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遥是现象级作家,有关他的研究汗牛充栋,有厚夫、张艳茜、晓蕾、海波、王拥军等写成的多个版本的传记,另有《守望路遥》《路遥画传》等记录或专题研究,堪称“全方位,无死角”。
在此基础上,还有必要再写一本《路遥传:无法从容的人生》(王刚、王晓飞著,2024年10月第一版)吗?它加上附录才250页,能写出路遥的“深度”吗?
细细读过,才知它试图突破“路遥研究”的两大瓶颈:
其一,注释长于原文:“路遥研究”的文本总量已远超路遥的创作量,琐碎解读、过度解读比比皆是,有些问题是研究者制造出来的,争论不休,却意义有限。
其二,主观评论多于客观陈述:许多“研究”充满“朝圣”意味,不加分辨地将“文本中的路遥”、“我理解的路遥”和“路遥本人”混为一谈,彼此推涨。
文学应有激情,研究却要冷静。《路遥传:无法从容的人生》无独家秘辛,它以中立视角、言简意赅、融汇众说,助读者“拉开距离看路遥”。
路遥的人生还有另一面
路遥研究之难,在其人生充满传奇性,与他的小说相互辉映。成长中的贫穷记忆、屡遭挫折的自尊、对理想的执着追求、苦难成就的高尚情怀,构成完整的叙事链,即“遭遇苦难—克服苦难—超越苦难”,易使人“共情”。
但这个传奇性是真实存在的,还是带有虚构性?
学者孙萍萍在《“路遥热”中的“冷”思考》中指出:“贫穷苦难并非路遥早年的全部底色”,“路遥在学校并不是自卑的、被人轻视的,而是调皮的孩子王,学习好”。
据路遥的同学回忆,少年路遥“成绩一直在班上是前几名,还当上了班长”“谈吐越来越自然,知识面越来越广,大家都很佩服”。作家海波在《人生路遥》中称:“(中学时代的路遥)引起了老师和一些学生家长的注意,和在农村时一样,城里人也觉得这个孩子前途不可限量……等到上六年级时,他已经是全校最著名的学生了,不但同学们这样看,老师也这样看。”
路遥较少提及“孩子王”的风光,更多强调:“童年,贫穷饥饿,且又有一颗敏感自尊的心……当七岁上父母养活不了一路讨饭把你送给别人,你平静地接受了这个冷酷的现实。你独立做人从这时候就开始了。”
《路遥传:无法从容的人生》呈现路遥另一面:多次得到“贵人相助”。
小学毕业后,无钱上初中,村领导刘俊贵筹借2升黑豆,充作学费,路遥报到晚了半个月,已失入学资格,延川中学校长杜永福惜才,将他收入。
工作后,路遥一度陷入低谷,诗人曹谷溪帮路遥发表作品,介绍他到“宣传队”工作,路遥因此走上文学道路。
三年大学还没毕业,路遥被《陕西文艺》看中,贺抒立、王丕祥等老编辑通过复杂的手续,将路遥留在编辑部。路遥的第一部中篇小说《惊心动魄的一幕》被多家杂志拒绝,女友林达托母亲,辗转投给热心培养新人的秦兆阳,经20多天修改,发表在《当代》上,获首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二等奖……
这些无私帮助改变了路遥的命运,也影响了路遥的写作:
其一,相信奇迹。路遥小说中的主人公,也会遇到“贵人相助”;
其二,强调道德。为了让低概率事件呈现出合理性,路遥往往突出主人公的道德因素, “好人有好报,恶人有恶报”。
叙事清晰带来的深度模糊
在路遥小说中,有异常清晰的故事线索,这种“清晰”可能来自心理创伤。
路遥8岁时,因家贫,被过继到伯父家。父亲没告诉路遥真相,只说带他到伯父家住几天,路遥假装不知道,他后来回忆:“(我)趁家里人不知道,躲在村里一棵老树后,眼看着父亲踏着蒙蒙的晨雾,夹着包袱,像个小偷似的从村子里溜出去,过了大河,上了公路,走了。”
近乎冷酷的笔调中,蕴含着巨大的苦痛。写出来,是一种疗伤,但也可能导向误会:将“发生—发展—高潮—结尾”视为本质,以发现这个“潜在逻辑”为智慧,这会限制一个人的灵性,使他无法看到逻辑外的世界。
现实世界如此宽阔,但对创深巨痛者,它异常狭窄、无趣和重复。这可能是路遥刻意追求简单化的原因——在人们眼中,路遥是文学的“苦行僧”,不修边幅、不善交际、不懂生活,全部精力聚焦在创作上。
学者程文采访路遥昔日好友曹谷溪时,曹谷溪表示:“路遥是个好汉,但是,路遥也是一个儿货(陕北方言:鲁莽憨直的人)。”
其实,路遥并非活在真空中,他也有强烈的现实感。
路遥上大学时,林达将省下的工资都给了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部销量不佳、第二部无处发表,曾在陕西插队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编辑叶咏梅用“小说连播”的方式,将其推广,连播126天,听众达3亿人次。
不断跨圈是路遥成功的关键,但不同圈层的游戏规则不同、对个体的要求亦不同,当个体无法概括这些复杂经验时,路遥有了“近乎极端的唯意志论倾向”。
翻译家孔保尔回忆:“有一天下午,他(路遥)坐在那把烂藤椅上,对我和观胜(作家王观胜)说,像我们这种人,专心致志去干一件事情,把它干好,小事情压根就不要去管它,琐碎的事情不是我们干的,就是油瓶子倒了都不要去扶。”
恰在此时,路遥夫人林达搬蜂窝煤走过,路遥视而不见、继续端坐,孔保尔说“你还不快去帮嫂子搬煤”,路遥说:“我刚说过,你咋就忘了……怎么翻译家也是死脑筋。”
与复杂现实之间磕磕碰碰
大事、小事之别,往往由叙事方式决定。一方叙事中的大事,可能是别人叙事中的小事,由此引发冲突。意识到故事太简单、无法匹配现实的多元,怀疑故事、背叛故事,是成熟的必经之路。
路遥的困难在于,逼仄的成长空间迫使他快速拿出解决方案,无暇扩充经验与思考,这使他很难摆脱故事的诱惑。可执着于故事,又会与复杂现实磕磕碰碰。
路遥对妻子苛刻,对四弟王天乐也有时苛刻。他帮王天乐进了城、当上记者,因而要王天乐照顾自己。据航宇回忆,路遥在延安医院住院时,王天乐没及时来看望(王天乐病重,查出有乙肝,怕丢工作,只好偷偷治疗,且担心传染给路遥),“路遥唉声叹气地说,你看天乐,一满就不是以前的天乐了,翅膀硬了,一满不管我的死活,能躲就躲,能跑就跑”。
在市场大潮冲击下,路遥亦有进退失据的一面。他曾向朋友张晓光求助:“我实在穷得可怕,你认识那么多企业家,能不能帮我找一个经理厂长,我给人家写篇报告文学,给我挣几个钱。你知道,《平凡的世界》那点稿费,还不够我这几年抽烟的钱。”
出版《路遥文集》,也是因“实在没钱用了,只能勉强为之”,可路遥同时又“借了钱,大兴土木,装修房子”。
路遥病倒后,在医生们的帮助下,病情一度好转,使他对主治医生、实习医生有了信任感,“只要有一天见不到这两位医生,路遥就会变得急躁、惶恐、不踏实”。主治医生不久转去治其他病人,实习医生结束实习、回校读书,路遥的情绪“一下子跌到了万丈深渊,整天默默无语、消极”,致病情再度恶化。
路遥的强烈的生命意志中,包含着自毁意识:写完《平凡的世界》第二部时,他口吐鲜血,却不让王天乐告诉别人。路遥蔑视身体,将其视为完成“大事”的工具,随时可以牺牲。
没有答案就是最好的答案
《平凡的世界》正赶上现代主义风起云涌,莫言、刘索拉、马原、格非等以全新的写法,引起文学编辑们的关注,路遥的写作被忽略。即使在《平凡的世界》引起轰动后,仍有评论家认为它的“艺术成就不高”,称路遥即使不是英年早逝,也将“在众声喧哗中……被忽略不闻,尝尽寂寞滋味”。
《平凡的世界》的成功有客观因素:
一方面,社会转型,“熟人社会”奉行的“以道德为中心”的价值观开始松动,“陌生人社会”奉行的“以法律为中心”的价值观尚未建立。人们普遍产生了迷茫感和无力感——为何奉行千年的“好人有好报”突然失灵?生命的价值何在?《平凡的世界》提供了新的道德榜样。
另一方面,路遥用燃尽生命的方式去完成一部小说的悲壮,重振了人们对崇高、理想主义的信任。
“人的一生总应有个觉悟时期(当然也有人终生不悟)。但这个觉悟时期的早晚,对我们的一生将起决定性的作用。实际上就是说我们应该做什么人,选择什么样的人生道路。”经进化论、启蒙主义、意识形态等的轮番耕耘后,路遥的这些表述能深入普通读者的心中。
作家的才华就在于,他能听懂人们的自我安慰,能理解集体的焦虑,并给出自己的回应。无数从小镇和农村来到大城市的年轻人,行囊中都揣过《平凡的世界》,在复杂的利益关系中,《平凡的世界》描绘了一个理想世界,它伸手可及。
文学不应终日困守在书斋里,只研究“怎么写”,还需概括时代、把握时代,这需要写作者付出巨大的真诚,这正是路遥的长处。内心创伤成就了路遥的殉道者情怀,正如苏东坡所说:“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而后工也。”时代给路遥以无法从容的人生,却也给了他“肉身成圣”的机会。对于不再仰望高处,甘心困在现实中的现代人来说,路遥就是传说。
不论读过多少种路遥传记,《路遥传:无法从容的人生》仍值得一看,它呈现了一个更开放、更多可能的路遥。我们永远无法抵达“路遥本人”,只能沿着“文本中的路遥”,去建构“我理解的路遥”。
路遥是丰富的、生动的,只要后人还在建构,路遥就依然活着。
路遥是现象级作家,有关他的研究汗牛充栋,有厚夫、张艳茜、晓蕾、海波、王拥军等写成的多个版本的传记,另有《守望路遥》《路遥画传》等记录或专题研究,堪称“全方位,无死角”。
在此基础上,还有必要再写一本《路遥传:无法从容的人生》(王刚、王晓飞著,2024年10月第一版)吗?它加上附录才250页,能写出路遥的“深度”吗?
细细读过,才知它试图突破“路遥研究”的两大瓶颈:
其一,注释长于原文:“路遥研究”的文本总量已远超路遥的创作量,琐碎解读、过度解读比比皆是,有些问题是研究者制造出来的,争论不休,却意义有限。
其二,主观评论多于客观陈述:许多“研究”充满“朝圣”意味,不加分辨地将“文本中的路遥”、“我理解的路遥”和“路遥本人”混为一谈,彼此推涨。
文学应有激情,研究却要冷静。《路遥传:无法从容的人生》无独家秘辛,它以中立视角、言简意赅、融汇众说,助读者“拉开距离看路遥”。
路遥的人生还有另一面
路遥研究之难,在其人生充满传奇性,与他的小说相互辉映。成长中的贫穷记忆、屡遭挫折的自尊、对理想的执着追求、苦难成就的高尚情怀,构成完整的叙事链,即“遭遇苦难—克服苦难—超越苦难”,易使人“共情”。
但这个传奇性是真实存在的,还是带有虚构性?
学者孙萍萍在《“路遥热”中的“冷”思考》中指出:“贫穷苦难并非路遥早年的全部底色”,“路遥在学校并不是自卑的、被人轻视的,而是调皮的孩子王,学习好”。
据路遥的同学回忆,少年路遥“成绩一直在班上是前几名,还当上了班长”“谈吐越来越自然,知识面越来越广,大家都很佩服”。作家海波在《人生路遥》中称:“(中学时代的路遥)引起了老师和一些学生家长的注意,和在农村时一样,城里人也觉得这个孩子前途不可限量……等到上六年级时,他已经是全校最著名的学生了,不但同学们这样看,老师也这样看。”
路遥较少提及“孩子王”的风光,更多强调:“童年,贫穷饥饿,且又有一颗敏感自尊的心……当七岁上父母养活不了一路讨饭把你送给别人,你平静地接受了这个冷酷的现实。你独立做人从这时候就开始了。”
《路遥传:无法从容的人生》呈现路遥另一面:多次得到“贵人相助”。
小学毕业后,无钱上初中,村领导刘俊贵筹借2升黑豆,充作学费,路遥报到晚了半个月,已失入学资格,延川中学校长杜永福惜才,将他收入。
工作后,路遥一度陷入低谷,诗人曹谷溪帮路遥发表作品,介绍他到“宣传队”工作,路遥因此走上文学道路。
三年大学还没毕业,路遥被《陕西文艺》看中,贺抒立、王丕祥等老编辑通过复杂的手续,将路遥留在编辑部。路遥的第一部中篇小说《惊心动魄的一幕》被多家杂志拒绝,女友林达托母亲,辗转投给热心培养新人的秦兆阳,经20多天修改,发表在《当代》上,获首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二等奖……
这些无私帮助改变了路遥的命运,也影响了路遥的写作:
其一,相信奇迹。路遥小说中的主人公,也会遇到“贵人相助”;
其二,强调道德。为了让低概率事件呈现出合理性,路遥往往突出主人公的道德因素, “好人有好报,恶人有恶报”。
叙事清晰带来的深度模糊
在路遥小说中,有异常清晰的故事线索,这种“清晰”可能来自心理创伤。
路遥8岁时,因家贫,被过继到伯父家。父亲没告诉路遥真相,只说带他到伯父家住几天,路遥假装不知道,他后来回忆:“(我)趁家里人不知道,躲在村里一棵老树后,眼看着父亲踏着蒙蒙的晨雾,夹着包袱,像个小偷似的从村子里溜出去,过了大河,上了公路,走了。”
近乎冷酷的笔调中,蕴含着巨大的苦痛。写出来,是一种疗伤,但也可能导向误会:将“发生—发展—高潮—结尾”视为本质,以发现这个“潜在逻辑”为智慧,这会限制一个人的灵性,使他无法看到逻辑外的世界。
现实世界如此宽阔,但对创深巨痛者,它异常狭窄、无趣和重复。这可能是路遥刻意追求简单化的原因——在人们眼中,路遥是文学的“苦行僧”,不修边幅、不善交际、不懂生活,全部精力聚焦在创作上。
学者程文采访路遥昔日好友曹谷溪时,曹谷溪表示:“路遥是个好汉,但是,路遥也是一个儿货(陕北方言:鲁莽憨直的人)。”
其实,路遥并非活在真空中,他也有强烈的现实感。
路遥上大学时,林达将省下的工资都给了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部销量不佳、第二部无处发表,曾在陕西插队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编辑叶咏梅用“小说连播”的方式,将其推广,连播126天,听众达3亿人次。
不断跨圈是路遥成功的关键,但不同圈层的游戏规则不同、对个体的要求亦不同,当个体无法概括这些复杂经验时,路遥有了“近乎极端的唯意志论倾向”。
翻译家孔保尔回忆:“有一天下午,他(路遥)坐在那把烂藤椅上,对我和观胜(作家王观胜)说,像我们这种人,专心致志去干一件事情,把它干好,小事情压根就不要去管它,琐碎的事情不是我们干的,就是油瓶子倒了都不要去扶。”
恰在此时,路遥夫人林达搬蜂窝煤走过,路遥视而不见、继续端坐,孔保尔说“你还不快去帮嫂子搬煤”,路遥说:“我刚说过,你咋就忘了……怎么翻译家也是死脑筋。”
与复杂现实之间磕磕碰碰
大事、小事之别,往往由叙事方式决定。一方叙事中的大事,可能是别人叙事中的小事,由此引发冲突。意识到故事太简单、无法匹配现实的多元,怀疑故事、背叛故事,是成熟的必经之路。
路遥的困难在于,逼仄的成长空间迫使他快速拿出解决方案,无暇扩充经验与思考,这使他很难摆脱故事的诱惑。可执着于故事,又会与复杂现实磕磕碰碰。
路遥对妻子苛刻,对四弟王天乐也有时苛刻。他帮王天乐进了城、当上记者,因而要王天乐照顾自己。据航宇回忆,路遥在延安医院住院时,王天乐没及时来看望(王天乐病重,查出有乙肝,怕丢工作,只好偷偷治疗,且担心传染给路遥),“路遥唉声叹气地说,你看天乐,一满就不是以前的天乐了,翅膀硬了,一满不管我的死活,能躲就躲,能跑就跑”。
在市场大潮冲击下,路遥亦有进退失据的一面。他曾向朋友张晓光求助:“我实在穷得可怕,你认识那么多企业家,能不能帮我找一个经理厂长,我给人家写篇报告文学,给我挣几个钱。你知道,《平凡的世界》那点稿费,还不够我这几年抽烟的钱。”
出版《路遥文集》,也是因“实在没钱用了,只能勉强为之”,可路遥同时又“借了钱,大兴土木,装修房子”。
路遥病倒后,在医生们的帮助下,病情一度好转,使他对主治医生、实习医生有了信任感,“只要有一天见不到这两位医生,路遥就会变得急躁、惶恐、不踏实”。主治医生不久转去治其他病人,实习医生结束实习、回校读书,路遥的情绪“一下子跌到了万丈深渊,整天默默无语、消极”,致病情再度恶化。
路遥的强烈的生命意志中,包含着自毁意识:写完《平凡的世界》第二部时,他口吐鲜血,却不让王天乐告诉别人。路遥蔑视身体,将其视为完成“大事”的工具,随时可以牺牲。
没有答案就是最好的答案
《平凡的世界》正赶上现代主义风起云涌,莫言、刘索拉、马原、格非等以全新的写法,引起文学编辑们的关注,路遥的写作被忽略。即使在《平凡的世界》引起轰动后,仍有评论家认为它的“艺术成就不高”,称路遥即使不是英年早逝,也将“在众声喧哗中……被忽略不闻,尝尽寂寞滋味”。
《平凡的世界》的成功有客观因素:
一方面,社会转型,“熟人社会”奉行的“以道德为中心”的价值观开始松动,“陌生人社会”奉行的“以法律为中心”的价值观尚未建立。人们普遍产生了迷茫感和无力感——为何奉行千年的“好人有好报”突然失灵?生命的价值何在?《平凡的世界》提供了新的道德榜样。
另一方面,路遥用燃尽生命的方式去完成一部小说的悲壮,重振了人们对崇高、理想主义的信任。
“人的一生总应有个觉悟时期(当然也有人终生不悟)。但这个觉悟时期的早晚,对我们的一生将起决定性的作用。实际上就是说我们应该做什么人,选择什么样的人生道路。”经进化论、启蒙主义、意识形态等的轮番耕耘后,路遥的这些表述能深入普通读者的心中。
作家的才华就在于,他能听懂人们的自我安慰,能理解集体的焦虑,并给出自己的回应。无数从小镇和农村来到大城市的年轻人,行囊中都揣过《平凡的世界》,在复杂的利益关系中,《平凡的世界》描绘了一个理想世界,它伸手可及。
文学不应终日困守在书斋里,只研究“怎么写”,还需概括时代、把握时代,这需要写作者付出巨大的真诚,这正是路遥的长处。内心创伤成就了路遥的殉道者情怀,正如苏东坡所说:“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而后工也。”时代给路遥以无法从容的人生,却也给了他“肉身成圣”的机会。对于不再仰望高处,甘心困在现实中的现代人来说,路遥就是传说。
不论读过多少种路遥传记,《路遥传:无法从容的人生》仍值得一看,它呈现了一个更开放、更多可能的路遥。我们永远无法抵达“路遥本人”,只能沿着“文本中的路遥”,去建构“我理解的路遥”。
路遥是丰富的、生动的,只要后人还在建构,路遥就依然活着。
本文链接:文学应有激情,研究却要冷静http://www.llsum.com/show-6-13078-0.html
声明: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上一篇: 罗晓任中国商飞党委副书记、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