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一年中,“行走文学”热潮兴起。
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中国作家协会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四川省作家协会主席阿来,不仅是著名作家,更是行走文学的践行者。阿来新书《去有风的旷野》呈现了他作为植物学痴迷者和博学者的侧面。在阿来笔下,风景不再是人物活动的“背景板”,也是自己深藏的内心世界。
行走对作家、对文学到底意味着什么?
2024年岁末,阿来在北京大学参加“漫谈岛屿意象”《我在岛屿读书》分享活动。结束后,学生意犹未尽,拿着书找阿来签名、合影、交流。坐在半圆形讲堂的阶梯顶部,阿来接受记者专访,分享对文学、岛屿、植物、行走、AI等话题的思考。
新的一年来了,阿来依然会一刻不停地行走、读书和写作。
“文化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交相辉映”
在分享活动现场,阿来对北京大学的学子说,他来这座校园,“来得最多的不是中文系,更多是生物系”。教师会带着阿来在北大校园各处行走,比如去未名湖畔看植物生长情况。在园子里走遍、看遍,“最后没有地方去了,他们打开生物标本馆,给我看过去采集来的那些岩石,看那些动物和植物标本”。
在读书综艺节目中,阿来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熟悉。走在植物繁茂的海岛上,阿来非常轻松地说出这些长在热带的植物名字,比如黄蝉、鬼针草、蟛蜞菊、四照花等。
拿着聂鲁达的《诗歌总集》,阿来感慨,在岛屿读书最好的方式就是制造一个模仿人间的图书馆,一个跟城市有关系又有隔离的客观地理空间。
虽然阿来没有参与后来的节目,嘉宾依然会在聊天中不经意地提到他,比如在聊到海岛上植物叫什么名字的时候。当记者提到这个细节时,阿来笑言:“偶尔我们一起出去的时候,他们会问我植物的问题。”
北京大学文学讲习所教授、北京作家协会主席、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李洱聊起阿来的一段往事:“多年前曾和阿来一起去伦敦的海德公园游览,整个过程中他一直在用单反相机拍各种植物,反复对焦、反复研究,感觉他每走两步就好像在安第斯山脉走了100米,在不断打开一个又一个世界。当然,也耽误了我们很长时间,因为一直在等他。”
评论家李敬泽也称赞阿来是一个博物学家,他对自然充满了热爱和敬佩,“有一种凝视和珍惜”。
无论是四姑娘山的秋景、米仓山的云海,还是稻城亚丁的岩石,在阿来的笔下,都不仅是自然风光,更是探讨人与自然、人与自己的关系基点。
《去有风的旷野》中,读者能感觉到,阿来选择把心交给旷野,去深入每一片土地,去探险,去“解锁”奇遇。“一个小时走5公里和一个小时飞720公里,看到的东西是截然不同的。”“大自然有时候能给人提供一种慰藉,所以我总是要抽时间从河谷地带的人间社会出去,经过人间,最后到没有人间的自然中去,那是自然界的生生不息,它的美丽会给你安慰。”
阿来对记者说,山川、河流是地理的“骨架”,这上头生活着不同族群的人,而他的观察和写作是想体现“文化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交相辉映”。他笑言,在作家群体中,自己在研究生物多样性这方面“还可以”。
除了掌握丰富的植物学知识,户外技能也必不可少。阿来提到,河流的上游地区大部分都是无人地带,要徒步、露营等,“需要一点野外生存的能力”。
人人都是岛屿,有些时候需要打开自己
作家莫言曾评价阿来:“如果世界文学是一个百花园的话,那阿来的创作是这个百花园当中具有特色的、引人注目的一朵。”
李洱认为,正是因为不断地行走,才让以阿来为代表的一类作家,对这个世界永远保持着旺盛的好奇心,也让他们的创作题材越来越丰富。
2024年,阿来没停下脚步。他向记者透露,那些值得分享的故事,读者都会在书里看到——“我经常走得很多,因为几乎很难停下来。我写作读书,很多时候都是在路上发生的”。
阿来说,行走是中国文学界的传统,走出去才能看到更多风景。
他从十几岁就开始到处行走。“我们一起出发,一直走到山西,回来感觉很好,既强健身体,又开阔眼界。第二年又去山东、安徽、江苏,一直到浙江……这一走两年,什么都不管,就是为了走,为了在路上看看不同的风景。所以我也算是个行动派吧!”
他提到自己小说写到的所有场景,一定是真实看到过的。“我从来没有自己构想过。写吃什么饭?穿什么衣服?有什么文化习俗?这些都是我在现实中看见的、考察得来的,所以我必须不停行走。”
“如果有一天我停止行走了,我就枯竭了。”
阿来会为了追寻文学的目的地而行走。年轻时,最让他“把自己打开”的阅读时刻,是读到美国诗人惠特曼的《草叶集》。他读了几十遍,有机会就想去走走,看惠特曼去过的地方。
除此之外,阿来一门心思要去聂鲁达走过的地方。
智利某大学曾经请阿来去教学,他制订了20天旅行计划,思路是拿着一本聂鲁达的诗集,在诗集中勾出这些地名。“我要去这些地方,为什么?因为诗人写到了。许多国家我没有去过,是因为没有读过他们作家的书。”
《我在岛屿读书3》中,中国和希腊两种文明“粒子对撞”,东西方文明的相交相融得到了更多具象化的表达。
在阿来看来,五大洋其实正好把大陆分成了一个又一个独立的“岛屿”,这些岛屿被语言、种族隔绝开来,文化却用一种互通的力量,让它们紧密相连。“文化各自具有独特性,但文明就是全人类共享的成果。所以我们喜欢希腊,喜欢希腊的那片海,也是对那样一种文明发端的憧憬。”
阿来对记者说,人人都是一个岛屿,有些时候需要“打开”自己,和别人沟通。“尤其写作的人,应该具有‘随时变成一座孤岛’的能力,但是我们随时也可以影响另一座岛屿。”
文学家要对世界表现最大的诚意
在2024年尾声,辞旧迎新的时间节点,阿来回答了一些“热点”话题,比如文学出海。“文学出海是润物无声的,不要操之过急,这是自然发生的。”他认为,当文学自身的品质、自身的气象都达到较高水准时,自然而然就会吸引海外读者去阅读;如果没有达到相当的水准,“强塞”给别人也达不到理想的传播效果。
阿来觉得,在国内反响很好的文学作品,翻译到海外,外国读者自然也能产生兴趣,去主动阅读。海外和国内的文化市场存在一些共同的特性。
近两年,读者也会看到阿来出现在当下流行的短视频平台、直播间里,比如在“阿来书房”做线上直播课。
阿来说,他并不排斥这些新媒体传播方式,但自己也不会过问、操心。传播的事情,就交给专门的团队去负责。
2024年,人们热衷于讨论人工智能给各行各业带来的改变。AI会对文艺创作带来怎样的影响?
阿来很直率地表示,操心讨论“技术的更新迭代带来什么”没有必要,因为“该来的要来”。“对于AI,我们唯一需要担心的是它的进化会不会超出人的控制,除此之外没什么好说的。”
写完一本书就立马奔赴下一本书,一直是阿来的创作状态。他提到,写作是一个重新建构“健康的自己”的过程。
“人需要不断建设自己,变得更加宽广、丰富一点,也包括更加健康。这个健康不光是指身体,思想、情绪等其实都很重要。我们人是需要某种幸福感,是需要成就的,必须在不同的方向量力而行,做自己。”
在阿来心中,文学家要对世界表现最大的诚意。“希望这个世界好,希望这个世界美。”
过去的一年中,“行走文学”热潮兴起。
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中国作家协会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四川省作家协会主席阿来,不仅是著名作家,更是行走文学的践行者。阿来新书《去有风的旷野》呈现了他作为植物学痴迷者和博学者的侧面。在阿来笔下,风景不再是人物活动的“背景板”,也是自己深藏的内心世界。
行走对作家、对文学到底意味着什么?
2024年岁末,阿来在北京大学参加“漫谈岛屿意象”《我在岛屿读书》分享活动。结束后,学生意犹未尽,拿着书找阿来签名、合影、交流。坐在半圆形讲堂的阶梯顶部,阿来接受记者专访,分享对文学、岛屿、植物、行走、AI等话题的思考。
新的一年来了,阿来依然会一刻不停地行走、读书和写作。
“文化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交相辉映”
在分享活动现场,阿来对北京大学的学子说,他来这座校园,“来得最多的不是中文系,更多是生物系”。教师会带着阿来在北大校园各处行走,比如去未名湖畔看植物生长情况。在园子里走遍、看遍,“最后没有地方去了,他们打开生物标本馆,给我看过去采集来的那些岩石,看那些动物和植物标本”。
在读书综艺节目中,阿来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熟悉。走在植物繁茂的海岛上,阿来非常轻松地说出这些长在热带的植物名字,比如黄蝉、鬼针草、蟛蜞菊、四照花等。
拿着聂鲁达的《诗歌总集》,阿来感慨,在岛屿读书最好的方式就是制造一个模仿人间的图书馆,一个跟城市有关系又有隔离的客观地理空间。
虽然阿来没有参与后来的节目,嘉宾依然会在聊天中不经意地提到他,比如在聊到海岛上植物叫什么名字的时候。当记者提到这个细节时,阿来笑言:“偶尔我们一起出去的时候,他们会问我植物的问题。”
北京大学文学讲习所教授、北京作家协会主席、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李洱聊起阿来的一段往事:“多年前曾和阿来一起去伦敦的海德公园游览,整个过程中他一直在用单反相机拍各种植物,反复对焦、反复研究,感觉他每走两步就好像在安第斯山脉走了100米,在不断打开一个又一个世界。当然,也耽误了我们很长时间,因为一直在等他。”
评论家李敬泽也称赞阿来是一个博物学家,他对自然充满了热爱和敬佩,“有一种凝视和珍惜”。
无论是四姑娘山的秋景、米仓山的云海,还是稻城亚丁的岩石,在阿来的笔下,都不仅是自然风光,更是探讨人与自然、人与自己的关系基点。
《去有风的旷野》中,读者能感觉到,阿来选择把心交给旷野,去深入每一片土地,去探险,去“解锁”奇遇。“一个小时走5公里和一个小时飞720公里,看到的东西是截然不同的。”“大自然有时候能给人提供一种慰藉,所以我总是要抽时间从河谷地带的人间社会出去,经过人间,最后到没有人间的自然中去,那是自然界的生生不息,它的美丽会给你安慰。”
阿来对记者说,山川、河流是地理的“骨架”,这上头生活着不同族群的人,而他的观察和写作是想体现“文化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交相辉映”。他笑言,在作家群体中,自己在研究生物多样性这方面“还可以”。
除了掌握丰富的植物学知识,户外技能也必不可少。阿来提到,河流的上游地区大部分都是无人地带,要徒步、露营等,“需要一点野外生存的能力”。
人人都是岛屿,有些时候需要打开自己
作家莫言曾评价阿来:“如果世界文学是一个百花园的话,那阿来的创作是这个百花园当中具有特色的、引人注目的一朵。”
李洱认为,正是因为不断地行走,才让以阿来为代表的一类作家,对这个世界永远保持着旺盛的好奇心,也让他们的创作题材越来越丰富。
2024年,阿来没停下脚步。他向记者透露,那些值得分享的故事,读者都会在书里看到——“我经常走得很多,因为几乎很难停下来。我写作读书,很多时候都是在路上发生的”。
阿来说,行走是中国文学界的传统,走出去才能看到更多风景。
他从十几岁就开始到处行走。“我们一起出发,一直走到山西,回来感觉很好,既强健身体,又开阔眼界。第二年又去山东、安徽、江苏,一直到浙江……这一走两年,什么都不管,就是为了走,为了在路上看看不同的风景。所以我也算是个行动派吧!”
他提到自己小说写到的所有场景,一定是真实看到过的。“我从来没有自己构想过。写吃什么饭?穿什么衣服?有什么文化习俗?这些都是我在现实中看见的、考察得来的,所以我必须不停行走。”
“如果有一天我停止行走了,我就枯竭了。”
阿来会为了追寻文学的目的地而行走。年轻时,最让他“把自己打开”的阅读时刻,是读到美国诗人惠特曼的《草叶集》。他读了几十遍,有机会就想去走走,看惠特曼去过的地方。
除此之外,阿来一门心思要去聂鲁达走过的地方。
智利某大学曾经请阿来去教学,他制订了20天旅行计划,思路是拿着一本聂鲁达的诗集,在诗集中勾出这些地名。“我要去这些地方,为什么?因为诗人写到了。许多国家我没有去过,是因为没有读过他们作家的书。”
《我在岛屿读书3》中,中国和希腊两种文明“粒子对撞”,东西方文明的相交相融得到了更多具象化的表达。
在阿来看来,五大洋其实正好把大陆分成了一个又一个独立的“岛屿”,这些岛屿被语言、种族隔绝开来,文化却用一种互通的力量,让它们紧密相连。“文化各自具有独特性,但文明就是全人类共享的成果。所以我们喜欢希腊,喜欢希腊的那片海,也是对那样一种文明发端的憧憬。”
阿来对记者说,人人都是一个岛屿,有些时候需要“打开”自己,和别人沟通。“尤其写作的人,应该具有‘随时变成一座孤岛’的能力,但是我们随时也可以影响另一座岛屿。”
文学家要对世界表现最大的诚意
在2024年尾声,辞旧迎新的时间节点,阿来回答了一些“热点”话题,比如文学出海。“文学出海是润物无声的,不要操之过急,这是自然发生的。”他认为,当文学自身的品质、自身的气象都达到较高水准时,自然而然就会吸引海外读者去阅读;如果没有达到相当的水准,“强塞”给别人也达不到理想的传播效果。
阿来觉得,在国内反响很好的文学作品,翻译到海外,外国读者自然也能产生兴趣,去主动阅读。海外和国内的文化市场存在一些共同的特性。
近两年,读者也会看到阿来出现在当下流行的短视频平台、直播间里,比如在“阿来书房”做线上直播课。
阿来说,他并不排斥这些新媒体传播方式,但自己也不会过问、操心。传播的事情,就交给专门的团队去负责。
2024年,人们热衷于讨论人工智能给各行各业带来的改变。AI会对文艺创作带来怎样的影响?
阿来很直率地表示,操心讨论“技术的更新迭代带来什么”没有必要,因为“该来的要来”。“对于AI,我们唯一需要担心的是它的进化会不会超出人的控制,除此之外没什么好说的。”
写完一本书就立马奔赴下一本书,一直是阿来的创作状态。他提到,写作是一个重新建构“健康的自己”的过程。
“人需要不断建设自己,变得更加宽广、丰富一点,也包括更加健康。这个健康不光是指身体,思想、情绪等其实都很重要。我们人是需要某种幸福感,是需要成就的,必须在不同的方向量力而行,做自己。”
在阿来心中,文学家要对世界表现最大的诚意。“希望这个世界好,希望这个世界美。”
本文链接:阿来:写作读书,都在行走的路上http://www.llsum.com/show-6-12912-0.html
声明: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