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6日,为促进肺癌精准诊疗的规范化应用,优化肺癌患者的全病程管理,加强不同学科间的学术交流,由广东省健康科普促进会主办,阿斯利康中国参与支持的“迈进长存时代-肺癌精准诊治及管理研讨会”在广州成功举办。
广东省人民医院首席专家吴一龙教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肺癌首席专家张力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肺癌中心学术主任周清华教授、Izumi City General Hospital and Kindai University Faculty of Medicine 全球研究联盟中心及胸外科特聘教授 Tetsuya Mitsudomi教授等专家学者参加此次肺癌精准诊治及管理研讨会,并聚焦肺癌早中晚期治疗的多方向探讨、临床研究进展和肺癌精准诊治及规范化发展。
肺癌精准诊治及管理研讨会启动仪式
会议伊始,吴一龙教授进行现场致辞,他表示:“今年是EGFR突变20年,治疗方式实现了对不同肺癌分期患者的全覆盖,这是跨时代的进步。今天,我们完全可以说,晚期的肺癌患者走进了慢性病时代,而早期肺癌患者走向了治愈时代,这便是此次会议的主题,迈进长存时代,更是我们共同追求的目标。我相信,只有通过对历史的理解,对今天的把握,我们才能够更好的走向未来,走向我们的长存时代。”
广东省人民医院首席专家 吴一龙教授 现场致辞
精准治疗变革治疗格局
针对可手术的肺癌患者,围手术期治疗特别是术后辅助治疗是预防复发,实现疾病治愈的重要手段。研讨会上,Tetsuya Mitsudomi教授以《可切除NSCLC围手术期诊疗进展及展望》为题进行分享,他指出:“针对可切除的早期NSCLC患者开展的一系列备受瞩目的临床试验最近改变了这类患者的标准治疗,举例来说,ADAURA研究证明对于携带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组变异的切除后NSCLC患者,奥希替尼辅助靶向治疗带来具有统计学意义和临床意义的显著疗效改善。”
Izumi City General Hospital and Kindai University Faculty of Medicine 全球研究联盟中心
Tetsuya Mitsudomi教授
倪健教授交流《三期不可切除NSCLC诊疗发展和突破》时,提到:“放化疗后联合免疫治疗能否让更多患者受益还需临床研究进一步检验。三期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异质性非常高,在诊疗中要以治愈为目的,治疗中的安全性不容忽视,其中MDT团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未来需在人群选择和不同治疗模式组合中寻找安全性和疗效的平衡点。 ”
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 倪健教授
近十年来,基于基因分型的分子靶向疗法,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带来革命性变革,让晚期肺癌变成慢性病成为可能。
史美祺教授讲解《精准再精准,靶向治疗如何再次变革晚期一线治疗格局》。他表示,“FLAURA2研究为EGFR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提供了优化路径,一是提升了治疗边界,重塑了一线治疗格局。二是提供了一种长期获益的联合治疗模式。研究显示,单用奥希替尼可能导致约1/4患者失去后续治疗机会,而联合治疗模式可解决这一问题。”
江苏省肿瘤医院 史美祺教授
在讨论环节中,由辽宁省肿瘤医院胸内二科主任马锐教授主持,Tetsuya Mitsudomi教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病理科主任林冬梅教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肺部肿瘤科及感染性疾病科副主任岳东升教授、辽宁省肿瘤医院胸外科副主任于占武教授参与,讨论三代TKI联合化疗在临床实践中的适用范围,以及针对三期NSCLC异质性大,实现诊疗标准化和规范化的可能路径。会上,相关专家还围绕《从路径指南角度规范县域晚期NSCLC诊疗管理》《中国县域肺癌诊治能力探索与思考》等方面进行了精彩分享。
研讨会讨论环节
肺癌迈进长存时代
2024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全体会议上,局限期小细胞肺癌治疗取得新突破,这些最新突破和研究成果不仅为肺癌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希望,也指明了未来肺癌精准诊疗技术的发展方向。
柳影教授在《局限期小细胞肺癌治疗新突破》的分享中介绍道:“对于局限期小细胞肺癌,同步放化疗后给予度伐利尤单抗巩固治疗可实现PFS和OS的双重获益。此项研究将改变局限期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格局,也是今年小细胞肺癌领域最重要的研究。未来,关于局限期小细胞肺癌的不同新药、放疗模式和剂量的研究将如火如荼地进行,其中免疫治疗联合放疗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吉林省肿瘤医院 柳影教授
近年来,抗体偶联药物(ADC)在肺癌领域蓬勃发展,展现出了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李满祥教授在研讨会上分享了《ADC在肺癌领域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他指出:“当前,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格局不断更新,但耐药问题普遍存在。ADC药物作为新型治疗策略,通过联合特异性靶向作用高效杀死肿瘤细胞,并发挥抗体介导的抗肿瘤免疫效应以及抗体介导信号通路的感染作用。当前虽TROP2和HER2的ADC药物研究取得良好结果,但未来还需探索生物标志物预测疗效和耐药,以及与其他疗法的联合应用。”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李满祥教授
面对吸烟、空气污染、人口老龄化加剧等严峻形势,我国肺癌发病率和病死率呈上升趋势。早预防、早筛查、早治疗成为当前肺癌防治的重点。梁文华教授在分享中提到,“在肺结节早期干预和诊断方面,我们团队运用了许多新的方法,如CTDNA甲基化和影像学人工智能,以帮助进行精确分型,如判断是否为二型以及是否存在突变。在此基础上,我们尝试了一些新的治疗方法,并取得了积极的成果。虽然这些方法目前尚未成为临床常规,但未来我们有望将药物干预或无创干预更早地应用于早期肺癌或肺癌预防。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梁文华教授
随后的讨论环节由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内科主任何敬东教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肺内科一病区主任韩志刚教授与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二病区主任姬颖华教授参与,分享了靶向治疗以及ADC药物在肺癌领域临床应用中平衡安全性与疗效的思考。
肺癌精准诊治及管理研讨会讨论环节
会议最后,广东省人民医院肿瘤医院院长周清教授进行了总结发言,他指出:“本次会议的成功举办,得到了各位的高度认同和踊跃参与,为肺癌诊疗发展提供了新思路。迈进长存时代需各位同仁共同研究配合,让更多的创新药物及治疗手段快速问世,为患者带来更多更好的治疗选择,帮助他们实现长生存。”
广东省人民医院肿瘤医院 周清教授
本文链接:“迈进长存时代”肺癌精准诊治及管理研讨会在广州成功举办http://www.llsum.com/show-9-12389-0.html
声明: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