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的“中国古代书画——明清绘画中的山水行旅”展,精心遴选了五十余件明清时期的山水画作精品,其中最令人瞩目的就是元末明初画家王绂的《北京八景图卷》。该图卷依序画“金台夕照”、“太液晴波”、“琼岛春云”、“玉泉垂虹”、“居庸叠翠”、“蓟门烟树”、“卢沟晓月”、“西山霁雪”,是现存最早描绘“北京八景”(又称“燕京八景”)的画作。
此次展览是《北京八景图卷》的首次全卷展出,由于它一直深藏在皇宫和库房,能一睹其真容者寥寥无几,不仅普通观众知之甚少,研究者也是屈指可数,甚至产生了种种推测,现在终于揭开了它的神秘面纱。
真伪之辨
《北京八景图卷》由图像和文本错陈缀合而成,引首为明初文学家、内阁首辅胡广撰写的《北京八景图诗序》,诗序后有八幅独立的“北京八景图”,在各图之后,均有一段对应的景观注文和一组八景诗。
长达近二十米的《北京八景图卷》,占据着展厅的一个墙面。站在图卷前,隔着展台玻璃,我细细查看着图上的高山、溪流、瀑布、关隘、古桥、石崖,默咏着图卷上的每一首诗,探寻着每一处印章和落款,久久驻足,不舍离去。
虽然这是跨越了六百多年的偶遇,却如故友相逢。
“八景图”每幅纵一尺三寸,横三尺四寸,各标题为篆书,分钤两枚印章:篆书朱文长方印“中书舍人”和篆书白文方印“王氏孟端”。“中书舍人”为王绂的官职,“孟端”为王绂的字。乾隆年间纂辑的大型著录文献《钦定石渠宝笈续编》著录此卷,将其归于王绂名下。画家、书画鉴定家徐邦达鉴定《北京八景图卷》为“真迹上”,这一观点目前仍得到学界普遍认可。
也有一些研究者提出质疑。我国绘画史论家、画家、美术教育家俞剑华在《王绂》专论中,对《钦定石渠宝笈续编》的看法有所保留,称“这画题跋均不真,因而这画的真实性,也有问题”。
本次明清山水画展分实景和虚景两部分展出,《北京八景图卷》被归为实景山水画类。国家博物馆藏品保管部副研究馆员杨扬在讲解中介绍:《北京八景图卷》山峦粗犷,墨色浓重,苍郁秀润,层次深远,气息淳厚,与王绂南方山水画淡润清秀的风格有很大差异。这是王绂作为一个南方画家对北方山水的理解。虽然有学者对真伪提出质疑,但不可否认,它是明初绘画作品的上乘之作。
景观注文的作者是谁?
在《北京八景图卷》各图之后,都有一组诗文,第一段是与图画对应的景观注文,没有落款。胡广在诗序里也没有提及。翰林侍讲杨荣在《题〈北京八景〉卷后》一文中称:“因举足迹所至,书于卷末,具以诸景之概所以得名,疏于图首。”杨荣说把撰写的诸景概况、得名原因分别放在图首,但图卷上的景观注文则放在了“八景图”之后。
台湾学者、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教授衣若芬称,在韩国的三家图书馆收藏有“北京八景诗集”,虽然书名略有不同,但内容大致相同。其中收录了翰林侍讲曾棨的《书北京八景诗后》,文中称:杨荣在北京八景各题之下注疏内容,以便观者理解。但目前还没有在我国有关典籍中搜索到曾棨的这篇《书北京八景诗后》。
图卷上诗的作者都有谁?
各景观注文之后,均有一组(每组九首)与八景图对应的八景诗,有的有落款和印章,有的仅有落款,有的没落款也没印章。
各组第一首八景诗没有落款,不过《天府广记》(明,孙承泽著)有“八景诗”组诗,翰林侍讲邹缉的八首诗均收录其中,且排在第一位,其内容与图卷相同;各组第二首诗为翰林侍讲胡俨所作,诗右有落款和两枚印章;各组第三首只有“居庸叠翠”有杨荣的落款和印章一枚,但其他七首与杨荣的《杨文敏集》中收录的组诗“京师八景”内容相同;各组第四、五、六首分别是翰林侍讲金幼孜、曾棨、林环的诗,诗左有落款和一枚印章;各组第七、八、九首分别是翰林修撰梁潜、王洪、王英的诗,诗左有落款。
在胡广的诗序、杨荣的跋文,以及《燕山八景图诗》提要中均提到,参与八景诗创作的共有十三人,除图卷上的九人外,还有胡广本人,翰林修撰王直,中书舍人王绂、许翰四人。
因八景诗收录不全,图卷末尾也没有杨荣的跋文,即使胡广在诗序中称“装为一卷”、《燕山八景图诗》提要中也称“裱为一卷”,但仍有研究者推测,《北京八景图卷》原有两卷,国家博物馆收藏的这本可能是一个副本。
当站在《燕山八景图卷》前的那一刻,一直萦绕在我心中的谜团一下被打开了。在每组八景诗后,均有一米左右的空白纸张,明显是为其余的八景诗留下的位置。至于胡广等四人的八景诗为什么没有收录上,则不得而知。但了解一下这十三人的身份,就知道收录全八景诗是多么浩大的工程。十三人皆为翰林院官员,其中胡广、胡俨、杨荣、金幼孜四人又是内阁大臣,他们不仅两次扈从朱棣北巡,还五次随从朱棣北征,解决盘踞在漠北的北元残余势力。征战沙场,血火刀剑,无暇顾及吟诗作赋也就不足为怪了。
十三人作有多少八景诗?
为《北京八景图卷》总共作了多少八景诗,不同的文献记载有所不同。《北京八景图卷》上的胡广诗序说:“得诗百十二首。”
邹缉先作一组八景诗为倡,其余十二人中,有十一个人每人写一组八景诗,唯独胡广写了二组,这在胡广的诗序、杨荣的跋文和《燕山八景图诗》中都有记述。《胡文穆公文集》中也收录有《北京八咏和邹侍讲韵》和《后北京八景》两组诗。
十三人得十四组八景诗,每组八首,正好一百一十二首。
在其他史料中,有称得诗一百二十首,或一百二十四首,这大概是收录有误造成的。
王绂其人 风度冠绝
“王绂,字孟端,无锡人。博学,工歌诗,能书,写山木竹石,妙绝一时。洪武中,坐累戍朔州。永乐初,用荐,以善书供事文渊阁。久之,除中书舍人。”这是《明史》对王绂传奇一生的简要概括。
王绂(1362—1416),明初画家,别号友石(亦说友石生),自号九龙山人,世居常州无锡,祖父、父亲皆隐居不仕,乐善好义。王绂也曾隐居惠山。惠山有九峰,又称九龙山,号“九龙山人”就是由此得名。
王绂自幼负瑰伟之材,颖敏聪慧,好读书、喜吟咏,十岁能诗,十五岁(洪武九年,1376年)充博士弟子员,研究四书五经。少年王绂文思泉涌,每当挥洒吟咏,能援毫立就,且动辄千言,清新奇特,旁观的人莫不跌足赞叹,惊喜连连,他却浑然不知。但王绂并不想透露自己的创作技巧,一旦为外人所知,他气得把笔都扔了,说只是个误笔。
他的诗浑然天成,别有风趣,与当时弥漫在文坛的葩藻富丽的应酬之作截然不同。翰林院侍讲、承直郎王进赞王绂诗“长篇短章,舂容尔雅,无斧凿痕,而理趣兼至,盖其心志坦夷,故词语浑成而不假于雕琢也”。王绂的好友,徴事郎、中书舍人章昞如称他的古诗类唐代文学家韦应物、柳宗元,律诗类晚唐,词语婉媚,驰骋于世。
王绂诗画双美,诗可入画,画亦可入诗。《明诗纪事》(清,陈田编著)对王绂的题画诗给予高度评价:“九龙山人画品超绝,诗亦别有风趣,稍录其矜练之作,如读一幅着色云林画也。”明末清初文学家、篆刻家、收藏家周亮工说,王绂的诗不在明初“吴中四杰”高启、杨基、张羽、徐贲之亚,认为这也是王绂的绘画作品贵重于后世的原因之一。
王绂喜爱绘画且极具绘画天赋,不由师授而卓绝过人。别人苦苦追求、历经数年一笔也不可得,他不经意间地抒发情怀就能连画数幅,且精妙入神,态度横出。
王绂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画墨竹多受北宋“墨竹大师”文同的影响,并兼收北宋以来各名家之长,虽寥寥数笔,却纵横飘逸,形态传神,意趣横生。明后期书画家董其昌赞誉他为明代画竹之“开山手”。明代文学家、史学家、刑部尚书王世贞称他的墨竹为“国朝第一”。
王绂的山水画继承了元四家的传统,吸取吴镇的水墨淋漓,王蒙的层峦叠嶂,倪瓒的古木茅亭,所学风格不同,择善而从,不拘一格,画风幽淡简远,苍古厚重,于运劲中见姿媚,是当时画坛风格变迁的先驱者,为明中后期的文人画奠定了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王绂襟怀率性,卓荦不羁,人品高洁,颇有魏晋风度。酒酣时,意气傲然,伸纸攘袂,挥毫洒墨,奇怪跌宕,不可名状。游览时遇到长廊素壁,他会向人索酒喝,兴致来了纵笔挥洒,层峦叠嶂,烟云浩渺,不可端倪。
他弃绝尘俗,不与凡夫俗子交往,对一些流俗之辈,或者不可意的人,他白眼视之。不是知己,他不轻易作画送人,即便是朝廷重臣、王孙贵族,他也会当面拒绝,不留情面。曾有人规劝他,王绂则说:“成年男子对待选择居所这样的小事都应该谨慎,何况是关乎节操这样的大事呢?”文徵明说他“能不为艺事所役,虽片纸尺缣非其人不可得也”。坊间也流传有“舍人风度冠时流,笔底江山不易求”的佳话。
明代开国功臣、黔国公沐晟多次求画的轶事,也见诸很多文献中。一天退朝,沐晟从后面呼喊王绂,王绂没有回应。同僚告诉他:“喊你的是黔国公。”王绂说:“我不是没听到他的喊声。必定是向我索画罢了。”沐晟跑过来赶上王绂,果然是求画。王绂仅对他点点头。几年过去了,沐晟仍然没有忘记求画的事,又写信催促,王绂这才为他作画。画好后他又说:“我的画直接送给黔国公不好。黔国公的宾客平仲微是我的朋友,我可以把画送给平仲微,有机会黔国公再向平仲微索要。”
平仲微即平显,字仲微,曾任广西藤县令,后谪戍云南,为黔国公的宾客,与王绂友善,为诗豪放自喜,云南诗人称“平、居、陈、郭”,平居第一。虽然平显只是黔国公的宾客,但在王绂眼中,友情的砝码显然重于政治地位。
沦落向天涯
虽然王绂的艺术成就卓然,却仕途坎坷,饱受磨难。洪武十一年(1378年),朱元璋征召博士弟子员入京,十七岁的王绂因过人的书画才能应征入京。但不久他便离开京师,放迹江湖,纵情诗酒。史料中对王绂进京后的情况均含糊其词,语焉不详。王绂自己也称“不知缘底事,沦落向天涯”。但大多认为王绂是受胡惟庸案牵连才被谪戍朔州(今大同)的。
胡惟庸是明初宰相,早年随朱元璋起兵,颇受宠信,官至左丞相,位居百官之首。随着权势的不断增大,他日益骄横跋扈,并暗中勾结他人准备谋反,洪武十三年(1380年)事发,朱元璋大怒,以“谋不轨”罪诛之,并灭其九族。十年后的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胡案进一步大显,朱元璋又以“伙同胡惟庸谋不轨罪”处死多位开国功臣,被诛杀者达三万余人,成为明初四大案之首。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取消中书省,规定后代子孙皆不得再设立丞相。
如果说王绂是受胡案牵连被发配充军,但一个参加科举考试的书生怎么会跟一个当朝宰相扯上瓜葛呢?如果有,也只是间接关系吧,否则就不是戍边那么简单了。至于王绂具体哪一年谪戍朔州,一说是在胡案爆发不久,一说是在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
王绂带着妻子与两个幼子屏处边陲,其艰辛凄苦、心酸愁苦可以想见。他在《代州道中》一诗中写道:“稍阴忧雨雪,才霁苦风沙。逆旅人欺客,征途犬护车。”壮盛之年,正是建功立业、大展宏图的最佳时期,遭受如此打击,真是“愁边动寒角,夜久意难平”。他以韩信自比,在《出塞述怀》一诗中写道:“欲扣天关杳不通,身投荒服远从戎。王孙谁复哀韩信,行伍何由拔吕蒙。”
王绂的好友章昞如则称,王绂在谪戍朔州期间并不沮丧气馁,而是意气自若,十分淡定,内无摇夺之心,外无沮馁之色,好像不知道自己是个有罪之人。负责守护的人也知道王绂是个有德行、有才能的人,对他更加礼遇。虽身处逆境,仍能保持尊严,实属难能可贵。
参与编纂《永乐大典》
王绂在烽火烟墩的荒凉寂寞里度过了漫长的屈辱岁月,一直到建文二年(1400年),朱元璋之孙朱允炆即位,大赦天下,王绂这才得以归乡。永乐元年(1403年),王绂因善书被举荐进京,供事文渊阁,参与编纂《永乐大典》。
《永乐大典》历经两次编纂,王绂全程参与,于永乐六年(1408年)抄写完毕。《永乐大典》汇集了古今图书七八千种,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符号,被英国《不列颠百科全书》称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
完成《永乐大典》缮录工作四年后的永乐十年(1412年),王绂官至中书舍人。这时王绂已经五十岁了。之后,王绂迎来了一生中的高光时刻。作为皇帝的“秘书”之一,他时常伴随朱棣左右。永乐十一年(1413年)、十二年(1414年),王绂两次扈从朱棣北巡,簪缨黼黻,前后相望,赓歌宴赏,悉皆俊乂,可谓荣耀之极。
然而好景不长,升任中书舍人四年后的永乐十四年(1416年),王绂偶然得病,不久便一病不起,在北京官舍去世。章昞如、胡广等都记述了这件事。
章昞如说,王绂病情危急时,朋友去看望他,相视而泣。朋友看着他说:“先生倘若有什么不幸,应当把身后事嘱托给我。”王绂说:“我这一辈子于心无愧,没有什么对不起别人的地方。但是忠君之事未尽,实在是天地间的罪人。还有什么可说的呢?”说完便去世了。
王绂口中的君恩未报,正是他心中的壮志未酬。这应是他一生中最大的遗事了。但真正让王绂吐不出、咽不下,且难以启齿的,还是那桩一直没有完结、没有定论的戍边之事。
胡广念在与王绂相交十四五年、相知有素的份上,为王绂撰写墓表。由这个文渊阁大学士、内阁首辅胡广来“盖棺论定”,王绂死后也可以心安了。
为迁都北京做舆论准备
游历名胜,吟诗作赋,本是文人的寻常雅事,但是,这一次对北京八景的吟咏,并不是单纯的一群文学之臣的“发思古之幽情”,而是由胡广、杨荣、邹缉等人精心策划的为朱棣迁都北京而做的舆论准备,具有一定的政治属性。他们想通过绘制画卷、题写诗咏这种形式,激起南方臣民对新都北京的兴趣。
关于迁都一事,朱棣态度非常坚决。朱棣十岁被封为燕王,二十岁就藩北平,设立王府,自此经营北平二十多年,政治基础稳固。同时,北平处于北方农业区与牧区接壤处,交通便利,形势险要,是汉蒙各族贸易的中心以及北方政治与军事要地,定都北平,有利于维护全国统一。再者,朱棣靠“靖难”夺取皇位,攻破南京,在众多朱允炆旧臣看来是大逆不道的。朱允炆的旧臣有的效死建文帝,有的逃匿不仕,有的甚至图谋行刺朱棣。朱棣十分恼怒,大肆屠戮旧臣,血腥、恐怖、疑惧的气氛笼罩着整个南京,经久不散。朱棣希望尽快离开这座“不祥之城”。
迁都兹事体大,有很多不同意见。朝中大臣,除了不事二主的“忠臣”,更多的是像胡广这样见风使舵的“骑墙派”。胡广本是朱允炆钦点的状元,后归附朱棣。在迁都这件事情上,他肯定不会忤逆朱棣。歌咏北京八景,他也是非常积极的,不仅写了诗序、撰写了两组八景诗,还携同邹缉一起探求了北京八景的遗址。
永乐四年(1406年)五月,朱棣下诏以南京皇宫为蓝本,开始兴建北平皇宫和城垣。他还将自己的陵墓修在北平,以证明迁都的决心。永乐十一年、十二年,他接连两次北巡,检查迁都的准备工作。众文学之臣参与创作的《北京八景图卷》,也是为了向南方臣民推介北方的好山好水。
永乐十八年(1420年),北平皇宫和北平城建成,其规模与南京皇宫相比,“凡庙社、郊祀、坛庙、宫殿、门阙,规制悉如南京,而高敞壮丽过之。”新修的北平城周长四十五里,呈规则的方形,符合《周礼·考工记》中理想的都城的形制。朱棣下诏改金陵应天府为南京,改北平顺天府为京师,永乐十九年(1421年)正月在奉天殿接受朝贺,大宴群臣,迁都大政至此基本完成。
不过,紫禁城建成仅百日,奉天、华盖、谨身三殿即遭雷击引发火灾。朱棣恐惧不安,不知所措。他紧急下诏,让群臣直陈阙失。群臣大多说这是迁都造成的,其中邹缉的《奉天殿灾疏》最为有名。
从积极组织吟咏“北京八景”来看,邹缉是赞同朱棣迁都的。但为了肇建北京,耗费了二十多年时间,工大费繁、调度甚广、耗费国储、官吏横征、物价上涨,农民也不得务农。灾害来时,人们剥树皮、掘草根充饥,老幼流移,颠踣道路,卖妻鬻子以求苟活。他认为不宜再使人民劳苦,应当还都南京,奉谒陵庙。
邹缉的上书虽然客观,但还是惹怒了朱棣,说进言者是毁谤讥刺,下诏严禁诋毁,犯者不赦。有人被捕入狱,有人被贬到交趾(今越南),只有邹缉和其他两位官员无罪。不久他还升了职。
虽然没有获罪,但也并非风平浪静。有记载称他“几得祸”。邹缉作《行路难·请君勿言苦》吐露出心声:“请君勿言苦,我歌行路难。世事有反覆,人心若波澜。布衣扼夺卿相位,祸仇起自杯酒间。……狂呼骂坐何足惊,咸阳市上殊无情。行路难,行路难,人生自古有如此,何须局促增叹声。”
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九月,邹缉卒于官,家无余赀,惟留藏书数千卷。《明史》称他:“博极群书,居官勤慎,清操如寒士。”
朱棣的一生,金戈铁马,驰骋疆场。金幼孜的笔记《北征录》《北征后录》、杨荣的笔记《北征记》等都生动地记载了北征期间朱棣的言行、行军作战情况、行军路程、山川胜迹及见闻趣事等。
北征虽然致使蒙古势力进一步削弱,维护了明朝边境的安宁,但也使明朝精疲力竭。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七月十八日,朱棣死于北征回师途中的榆木川(今内蒙古多伦西北)。
如今回望,朱棣迁都这一壮举,无疑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它使北京及其周边成为明朝的核心统治地域,汉族政权对华北的控制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造成的影响一直延续到今天。
正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的“中国古代书画——明清绘画中的山水行旅”展,精心遴选了五十余件明清时期的山水画作精品,其中最令人瞩目的就是元末明初画家王绂的《北京八景图卷》。该图卷依序画“金台夕照”、“太液晴波”、“琼岛春云”、“玉泉垂虹”、“居庸叠翠”、“蓟门烟树”、“卢沟晓月”、“西山霁雪”,是现存最早描绘“北京八景”(又称“燕京八景”)的画作。
此次展览是《北京八景图卷》的首次全卷展出,由于它一直深藏在皇宫和库房,能一睹其真容者寥寥无几,不仅普通观众知之甚少,研究者也是屈指可数,甚至产生了种种推测,现在终于揭开了它的神秘面纱。
真伪之辨
《北京八景图卷》由图像和文本错陈缀合而成,引首为明初文学家、内阁首辅胡广撰写的《北京八景图诗序》,诗序后有八幅独立的“北京八景图”,在各图之后,均有一段对应的景观注文和一组八景诗。
长达近二十米的《北京八景图卷》,占据着展厅的一个墙面。站在图卷前,隔着展台玻璃,我细细查看着图上的高山、溪流、瀑布、关隘、古桥、石崖,默咏着图卷上的每一首诗,探寻着每一处印章和落款,久久驻足,不舍离去。
虽然这是跨越了六百多年的偶遇,却如故友相逢。
“八景图”每幅纵一尺三寸,横三尺四寸,各标题为篆书,分钤两枚印章:篆书朱文长方印“中书舍人”和篆书白文方印“王氏孟端”。“中书舍人”为王绂的官职,“孟端”为王绂的字。乾隆年间纂辑的大型著录文献《钦定石渠宝笈续编》著录此卷,将其归于王绂名下。画家、书画鉴定家徐邦达鉴定《北京八景图卷》为“真迹上”,这一观点目前仍得到学界普遍认可。
也有一些研究者提出质疑。我国绘画史论家、画家、美术教育家俞剑华在《王绂》专论中,对《钦定石渠宝笈续编》的看法有所保留,称“这画题跋均不真,因而这画的真实性,也有问题”。
本次明清山水画展分实景和虚景两部分展出,《北京八景图卷》被归为实景山水画类。国家博物馆藏品保管部副研究馆员杨扬在讲解中介绍:《北京八景图卷》山峦粗犷,墨色浓重,苍郁秀润,层次深远,气息淳厚,与王绂南方山水画淡润清秀的风格有很大差异。这是王绂作为一个南方画家对北方山水的理解。虽然有学者对真伪提出质疑,但不可否认,它是明初绘画作品的上乘之作。
景观注文的作者是谁?
在《北京八景图卷》各图之后,都有一组诗文,第一段是与图画对应的景观注文,没有落款。胡广在诗序里也没有提及。翰林侍讲杨荣在《题〈北京八景〉卷后》一文中称:“因举足迹所至,书于卷末,具以诸景之概所以得名,疏于图首。”杨荣说把撰写的诸景概况、得名原因分别放在图首,但图卷上的景观注文则放在了“八景图”之后。
台湾学者、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教授衣若芬称,在韩国的三家图书馆收藏有“北京八景诗集”,虽然书名略有不同,但内容大致相同。其中收录了翰林侍讲曾棨的《书北京八景诗后》,文中称:杨荣在北京八景各题之下注疏内容,以便观者理解。但目前还没有在我国有关典籍中搜索到曾棨的这篇《书北京八景诗后》。
图卷上诗的作者都有谁?
各景观注文之后,均有一组(每组九首)与八景图对应的八景诗,有的有落款和印章,有的仅有落款,有的没落款也没印章。
各组第一首八景诗没有落款,不过《天府广记》(明,孙承泽著)有“八景诗”组诗,翰林侍讲邹缉的八首诗均收录其中,且排在第一位,其内容与图卷相同;各组第二首诗为翰林侍讲胡俨所作,诗右有落款和两枚印章;各组第三首只有“居庸叠翠”有杨荣的落款和印章一枚,但其他七首与杨荣的《杨文敏集》中收录的组诗“京师八景”内容相同;各组第四、五、六首分别是翰林侍讲金幼孜、曾棨、林环的诗,诗左有落款和一枚印章;各组第七、八、九首分别是翰林修撰梁潜、王洪、王英的诗,诗左有落款。
在胡广的诗序、杨荣的跋文,以及《燕山八景图诗》提要中均提到,参与八景诗创作的共有十三人,除图卷上的九人外,还有胡广本人,翰林修撰王直,中书舍人王绂、许翰四人。
因八景诗收录不全,图卷末尾也没有杨荣的跋文,即使胡广在诗序中称“装为一卷”、《燕山八景图诗》提要中也称“裱为一卷”,但仍有研究者推测,《北京八景图卷》原有两卷,国家博物馆收藏的这本可能是一个副本。
当站在《燕山八景图卷》前的那一刻,一直萦绕在我心中的谜团一下被打开了。在每组八景诗后,均有一米左右的空白纸张,明显是为其余的八景诗留下的位置。至于胡广等四人的八景诗为什么没有收录上,则不得而知。但了解一下这十三人的身份,就知道收录全八景诗是多么浩大的工程。十三人皆为翰林院官员,其中胡广、胡俨、杨荣、金幼孜四人又是内阁大臣,他们不仅两次扈从朱棣北巡,还五次随从朱棣北征,解决盘踞在漠北的北元残余势力。征战沙场,血火刀剑,无暇顾及吟诗作赋也就不足为怪了。
十三人作有多少八景诗?
为《北京八景图卷》总共作了多少八景诗,不同的文献记载有所不同。《北京八景图卷》上的胡广诗序说:“得诗百十二首。”
邹缉先作一组八景诗为倡,其余十二人中,有十一个人每人写一组八景诗,唯独胡广写了二组,这在胡广的诗序、杨荣的跋文和《燕山八景图诗》中都有记述。《胡文穆公文集》中也收录有《北京八咏和邹侍讲韵》和《后北京八景》两组诗。
十三人得十四组八景诗,每组八首,正好一百一十二首。
在其他史料中,有称得诗一百二十首,或一百二十四首,这大概是收录有误造成的。
王绂其人 风度冠绝
“王绂,字孟端,无锡人。博学,工歌诗,能书,写山木竹石,妙绝一时。洪武中,坐累戍朔州。永乐初,用荐,以善书供事文渊阁。久之,除中书舍人。”这是《明史》对王绂传奇一生的简要概括。
王绂(1362—1416),明初画家,别号友石(亦说友石生),自号九龙山人,世居常州无锡,祖父、父亲皆隐居不仕,乐善好义。王绂也曾隐居惠山。惠山有九峰,又称九龙山,号“九龙山人”就是由此得名。
王绂自幼负瑰伟之材,颖敏聪慧,好读书、喜吟咏,十岁能诗,十五岁(洪武九年,1376年)充博士弟子员,研究四书五经。少年王绂文思泉涌,每当挥洒吟咏,能援毫立就,且动辄千言,清新奇特,旁观的人莫不跌足赞叹,惊喜连连,他却浑然不知。但王绂并不想透露自己的创作技巧,一旦为外人所知,他气得把笔都扔了,说只是个误笔。
他的诗浑然天成,别有风趣,与当时弥漫在文坛的葩藻富丽的应酬之作截然不同。翰林院侍讲、承直郎王进赞王绂诗“长篇短章,舂容尔雅,无斧凿痕,而理趣兼至,盖其心志坦夷,故词语浑成而不假于雕琢也”。王绂的好友,徴事郎、中书舍人章昞如称他的古诗类唐代文学家韦应物、柳宗元,律诗类晚唐,词语婉媚,驰骋于世。
王绂诗画双美,诗可入画,画亦可入诗。《明诗纪事》(清,陈田编著)对王绂的题画诗给予高度评价:“九龙山人画品超绝,诗亦别有风趣,稍录其矜练之作,如读一幅着色云林画也。”明末清初文学家、篆刻家、收藏家周亮工说,王绂的诗不在明初“吴中四杰”高启、杨基、张羽、徐贲之亚,认为这也是王绂的绘画作品贵重于后世的原因之一。
王绂喜爱绘画且极具绘画天赋,不由师授而卓绝过人。别人苦苦追求、历经数年一笔也不可得,他不经意间地抒发情怀就能连画数幅,且精妙入神,态度横出。
王绂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画墨竹多受北宋“墨竹大师”文同的影响,并兼收北宋以来各名家之长,虽寥寥数笔,却纵横飘逸,形态传神,意趣横生。明后期书画家董其昌赞誉他为明代画竹之“开山手”。明代文学家、史学家、刑部尚书王世贞称他的墨竹为“国朝第一”。
王绂的山水画继承了元四家的传统,吸取吴镇的水墨淋漓,王蒙的层峦叠嶂,倪瓒的古木茅亭,所学风格不同,择善而从,不拘一格,画风幽淡简远,苍古厚重,于运劲中见姿媚,是当时画坛风格变迁的先驱者,为明中后期的文人画奠定了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王绂襟怀率性,卓荦不羁,人品高洁,颇有魏晋风度。酒酣时,意气傲然,伸纸攘袂,挥毫洒墨,奇怪跌宕,不可名状。游览时遇到长廊素壁,他会向人索酒喝,兴致来了纵笔挥洒,层峦叠嶂,烟云浩渺,不可端倪。
他弃绝尘俗,不与凡夫俗子交往,对一些流俗之辈,或者不可意的人,他白眼视之。不是知己,他不轻易作画送人,即便是朝廷重臣、王孙贵族,他也会当面拒绝,不留情面。曾有人规劝他,王绂则说:“成年男子对待选择居所这样的小事都应该谨慎,何况是关乎节操这样的大事呢?”文徵明说他“能不为艺事所役,虽片纸尺缣非其人不可得也”。坊间也流传有“舍人风度冠时流,笔底江山不易求”的佳话。
明代开国功臣、黔国公沐晟多次求画的轶事,也见诸很多文献中。一天退朝,沐晟从后面呼喊王绂,王绂没有回应。同僚告诉他:“喊你的是黔国公。”王绂说:“我不是没听到他的喊声。必定是向我索画罢了。”沐晟跑过来赶上王绂,果然是求画。王绂仅对他点点头。几年过去了,沐晟仍然没有忘记求画的事,又写信催促,王绂这才为他作画。画好后他又说:“我的画直接送给黔国公不好。黔国公的宾客平仲微是我的朋友,我可以把画送给平仲微,有机会黔国公再向平仲微索要。”
平仲微即平显,字仲微,曾任广西藤县令,后谪戍云南,为黔国公的宾客,与王绂友善,为诗豪放自喜,云南诗人称“平、居、陈、郭”,平居第一。虽然平显只是黔国公的宾客,但在王绂眼中,友情的砝码显然重于政治地位。
沦落向天涯
虽然王绂的艺术成就卓然,却仕途坎坷,饱受磨难。洪武十一年(1378年),朱元璋征召博士弟子员入京,十七岁的王绂因过人的书画才能应征入京。但不久他便离开京师,放迹江湖,纵情诗酒。史料中对王绂进京后的情况均含糊其词,语焉不详。王绂自己也称“不知缘底事,沦落向天涯”。但大多认为王绂是受胡惟庸案牵连才被谪戍朔州(今大同)的。
胡惟庸是明初宰相,早年随朱元璋起兵,颇受宠信,官至左丞相,位居百官之首。随着权势的不断增大,他日益骄横跋扈,并暗中勾结他人准备谋反,洪武十三年(1380年)事发,朱元璋大怒,以“谋不轨”罪诛之,并灭其九族。十年后的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胡案进一步大显,朱元璋又以“伙同胡惟庸谋不轨罪”处死多位开国功臣,被诛杀者达三万余人,成为明初四大案之首。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取消中书省,规定后代子孙皆不得再设立丞相。
如果说王绂是受胡案牵连被发配充军,但一个参加科举考试的书生怎么会跟一个当朝宰相扯上瓜葛呢?如果有,也只是间接关系吧,否则就不是戍边那么简单了。至于王绂具体哪一年谪戍朔州,一说是在胡案爆发不久,一说是在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
王绂带着妻子与两个幼子屏处边陲,其艰辛凄苦、心酸愁苦可以想见。他在《代州道中》一诗中写道:“稍阴忧雨雪,才霁苦风沙。逆旅人欺客,征途犬护车。”壮盛之年,正是建功立业、大展宏图的最佳时期,遭受如此打击,真是“愁边动寒角,夜久意难平”。他以韩信自比,在《出塞述怀》一诗中写道:“欲扣天关杳不通,身投荒服远从戎。王孙谁复哀韩信,行伍何由拔吕蒙。”
王绂的好友章昞如则称,王绂在谪戍朔州期间并不沮丧气馁,而是意气自若,十分淡定,内无摇夺之心,外无沮馁之色,好像不知道自己是个有罪之人。负责守护的人也知道王绂是个有德行、有才能的人,对他更加礼遇。虽身处逆境,仍能保持尊严,实属难能可贵。
参与编纂《永乐大典》
王绂在烽火烟墩的荒凉寂寞里度过了漫长的屈辱岁月,一直到建文二年(1400年),朱元璋之孙朱允炆即位,大赦天下,王绂这才得以归乡。永乐元年(1403年),王绂因善书被举荐进京,供事文渊阁,参与编纂《永乐大典》。
《永乐大典》历经两次编纂,王绂全程参与,于永乐六年(1408年)抄写完毕。《永乐大典》汇集了古今图书七八千种,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符号,被英国《不列颠百科全书》称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
完成《永乐大典》缮录工作四年后的永乐十年(1412年),王绂官至中书舍人。这时王绂已经五十岁了。之后,王绂迎来了一生中的高光时刻。作为皇帝的“秘书”之一,他时常伴随朱棣左右。永乐十一年(1413年)、十二年(1414年),王绂两次扈从朱棣北巡,簪缨黼黻,前后相望,赓歌宴赏,悉皆俊乂,可谓荣耀之极。
然而好景不长,升任中书舍人四年后的永乐十四年(1416年),王绂偶然得病,不久便一病不起,在北京官舍去世。章昞如、胡广等都记述了这件事。
章昞如说,王绂病情危急时,朋友去看望他,相视而泣。朋友看着他说:“先生倘若有什么不幸,应当把身后事嘱托给我。”王绂说:“我这一辈子于心无愧,没有什么对不起别人的地方。但是忠君之事未尽,实在是天地间的罪人。还有什么可说的呢?”说完便去世了。
王绂口中的君恩未报,正是他心中的壮志未酬。这应是他一生中最大的遗事了。但真正让王绂吐不出、咽不下,且难以启齿的,还是那桩一直没有完结、没有定论的戍边之事。
胡广念在与王绂相交十四五年、相知有素的份上,为王绂撰写墓表。由这个文渊阁大学士、内阁首辅胡广来“盖棺论定”,王绂死后也可以心安了。
为迁都北京做舆论准备
游历名胜,吟诗作赋,本是文人的寻常雅事,但是,这一次对北京八景的吟咏,并不是单纯的一群文学之臣的“发思古之幽情”,而是由胡广、杨荣、邹缉等人精心策划的为朱棣迁都北京而做的舆论准备,具有一定的政治属性。他们想通过绘制画卷、题写诗咏这种形式,激起南方臣民对新都北京的兴趣。
关于迁都一事,朱棣态度非常坚决。朱棣十岁被封为燕王,二十岁就藩北平,设立王府,自此经营北平二十多年,政治基础稳固。同时,北平处于北方农业区与牧区接壤处,交通便利,形势险要,是汉蒙各族贸易的中心以及北方政治与军事要地,定都北平,有利于维护全国统一。再者,朱棣靠“靖难”夺取皇位,攻破南京,在众多朱允炆旧臣看来是大逆不道的。朱允炆的旧臣有的效死建文帝,有的逃匿不仕,有的甚至图谋行刺朱棣。朱棣十分恼怒,大肆屠戮旧臣,血腥、恐怖、疑惧的气氛笼罩着整个南京,经久不散。朱棣希望尽快离开这座“不祥之城”。
迁都兹事体大,有很多不同意见。朝中大臣,除了不事二主的“忠臣”,更多的是像胡广这样见风使舵的“骑墙派”。胡广本是朱允炆钦点的状元,后归附朱棣。在迁都这件事情上,他肯定不会忤逆朱棣。歌咏北京八景,他也是非常积极的,不仅写了诗序、撰写了两组八景诗,还携同邹缉一起探求了北京八景的遗址。
永乐四年(1406年)五月,朱棣下诏以南京皇宫为蓝本,开始兴建北平皇宫和城垣。他还将自己的陵墓修在北平,以证明迁都的决心。永乐十一年、十二年,他接连两次北巡,检查迁都的准备工作。众文学之臣参与创作的《北京八景图卷》,也是为了向南方臣民推介北方的好山好水。
永乐十八年(1420年),北平皇宫和北平城建成,其规模与南京皇宫相比,“凡庙社、郊祀、坛庙、宫殿、门阙,规制悉如南京,而高敞壮丽过之。”新修的北平城周长四十五里,呈规则的方形,符合《周礼·考工记》中理想的都城的形制。朱棣下诏改金陵应天府为南京,改北平顺天府为京师,永乐十九年(1421年)正月在奉天殿接受朝贺,大宴群臣,迁都大政至此基本完成。
不过,紫禁城建成仅百日,奉天、华盖、谨身三殿即遭雷击引发火灾。朱棣恐惧不安,不知所措。他紧急下诏,让群臣直陈阙失。群臣大多说这是迁都造成的,其中邹缉的《奉天殿灾疏》最为有名。
从积极组织吟咏“北京八景”来看,邹缉是赞同朱棣迁都的。但为了肇建北京,耗费了二十多年时间,工大费繁、调度甚广、耗费国储、官吏横征、物价上涨,农民也不得务农。灾害来时,人们剥树皮、掘草根充饥,老幼流移,颠踣道路,卖妻鬻子以求苟活。他认为不宜再使人民劳苦,应当还都南京,奉谒陵庙。
邹缉的上书虽然客观,但还是惹怒了朱棣,说进言者是毁谤讥刺,下诏严禁诋毁,犯者不赦。有人被捕入狱,有人被贬到交趾(今越南),只有邹缉和其他两位官员无罪。不久他还升了职。
虽然没有获罪,但也并非风平浪静。有记载称他“几得祸”。邹缉作《行路难·请君勿言苦》吐露出心声:“请君勿言苦,我歌行路难。世事有反覆,人心若波澜。布衣扼夺卿相位,祸仇起自杯酒间。……狂呼骂坐何足惊,咸阳市上殊无情。行路难,行路难,人生自古有如此,何须局促增叹声。”
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九月,邹缉卒于官,家无余赀,惟留藏书数千卷。《明史》称他:“博极群书,居官勤慎,清操如寒士。”
朱棣的一生,金戈铁马,驰骋疆场。金幼孜的笔记《北征录》《北征后录》、杨荣的笔记《北征记》等都生动地记载了北征期间朱棣的言行、行军作战情况、行军路程、山川胜迹及见闻趣事等。
北征虽然致使蒙古势力进一步削弱,维护了明朝边境的安宁,但也使明朝精疲力竭。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七月十八日,朱棣死于北征回师途中的榆木川(今内蒙古多伦西北)。
如今回望,朱棣迁都这一壮举,无疑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它使北京及其周边成为明朝的核心统治地域,汉族政权对华北的控制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造成的影响一直延续到今天。
本文链接:一位南方画家笔下的北京山水http://www.llsum.com/show-6-5871-0.html
声明: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上一篇: 这些年轻人为何“词穷”
下一篇: 奔跑的列车是时代的隐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