月举办一场,分不同的行业、地区或者国别,共12场,让我们的圆桌会议成为与外资企业坦诚沟通、务实交流的平台。”王文涛说。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科研信息部副部长王晓红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后续还要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深化国内相关领域改革,以扩大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开放为重点,进一步缩减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有序放宽电信、医疗、教育、文化娱乐、咨询服务等服务业市场准入,积极破除影响外资准入的隐性壁垒。探索便利化的数据跨境流动安全管理机制,细化行业数据跨境流动的相关管理措施,推动建立国际合作机制。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发布会上了解到,相关主管部门正在抓紧推动出台规范和促进数据跨境流动的规定。
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王受文表示,目前中国在DEPA谈判方面已经完成了所有条款的初步探讨。2024年还将努力完成和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完成与洪都拉斯的谈判,与秘鲁的自贸协定升级谈判,继续推动加入CPTPP和DEPA,计划与海合会、新西兰、韩国、瑞士进行自贸谈判或者升级谈判,进一步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贸区网络。同时将进一步提高货物贸易零关税比例,以负面清单的方式全面推动服务贸易和投资扩大开放,包括扩大电信、医疗等服务业开放,扩大数字产品等市场准入,将数字经济、绿色经济、标准认证、政府采购等高标准经贸规则纳入到新的自贸谈判中。
2024年定为“消费促进年”
放眼国内市场,202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创历史新高,全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82.5%。
华泰资产首席经济学家王军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当前消费在波动中分化,服务零售额比上年增长20.0%,餐饮收入同比增长20.4%,均远快于同期5.8%的商品零售增速和7.2%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这反映了疫情之后的经济复苏是结构性和不均衡的,不同产业、不同行业之间存在着较为明显的景气分化。不过随着疫情影响因素的逐步消退,这种分化也将出现明显的收敛。
王文涛表示,商务部将2024年定为“消费促进年”,将与相关部门和各方一道举办各类消费促进活动,比如结合传统节日、公休假日等消费旺季,组织举办网上年货节、数商兴农庆丰收、冰雪消费季等活动。
大宗商品消费一直是扩内需的重点。商务部数据显示,2023年,汽车保有量约3.4亿辆,冰箱、洗衣机、空调等主要品类家电保有量超过30亿台。
“一些家电使用了十多年、二十年,更新换代的需求和潜力很大。同时,我们也看到汽车、家电等消费品以旧换新是一个非常系统的工程,需要产供销、上下游、政企民、线上线下协同联动、综合施策。”王文涛表示,商务部将加强支持引导,以提高技术、能耗、排放等标准为牵引,推动打通以旧换新的难点堵点,稳定和扩大传统消费,更好地满足消费品换新、升级的需要,这一切都将在尊重消费者意愿的基础上来推进。
此外,王文涛表示,2024年将要采取不同方式推进城市和乡村消费。在城市,将继续推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逐步完善以步行街为引领、智慧商圈为支撑、便民生活圈为基础的城市商业体系,不断提升城市的消费能级。在农村,将深入实施县域商业三年行动,加快补齐乡村商业短板,构建设施完善、双向顺畅的农村流通网络,促进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持续释放农村消费潜力。
本文链接:2023年引资规模仍处近年高位,商务部正研究新一轮外贸外资政策http://www.llsum.com/show-1-3966-0.html
声明: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