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伍素文 广州报道
3月以来,广东持续吹响引才集结号。一个颇为明显的信号:国企已成为吸纳就业的重要蓄水池。在此前举行的“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首场大型招聘活动,现场提供的5.12万个岗位中,有超过1万个岗位需求来自广东各级国企、中央驻粤企业。此前广东国资系统在一次会议上强调,要将今年的招聘活动全部纳入“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提高对各类人才的吸聚能力。
眼下正值“金三银四”的传统招聘旺季,各家国企仍在陆续释放用人需求。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发现,今年多名企业一把手、高管亲临招聘会现场,在向“新”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广东国企对新产业岗位的需求大增,迫切需要能够带领行业发展的领军人员,以及各行业顶尖的科技研发人才。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投资于人”,明确要推动更多资金资源“投资于人”、服务于民生,支持扩大就业、促进居民增收减负、加强消费激励,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和热议。从人力资本的角度看,当一个经济体由低收入阶段向高收入阶段演进,都会经历人力资本结构的梯度升级,且一般要早于国民收入的跃升。
尤其在进入数字和智能时代的今天,人力资本的投资与回报的综合效益更为显著。各行各业都需要高层次,高素质的人才才能跳脱传统产业的低水平竞争。广东国资国企在这方面下足了功夫,一方面是向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的需求,另一方面,人才队伍建设是国有企业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国企改革的多项任务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围绕人才这个第一资源,国企招兵买马、人事改革双管齐下。
高端科创人才备受青睐
从政府到国企,一把手、企业高层亲自下场“摇人”,成为“百万英才汇南粤”招聘活动上的生动一幕。
比如,广晟控股集团董事长吕永钟、广州数字科技集团董事长黄跃珍、翠亨集团董事长李锋等在展位上亲自面试,与求职者面对面交流;广新集团党委副书记黄家合、广汽集团董事长冯兴亚等在现场作汇报和推介。广州工控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景广军亦在3月25日现身集团在华工举办的2025年春季首场招聘会。
如此大阵仗、高规格的招聘会并不多见。作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中坚力量,国有企业近年的招聘需求围绕企业战略所需,更围绕地方产业所需加快揽才。
根据广晟控股集团发布的招聘公告,2025年广晟的校招人数维持在2000人的规模,但岗位需求有结构性调整。在新产业岗位上,需求从去年的90人增至240人,涉及人工智能、机器人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数字化、新能源、新材料等专业。其中,机器人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是今年明确点出的专业。
“今年,我们早早启动了2025年校招计划,为迎合企业发展的需要,校招岗位主要聚焦在科研管理、技术研发、人工智能运维等方面。尤其是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等重点领域希望实现突破。”广晟控股集团招聘人员对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说。
如此大手笔揽才以及岗位需求变化,与更加重视科创引领的企业战略紧密相关。围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要求,广晟去年起实施电子信息领航、先进材料竞先、绿色环保转型、智能制造升级、资本运作赋能、汽车配件联动六大重点工程,着力优化产业结构,推进产业本质跃升。
如今,广晟旗下电子信息板块的代表企业风华高科,从被动元器件转做高端电阻电容产品;旗下制造业板块代表企业佛山照明业务从家居照明延伸到了车灯照明、船舶照明、机场照明等新兴领域,向高攀登的过程中愈发求才若渴。
3月31日,广州水投集团正式启动2025年校园招聘。随着AI与智慧水务融合进入深水区,这家水务领域的广州市属国企将今年校招的岗位聚焦在科研管理、技术研发、人工智能运维等方面。
广州水投集团人事部门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2024年校招季,我们共吸引了3.8万份简历,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300%;签约人员中,优秀应届高校毕业生招收比例从2023年的32.86%上升至53.13%,人才质量有了显著的优化。今年,根据行业趋势和企业发展需求,我们的岗位将全部聚焦在业务线、技术线。”
而在社招上,亦不乏面向专家型技术人才的高薪岗位。广州工控集团春招公布超1200个职位,其中人工智能科学家、高级数字化运行专家年薪高达120万元;广汽研究院作为广汽集团的研发枢纽,在智驾相关的多个岗位上以百万年薪吸引技术专家,彰显广汽力争三年内跻身全球智驾第一阵营的决心。
让人才“请得进、用得好、留得住”
在广东这场大型春招中,北大博士岳秋宇是无数前来应聘的名校生之一。在面对各种企业抛出的高薪“橄榄枝”,他最终选择入职中山市属国企翠亨集团。“我比较看重职业路径和发展平台。晋升途径要清晰明确,我们才有干劲、有奔头。”他对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说。
国有企业如何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有干劲的人才队伍?着眼点在人,落脚点应在机制。进一步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尤其是在人才培养、晋升、激励等关键环节,在深化三项制度改革上做加法。
据了解,为优化青年人才培养机制,广州水投集团每年从新入职员工中选拔25%的优秀高校毕业生纳入管培生计划,通过“一人一策”的个性化培养方案,结合导师带教、跨部门轮岗等培养方式,提升管培生综合素质。培养期间建立全程跟踪机制和综合评估,选拔表现优异者充实集团总部关键岗位,为干部人才队伍储蓄“源头活水”。
“发现人才”提早锁定,这个环节也越来越被前置。广州数科集团是广州数字经济龙头国企,近期招募人工智能、数据要素、低空经济、卫星互联网、大模型算法、国际认证等领域60个岗位300职位。不久前,该集团接待了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的学生团到总部参观,这些学生多是大三在校生。
近年来,广州数字科技集团还深化与清华、北大、上交、哈工大、中大、华南理工等知名院校间的战略合作机制,与高校在人工智能、新一代通信技术、网络安全、半导体方向共同培育“卓越工程师”,为企业发展蓄能储才。
广晟控股集团的博士总人数已达到百人量级。为强化对各类人才的支持,该集团依托学习与创新中心、党建培训中心、职称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和肇庆、佛山、韶关、老挝等实训基地,为青年人才持续赋能。同时,着力建设有利于各类人才安居乐业的软环境,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在人才激励与职业发展机制上,央国企加强探索,通过多元化路径激发组织活力。譬如,广新集团将每年11月18日定为“广新集团科技人才日”,在科研管理上为科技人才“松绑赋权”,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在重大科技任务中“挑大梁”“当主角”;广晟建立健全更加灵活的选人用人机制,加大对优秀年轻干部的选拔和使用;广州数科集团完善人才激励“四能”机制,即机构能分能合、干部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薪酬能高能低。
此外,一些央国企还推进实施骨干科技人才工资总额单列、薪酬保护,将激励成效与企业领导班子年度综合考评挂钩……各类国企运用激励政策“工具箱”,激发青年人才动力活力。
优化“引、育、用、留”全链条,以一流的市场化选人用人机制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打造“想干事”“能干事”的氛围环境,国企才能真正成为创新涌动的热土、人才成长的沃土,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
本文链接:广东国企“投资于人”:一把手下场“摇人”,优化“引育用留”全链条http://www.llsum.com/show-1-39262-0.html
声明: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