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的叙事中,情感往往是容易被忽视的元素,而事实上,那些具体而微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不仅塑造着个人命运,也深刻影响着历史进程。
尽管历史学家很早就开始探讨历史人物的感受,但直到最近二十年,他们才找到系统化处理这一话题的方式,即情感史的研究。
在《什么是情感史?》中,我们可以发现,情感史已然成为当代史学研究的一个新方向。它颠覆了许多传统的史学观念,带来更多反思。
在历史和生活中
情感无处不在
读书周刊:您如何定义“情感”这一概念?情感与情绪的区别是什么?
王晴佳(《什么是情感史?》作者、美国罗文大学历史系教授):情感指的是人的一种精神状态,同时表现在神经和生理两个层面,也即与人内在的精神活动相关,但又在身体的层面有所反映,因此也与生理活动相关。
学术界其实对情感尚无一个共识,所以也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但在近代历史的语境中,情感与理性形成一种相对对立的关系,情感指的是人对外在世界的刺激所做出的相对自发的反应。更具体一点来说,有人开车会“路怒”,就是情感剧烈波动的一个表现,而如果随着这种波动采取某种“报复”的行为,往往会两败俱伤,甚至要承担法律责任。如果当事人事后理性地分析考量,会发现一时冲动的行为根本不值得。
由此我们也可以尝试回答一下“情感”与“情绪”的差别。英文的情感是emotion,而另一个词affect也是指情感,但更多牵涉生理的层面,我会将之理解为“情绪”,现在也有不少人采用“情动”来翻译。用上面的例子来说,被人突然超车会引发情感的波动,但每个人的情绪表现会有不同,有的人也许就表现为一种轻度的惊吓,心跳有所加快,旁边的人都不一定会察觉,而另外一些人则可能会咒骂对方,甚至在肢体上有更多“闹情绪”或“情动”的表现。总而言之,有些事会激起某种情感,但是否一定表现为情绪,则因人而异。
读书周刊:人的情感及其表达与所处的社会和文化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情感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王晴佳:当代研究情感史的专家们指出,在我们所知的所有社会运动中,愤怒这一情感几乎一定参与其中。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有多次规模巨大的社会运动,如“五四运动”有火烧赵家楼的行为,那就是学生愤怒的表现,之后的“五卅运动”和“一二·九运动”等,也是如此。当然,社会运动中的情感因素,远不是愤怒可以概括,还有如痛恨、悲伤等情感参与其内。问题是,我们可以看到这一点,但如何加以研究并指出其作用(推波助澜抑或败事有余),则并不容易,需要在已有史料的基础上,做出言之成理的解读。但愤怒在社会运动中表现出来的普遍性,就已经从一个侧面指出了情感史研究的潜力。
读书周刊:其实,情感在历史和生活中无处不在。
王晴佳:的确如此,但表现形式则各各不同。当代社会的情感表现有其特色。比如以婚恋这一普通的情感来说,在近代以前的社会中,许多人走向婚姻,并不基于情感,而是一种理性的考量,比如门当户对、家族联姻等。近一个世纪以来,谈恋爱已经成为许多人走向婚姻、组织家庭的前提,中国也不例外。但在当代社会文化中,谈恋爱这一情感表达的行为,似乎有将婚姻取而代之的趋向——不少年轻人或许愿意与异性交往,双方交流情感,甚至深深相爱,但却不以与对方结婚、组织家庭为终极目标。这是情感与婚姻渐渐走向分离的一个现象,在当代世界(包括中国)都有表现。
读书周刊:您进行的情感史的研究对理解当代社会有何帮助?
王晴佳:如果我们同意情感有其“历史性”,那么在历史变动比较剧烈的年代,其作用也更为显著。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经历了十分显著的变化,从一个相对贫穷的国家,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短短几十年的变化,在情感及其相关的层面表现颇为明显,比如情感语汇的变更和情感表达形式的变化等。一个当代人或许会觉得好笑的是,以前的人听到别人说他“胖了”,会引起一种欣喜、快乐的情感波动,但现在听到别人说自己“胖了”,则反而会引起担忧和不安,甚至觉得是一种讽刺或嘲笑。因此社会层面情感表述及其含义的变化,有助于展示中国社会在半个世纪中所经历的巨大变迁。
史家对情感的关注
可以说是源远流长
读书周刊:您刚刚提到了情感史研究的重要性,情感史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与传统历史学科相比,您认为它的最大价值和创新之处在哪里?
王晴佳:情感史的确是一个新兴的史学流派,但从更长远的视角考察,史家对情感的关注可以说是源远流长。我在《什么是情感史?》一书的“跋”里面,提到了司马迁对项羽情感的描述,就想说明情感的因素其实一直是受到关注的。这个道理很简单,就是人的行为无法与情感相分离。但有趣的是,近代以来的历史研究和书写却希望摆脱情感,比如要求史家能不偏不倚、波澜不惊地叙述历史的演变,这是十九世纪历史学逐渐走向职业化的一个结果。
当然,从现在的角度回视,这一做法已经成了一个“传统”,而情感史研究在近年的突起,便是希望历史学能走出这一“传统”,让它更为全面地展现人的活动及其与外界的各种互动。如果这表现为一种“回归”,也只是一种表面的现象,因为情感史研究的兴起,是最近三十年许多学科领域进展的相关产物。
读书周刊:情感史研究的兴起,为什么本身就是跨学科交流的结果?
王晴佳:与其他相关学科相比,历史学往往在更新观念和手段上比较滞后。情感史研究的兴起也是一例,因为情感研究已经在其他领域蓬勃兴起,特别是社会学、人类学以及心理学、神经医学、药理学等。从情感史研究的发展历史来看,它的兴起可以说是被这些其他学科的进展带动起来的。但是,情感史的研究又对上述其他学科的研究做出了独特的贡献,那就是突出了情感的“历史性”。我们知道,研究历史需要同时考察时间和空间,这就是“历史性”的表现。人类社会的演变过程中形成了某些道德标准,这些标准受制于时空,同时又影响了甚至主导了人的情感表现。
读书周刊:德国柏林自由大学的罗伯·巴迪斯认为,情感史研究的开展能有助道德考量重归历史学的领域,使后者展现一个新的发展前景。情感史与道德是怎样的关系?
王晴佳:近代史学要求史家冷静客观地写作,其目的是避免道德和政治等个人偏见。譬如被誉为近代科学史学之父的德国史家兰克,就在其成名作的序言中明确说明,他不想使他的写作为政治说教或道德训诲服务,而只想如实直书。现在许多研究兰克史学的研究者指出,其实兰克“如实直书”的期待,也表现为一种道德关怀。但无论如何,兰克本人或许是想摆脱道德史学的传统的,他的追随者也赞同他的立场,因此兰克史学影响深远,但批评者也不少。巴迪斯指出情感史研究的兴起,挑战了兰克史学抑或近代史学的传统,有其道理。我们还可以用上面提到的人的基本情感——喜怒哀乐——谈起。一个人会产生欢喜的精神状态,往往是其言行受到了外界的肯定而激起的,也即是一种被视作是“好”的言行所致。但“好”与“坏”本身就是一种道德的判断,并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有所变化。同样,一个人产生愤怒的情绪,则又常常是觉得自己受到了“不公”的待遇而引发的,但“公”与“不公”,又是社会道德的表现。还有,今天的许多人,看到纳粹德国屠杀犹太人的场景,会感到悲哀。但这一悲哀情感的产生,与我们的成长经历有关,而在当时,不少德国人并没有这样的悲哀,而是站在了赞同纳粹主义的立场上。情感史的研究关注人的情感变化及其原因,必然会让人重新审视史学与道德之间的密切关联。当然,批判反思兰克提倡的客观史学,并不是从情感史研究的兴起开始的,而是早在一百年前便已出现,二战之后更为全面和深入。情感史研究与之形成了一种相反又相成的关系,一方面延续了这一反思,另一方面又强化了其批判力度。
看到行为的另一面
天地同样广阔无垠
读书周刊:您最早为什么选择情感史这个领域进行研究和写作?
王晴佳:现在回顾起来,我的学术生涯主要围绕考察历史学这一学科的传承、变化并分析其原因,因此关注情感史这一日渐兴旺的流派,对我而言可以说是一种责无旁贷的必然。屈指算来,我关注乃至采取情感史的研究方法从事研究,也有近十年了。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我考察情感史研究的兴起及其特征,看到了其价值和对史学进一步发展的贡献。如果读者同意我前面所说的情感与理性的两重关系,也同意我说人的行为会有情感的因素,那么研究情感史可以说是为历史研究打开了一个新的窗户,其意义不亚于近年兴起的妇女史的研究。妇女史的研究让我们关注长期以来被忽视的世界上近一半的人口,那么情感史的研究则让我们看到人的行为的另一面,天地同样广阔无垠。
我从事情感史研究的另一个原因是,我向来喜欢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也即不仅在理论的层面探讨史学发展新潮的产生,而且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亲身致力于从事相关的研究。我在2010年出版的《新史学讲演录》中提到了新文化史的研究,之后我将之付诸实践,写作了《筷子:饮食与文化》一书。同样,我在近年致力于提倡情感史研究的必要性,所以也将之付诸实践。对顾颉刚这位近代史家,从情感的角度从事研究,希望能展现他学术人生的不同视角。顺便说一下,我虽然生长在上海,但因为父母和祖父母都是苏州人,我幼时又常在苏州,所以顾颉刚可以说是我的一个乡贤前辈,将他作为研究对象,也有明显的情感因素在内。当然,研究顾颉刚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他不但留下了大量的文字,而且这些文字还被印成铅字出版了,为我的研究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读书周刊:您在研究过程中遇到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王晴佳:情感史的研究,的确充满挑战,但我个人认为,这是其优点,不是缺点,因为如果没有挑战,那么其学科的发展也会平淡无奇。情感史研究的最大挑战是,如何描述和理解过去人的情感。有人会说,我对周围许多人的情感都不一定能了解和理解,何况已经逝去的人呢?还有,要想了解历史上的情感,还需要有相关的史料。从现有的史料保存来看,特别是官方的档案中,涉及情感的资料相对较少,因此给情感的研究带来了一些困难。但如果我们突破传统的观念,用更开放的态度看待史料,就可以发现包含情感的史料,其实并不少。一个例子就是前人留下的日记、书信等自述类的作品,譬如顾颉刚的日记;另一个例子是一些道德规训的书籍,比如《颜氏家训》《曾国藩家训》等,这些作品往往以管理人的情感为目的,但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历史上情感的不同表现。
读书周刊:“非理性、多变、主观和不可言说”是否让情感史的研究更加困难?
王晴佳:如上所说,困难往往会增加研究的兴趣浓度。具体而言,情感史的研究,需要从业者更加深入地分析,就已有的、仅存的史料,做出有说服力的解读。这事看起来困难,但又可以是一个让人激动的尝试,因为这一解读常常是你自己研磨出来的东西,并不是跟从别人的结果。事实上,在我看来,所有的史料都不确定,都需要分析和解读。譬如一个思想家自己承认,他的研究受到了某人的启发,你就可以相信吗?并不如此。当然,你可以在写作中言之凿凿地说,这是他亲口所说,并引用这一资料,但其实我们许多历史研究的从业者,并不如此天真,他们对这一貌似“确定”的史料,会通过参考其他的史料加以旁证,甚至会根据自己的分析,不轻易相信那个思想家本人的“招认”,认为他只是虚晃一枪、故弄玄虚乃至记忆有误等。所以,情感史的研究,或许要处理和采用一些不太“硬邦邦”的史料,但其实其研究与其他研究有类似的地方,并不完全格格不入。
读书周刊:我们以为的历史文献都是“硬邦邦”的,似乎并不认为其中会有情感的表达。
王晴佳:就我看来,情感的表达,有隐晦的时候,比如一个人爱恋某个人,甚至在其日记中,都不会明确表示,所以我们有暗恋这个词。但其实也不尽然,譬如顾颉刚和吴宓这两位学术兴趣迥异的近代学人,对自己所爱之人,都在日记中有相当明确的记载。他们的直白,或许还会让今天的读者脸红。其他的情感如嫉恨、悔恨、悲痛等,其表现也因人而异,有时明确、有时隐晦。但我觉得有意思的地方是,这些时而隐晦、时而明显的表现,正好为我们研究情感的“历史性”和“社会性”提供了很好的素材,同时也让我们对自己的研究对象有了更丰厚的认识。总之,历史研究需要史家对史料的解读,研究情感史也不例外。
虽然交流形式有了巨变
但情感仍然参与其间
读书周刊:情感史研究不但主张运用社会科学的方法,而且提倡与自然科学结合,其开创的领域和尝试的方法,也就是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结合,是否也标示了历史学未来的发展走向?
王晴佳:是的,不仅是情感史,而且还有神经史、身体史、环境史等新兴流派的兴起,都指向了历史学将来的发展方向,那就是不但与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结合,而且也与自然科学结合。不过这一演进过程还比较遥远,或者说任重道远,因为现在的人才培养,大致上还没意识到这一点。许多历史学科选拔新进人员,还希望候选人从头到尾都是历史系出身的,对来自其他系科的人士,有一种信不过的态度。我个人以为是不应该的,因为以我的观察所见,历史学的许多重大变革,均与学科之间的交叉互动相关。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近代史学的科学化,便是受到了科学主义的激励,而科学主义的渊源,并不来自历史学,而是来自以天文学、物理学和数学为主干所构成的科学革命。
以情感史研究的发展来看,神经医学对比如抑郁症的关注和相应药物的开发亦是一个渊源,其表现是促使史家看到情感不仅有其普遍性,而且其生成和变化都有“历史性”,从而对情感研究提供了一个历史观察的角度,同时也引发了情感史研究的兴起。
读书周刊:在情感史的研究中,还有哪些尚未被充分探讨的领域,或者说还有哪些地方可以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王晴佳:我觉得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历史研究从业者对情感研究的认同,不少人仍然对之抱持怀疑、观望的态度。不过有趣的是,这种怀疑和观望,背后也有情感的因素,比如不安、疑虑等。而如果这类反应出自某种守成的心理,其中也有情感的因素,那就是对自己熟悉事物的安适感和满足感,不愿轻易放弃。
另一个方面,情感史研究领域本身具有巨大的潜力。我个人的感觉是,情感史研究之所以这么兴盛,有点像是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就是因为可以研究的对象太多了。我们都知道人性、人心的复杂,而情感研究是切入、贴近这一复杂性的一条途径。比如人的情感,究竟是神经层面的、身体层面的还是两者兼有?情感也即所谓性格的产生,究竟是先天的、后天的还是两者兼有?当然一个更重要的问题是,情感与理性的关系,究竟是对立的还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都是情感史研究面临的挑战。不过,尽管充满挑战,尚无法形成共识,但情感史研究在最近几十年的进展,已经让人看到走出二元思维的必要,不再受制于精神与物质、主观与客观、大脑与身体、情感与理性、男人与女人、西方与东方之间的绝对区隔,而是看到两者之间的密不可分。这一趋向已经在情感史研究的新兴领域中有所体现,比如从文化比较的角度、从交织性的角度和从身体的角度研究情感,等等。
读书周刊:情感史研究在国外已经比较成熟了,那么在国内的历史研究中,是否也有一种“情感转向”?
王晴佳:就我个人的感受而言,情感史已经在年轻学者中间引起了不小的关注。但作为一个新兴的史学流派,其长足成长需要一个宽松、容纳的氛围,我对之十分期待。但同时要强调的是,情感史只是代表了当代史学的一个走向,并不是其发展的全部;史学的健康发展,需以其多元化的走向为前提。
读书周刊:您如何看待现代科技(如社交媒体)对人际关系和情感的影响?在未来,情感的表达和体验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王晴佳:手机的普及以及微信等社交软件的普遍运用,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这是显而易见的现象。但在我看来,这一变化虽然明显,却并不改变人对情感的需求抑或情感在人的生活中的作用。比如以前朋友或恋人之间的交流,基本通过信件,寄出邮件和等待回信,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其间杂有焦虑、期待、不安等情感,而一旦收到回信,取决于其内容,又会产生欣喜或不悦的情感。现在通过社交软件交流,很多人可以随时找到对方,煲电话粥,对收到的短信也可以秒回,由此无法想象和共情上述的情感。不过,虽然交流形式有了巨变,但情感仍然参与其间。比如当代人在发出微信之后,对方没有回,也一样会产生焦虑、不安乃至不悦的情感,但其原因则有着明显的不同。这些不同,同样展现了情感的历史性,也即其在时空中的变化,从而有助于揭示当代社会的变迁。最后要说的是,科技发展与情感之间的关系,也是情感史研究的一个新兴领域,同时亦反映和印证了当代史学与自然科学联手的总体趋向。
在历史的叙事中,情感往往是容易被忽视的元素,而事实上,那些具体而微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不仅塑造着个人命运,也深刻影响着历史进程。
尽管历史学家很早就开始探讨历史人物的感受,但直到最近二十年,他们才找到系统化处理这一话题的方式,即情感史的研究。
在《什么是情感史?》中,我们可以发现,情感史已然成为当代史学研究的一个新方向。它颠覆了许多传统的史学观念,带来更多反思。
在历史和生活中
情感无处不在
读书周刊:您如何定义“情感”这一概念?情感与情绪的区别是什么?
王晴佳(《什么是情感史?》作者、美国罗文大学历史系教授):情感指的是人的一种精神状态,同时表现在神经和生理两个层面,也即与人内在的精神活动相关,但又在身体的层面有所反映,因此也与生理活动相关。
学术界其实对情感尚无一个共识,所以也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但在近代历史的语境中,情感与理性形成一种相对对立的关系,情感指的是人对外在世界的刺激所做出的相对自发的反应。更具体一点来说,有人开车会“路怒”,就是情感剧烈波动的一个表现,而如果随着这种波动采取某种“报复”的行为,往往会两败俱伤,甚至要承担法律责任。如果当事人事后理性地分析考量,会发现一时冲动的行为根本不值得。
由此我们也可以尝试回答一下“情感”与“情绪”的差别。英文的情感是emotion,而另一个词affect也是指情感,但更多牵涉生理的层面,我会将之理解为“情绪”,现在也有不少人采用“情动”来翻译。用上面的例子来说,被人突然超车会引发情感的波动,但每个人的情绪表现会有不同,有的人也许就表现为一种轻度的惊吓,心跳有所加快,旁边的人都不一定会察觉,而另外一些人则可能会咒骂对方,甚至在肢体上有更多“闹情绪”或“情动”的表现。总而言之,有些事会激起某种情感,但是否一定表现为情绪,则因人而异。
读书周刊:人的情感及其表达与所处的社会和文化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情感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王晴佳:当代研究情感史的专家们指出,在我们所知的所有社会运动中,愤怒这一情感几乎一定参与其中。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有多次规模巨大的社会运动,如“五四运动”有火烧赵家楼的行为,那就是学生愤怒的表现,之后的“五卅运动”和“一二·九运动”等,也是如此。当然,社会运动中的情感因素,远不是愤怒可以概括,还有如痛恨、悲伤等情感参与其内。问题是,我们可以看到这一点,但如何加以研究并指出其作用(推波助澜抑或败事有余),则并不容易,需要在已有史料的基础上,做出言之成理的解读。但愤怒在社会运动中表现出来的普遍性,就已经从一个侧面指出了情感史研究的潜力。
读书周刊:其实,情感在历史和生活中无处不在。
王晴佳:的确如此,但表现形式则各各不同。当代社会的情感表现有其特色。比如以婚恋这一普通的情感来说,在近代以前的社会中,许多人走向婚姻,并不基于情感,而是一种理性的考量,比如门当户对、家族联姻等。近一个世纪以来,谈恋爱已经成为许多人走向婚姻、组织家庭的前提,中国也不例外。但在当代社会文化中,谈恋爱这一情感表达的行为,似乎有将婚姻取而代之的趋向——不少年轻人或许愿意与异性交往,双方交流情感,甚至深深相爱,但却不以与对方结婚、组织家庭为终极目标。这是情感与婚姻渐渐走向分离的一个现象,在当代世界(包括中国)都有表现。
读书周刊:您进行的情感史的研究对理解当代社会有何帮助?
王晴佳:如果我们同意情感有其“历史性”,那么在历史变动比较剧烈的年代,其作用也更为显著。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经历了十分显著的变化,从一个相对贫穷的国家,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短短几十年的变化,在情感及其相关的层面表现颇为明显,比如情感语汇的变更和情感表达形式的变化等。一个当代人或许会觉得好笑的是,以前的人听到别人说他“胖了”,会引起一种欣喜、快乐的情感波动,但现在听到别人说自己“胖了”,则反而会引起担忧和不安,甚至觉得是一种讽刺或嘲笑。因此社会层面情感表述及其含义的变化,有助于展示中国社会在半个世纪中所经历的巨大变迁。
史家对情感的关注
可以说是源远流长
读书周刊:您刚刚提到了情感史研究的重要性,情感史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与传统历史学科相比,您认为它的最大价值和创新之处在哪里?
王晴佳:情感史的确是一个新兴的史学流派,但从更长远的视角考察,史家对情感的关注可以说是源远流长。我在《什么是情感史?》一书的“跋”里面,提到了司马迁对项羽情感的描述,就想说明情感的因素其实一直是受到关注的。这个道理很简单,就是人的行为无法与情感相分离。但有趣的是,近代以来的历史研究和书写却希望摆脱情感,比如要求史家能不偏不倚、波澜不惊地叙述历史的演变,这是十九世纪历史学逐渐走向职业化的一个结果。
当然,从现在的角度回视,这一做法已经成了一个“传统”,而情感史研究在近年的突起,便是希望历史学能走出这一“传统”,让它更为全面地展现人的活动及其与外界的各种互动。如果这表现为一种“回归”,也只是一种表面的现象,因为情感史研究的兴起,是最近三十年许多学科领域进展的相关产物。
读书周刊:情感史研究的兴起,为什么本身就是跨学科交流的结果?
王晴佳:与其他相关学科相比,历史学往往在更新观念和手段上比较滞后。情感史研究的兴起也是一例,因为情感研究已经在其他领域蓬勃兴起,特别是社会学、人类学以及心理学、神经医学、药理学等。从情感史研究的发展历史来看,它的兴起可以说是被这些其他学科的进展带动起来的。但是,情感史的研究又对上述其他学科的研究做出了独特的贡献,那就是突出了情感的“历史性”。我们知道,研究历史需要同时考察时间和空间,这就是“历史性”的表现。人类社会的演变过程中形成了某些道德标准,这些标准受制于时空,同时又影响了甚至主导了人的情感表现。
读书周刊:德国柏林自由大学的罗伯·巴迪斯认为,情感史研究的开展能有助道德考量重归历史学的领域,使后者展现一个新的发展前景。情感史与道德是怎样的关系?
王晴佳:近代史学要求史家冷静客观地写作,其目的是避免道德和政治等个人偏见。譬如被誉为近代科学史学之父的德国史家兰克,就在其成名作的序言中明确说明,他不想使他的写作为政治说教或道德训诲服务,而只想如实直书。现在许多研究兰克史学的研究者指出,其实兰克“如实直书”的期待,也表现为一种道德关怀。但无论如何,兰克本人或许是想摆脱道德史学的传统的,他的追随者也赞同他的立场,因此兰克史学影响深远,但批评者也不少。巴迪斯指出情感史研究的兴起,挑战了兰克史学抑或近代史学的传统,有其道理。我们还可以用上面提到的人的基本情感——喜怒哀乐——谈起。一个人会产生欢喜的精神状态,往往是其言行受到了外界的肯定而激起的,也即是一种被视作是“好”的言行所致。但“好”与“坏”本身就是一种道德的判断,并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有所变化。同样,一个人产生愤怒的情绪,则又常常是觉得自己受到了“不公”的待遇而引发的,但“公”与“不公”,又是社会道德的表现。还有,今天的许多人,看到纳粹德国屠杀犹太人的场景,会感到悲哀。但这一悲哀情感的产生,与我们的成长经历有关,而在当时,不少德国人并没有这样的悲哀,而是站在了赞同纳粹主义的立场上。情感史的研究关注人的情感变化及其原因,必然会让人重新审视史学与道德之间的密切关联。当然,批判反思兰克提倡的客观史学,并不是从情感史研究的兴起开始的,而是早在一百年前便已出现,二战之后更为全面和深入。情感史研究与之形成了一种相反又相成的关系,一方面延续了这一反思,另一方面又强化了其批判力度。
看到行为的另一面
天地同样广阔无垠
读书周刊:您最早为什么选择情感史这个领域进行研究和写作?
王晴佳:现在回顾起来,我的学术生涯主要围绕考察历史学这一学科的传承、变化并分析其原因,因此关注情感史这一日渐兴旺的流派,对我而言可以说是一种责无旁贷的必然。屈指算来,我关注乃至采取情感史的研究方法从事研究,也有近十年了。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我考察情感史研究的兴起及其特征,看到了其价值和对史学进一步发展的贡献。如果读者同意我前面所说的情感与理性的两重关系,也同意我说人的行为会有情感的因素,那么研究情感史可以说是为历史研究打开了一个新的窗户,其意义不亚于近年兴起的妇女史的研究。妇女史的研究让我们关注长期以来被忽视的世界上近一半的人口,那么情感史的研究则让我们看到人的行为的另一面,天地同样广阔无垠。
我从事情感史研究的另一个原因是,我向来喜欢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也即不仅在理论的层面探讨史学发展新潮的产生,而且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亲身致力于从事相关的研究。我在2010年出版的《新史学讲演录》中提到了新文化史的研究,之后我将之付诸实践,写作了《筷子:饮食与文化》一书。同样,我在近年致力于提倡情感史研究的必要性,所以也将之付诸实践。对顾颉刚这位近代史家,从情感的角度从事研究,希望能展现他学术人生的不同视角。顺便说一下,我虽然生长在上海,但因为父母和祖父母都是苏州人,我幼时又常在苏州,所以顾颉刚可以说是我的一个乡贤前辈,将他作为研究对象,也有明显的情感因素在内。当然,研究顾颉刚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他不但留下了大量的文字,而且这些文字还被印成铅字出版了,为我的研究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读书周刊:您在研究过程中遇到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王晴佳:情感史的研究,的确充满挑战,但我个人认为,这是其优点,不是缺点,因为如果没有挑战,那么其学科的发展也会平淡无奇。情感史研究的最大挑战是,如何描述和理解过去人的情感。有人会说,我对周围许多人的情感都不一定能了解和理解,何况已经逝去的人呢?还有,要想了解历史上的情感,还需要有相关的史料。从现有的史料保存来看,特别是官方的档案中,涉及情感的资料相对较少,因此给情感的研究带来了一些困难。但如果我们突破传统的观念,用更开放的态度看待史料,就可以发现包含情感的史料,其实并不少。一个例子就是前人留下的日记、书信等自述类的作品,譬如顾颉刚的日记;另一个例子是一些道德规训的书籍,比如《颜氏家训》《曾国藩家训》等,这些作品往往以管理人的情感为目的,但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历史上情感的不同表现。
读书周刊:“非理性、多变、主观和不可言说”是否让情感史的研究更加困难?
王晴佳:如上所说,困难往往会增加研究的兴趣浓度。具体而言,情感史的研究,需要从业者更加深入地分析,就已有的、仅存的史料,做出有说服力的解读。这事看起来困难,但又可以是一个让人激动的尝试,因为这一解读常常是你自己研磨出来的东西,并不是跟从别人的结果。事实上,在我看来,所有的史料都不确定,都需要分析和解读。譬如一个思想家自己承认,他的研究受到了某人的启发,你就可以相信吗?并不如此。当然,你可以在写作中言之凿凿地说,这是他亲口所说,并引用这一资料,但其实我们许多历史研究的从业者,并不如此天真,他们对这一貌似“确定”的史料,会通过参考其他的史料加以旁证,甚至会根据自己的分析,不轻易相信那个思想家本人的“招认”,认为他只是虚晃一枪、故弄玄虚乃至记忆有误等。所以,情感史的研究,或许要处理和采用一些不太“硬邦邦”的史料,但其实其研究与其他研究有类似的地方,并不完全格格不入。
读书周刊:我们以为的历史文献都是“硬邦邦”的,似乎并不认为其中会有情感的表达。
王晴佳:就我看来,情感的表达,有隐晦的时候,比如一个人爱恋某个人,甚至在其日记中,都不会明确表示,所以我们有暗恋这个词。但其实也不尽然,譬如顾颉刚和吴宓这两位学术兴趣迥异的近代学人,对自己所爱之人,都在日记中有相当明确的记载。他们的直白,或许还会让今天的读者脸红。其他的情感如嫉恨、悔恨、悲痛等,其表现也因人而异,有时明确、有时隐晦。但我觉得有意思的地方是,这些时而隐晦、时而明显的表现,正好为我们研究情感的“历史性”和“社会性”提供了很好的素材,同时也让我们对自己的研究对象有了更丰厚的认识。总之,历史研究需要史家对史料的解读,研究情感史也不例外。
虽然交流形式有了巨变
但情感仍然参与其间
读书周刊:情感史研究不但主张运用社会科学的方法,而且提倡与自然科学结合,其开创的领域和尝试的方法,也就是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结合,是否也标示了历史学未来的发展走向?
王晴佳:是的,不仅是情感史,而且还有神经史、身体史、环境史等新兴流派的兴起,都指向了历史学将来的发展方向,那就是不但与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结合,而且也与自然科学结合。不过这一演进过程还比较遥远,或者说任重道远,因为现在的人才培养,大致上还没意识到这一点。许多历史学科选拔新进人员,还希望候选人从头到尾都是历史系出身的,对来自其他系科的人士,有一种信不过的态度。我个人以为是不应该的,因为以我的观察所见,历史学的许多重大变革,均与学科之间的交叉互动相关。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近代史学的科学化,便是受到了科学主义的激励,而科学主义的渊源,并不来自历史学,而是来自以天文学、物理学和数学为主干所构成的科学革命。
以情感史研究的发展来看,神经医学对比如抑郁症的关注和相应药物的开发亦是一个渊源,其表现是促使史家看到情感不仅有其普遍性,而且其生成和变化都有“历史性”,从而对情感研究提供了一个历史观察的角度,同时也引发了情感史研究的兴起。
读书周刊:在情感史的研究中,还有哪些尚未被充分探讨的领域,或者说还有哪些地方可以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王晴佳:我觉得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历史研究从业者对情感研究的认同,不少人仍然对之抱持怀疑、观望的态度。不过有趣的是,这种怀疑和观望,背后也有情感的因素,比如不安、疑虑等。而如果这类反应出自某种守成的心理,其中也有情感的因素,那就是对自己熟悉事物的安适感和满足感,不愿轻易放弃。
另一个方面,情感史研究领域本身具有巨大的潜力。我个人的感觉是,情感史研究之所以这么兴盛,有点像是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就是因为可以研究的对象太多了。我们都知道人性、人心的复杂,而情感研究是切入、贴近这一复杂性的一条途径。比如人的情感,究竟是神经层面的、身体层面的还是两者兼有?情感也即所谓性格的产生,究竟是先天的、后天的还是两者兼有?当然一个更重要的问题是,情感与理性的关系,究竟是对立的还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都是情感史研究面临的挑战。不过,尽管充满挑战,尚无法形成共识,但情感史研究在最近几十年的进展,已经让人看到走出二元思维的必要,不再受制于精神与物质、主观与客观、大脑与身体、情感与理性、男人与女人、西方与东方之间的绝对区隔,而是看到两者之间的密不可分。这一趋向已经在情感史研究的新兴领域中有所体现,比如从文化比较的角度、从交织性的角度和从身体的角度研究情感,等等。
读书周刊:情感史研究在国外已经比较成熟了,那么在国内的历史研究中,是否也有一种“情感转向”?
王晴佳:就我个人的感受而言,情感史已经在年轻学者中间引起了不小的关注。但作为一个新兴的史学流派,其长足成长需要一个宽松、容纳的氛围,我对之十分期待。但同时要强调的是,情感史只是代表了当代史学的一个走向,并不是其发展的全部;史学的健康发展,需以其多元化的走向为前提。
读书周刊:您如何看待现代科技(如社交媒体)对人际关系和情感的影响?在未来,情感的表达和体验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王晴佳:手机的普及以及微信等社交软件的普遍运用,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这是显而易见的现象。但在我看来,这一变化虽然明显,却并不改变人对情感的需求抑或情感在人的生活中的作用。比如以前朋友或恋人之间的交流,基本通过信件,寄出邮件和等待回信,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其间杂有焦虑、期待、不安等情感,而一旦收到回信,取决于其内容,又会产生欣喜或不悦的情感。现在通过社交软件交流,很多人可以随时找到对方,煲电话粥,对收到的短信也可以秒回,由此无法想象和共情上述的情感。不过,虽然交流形式有了巨变,但情感仍然参与其间。比如当代人在发出微信之后,对方没有回,也一样会产生焦虑、不安乃至不悦的情感,但其原因则有着明显的不同。这些不同,同样展现了情感的历史性,也即其在时空中的变化,从而有助于揭示当代社会的变迁。最后要说的是,科技发展与情感之间的关系,也是情感史研究的一个新兴领域,同时亦反映和印证了当代史学与自然科学联手的总体趋向。
本文链接:被忽视的情感,参与改变了历史http://www.llsum.com/show-6-11758-0.html
声明: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上一篇: “古籍保护课程进校园”活动在京启动
下一篇: 小巷烟火升腾,我们这样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