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 日夜间
    随系统
    浅色
    深色
  • 主题色

“天上导”“地里察”“空中拍”……看关中平原麦田里的“立体智慧”

2025-03-14 17:11:03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社西安3月13日电 题:“天上导”“地里察”“空中拍”……看关中平原麦田里的“立体智慧”QoD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新华社记者刘彤QoD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2024年10月中旬播下的这茬小麦,在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阳光利民小麦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80后”柳路路和他种粮几十年的父亲看来,是他们记忆里“科技感”最足的一茬作物:从北斗导航系统“加持”下的自驾仪播种,到眼下农田智慧终端指挥下的水肥一体化浇灌,再到可预期的夏收时无人操作……按柳路路的话说:“现在的粮食生产,和以前完全不一样了!”QoD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惊蛰过后的关中平原,进入小麦返青的关键时刻。渭南市临渭区官道镇小什村的麦田里,处处都是绿油油的喜人之色。漫步田间,苗间距整齐划一、行间距一致、麦苗个头几乎一般高的情形,这和大家印象中麦田里麦苗高低不平、长势不一的景象,简直是天壤之别。QoD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伴随着北斗导航技术的成熟和在农业生产中的推广,去年秋播,柳路路开始了精准定位技术“加持”小麦播种的尝试。“北斗导航系统能精准定位农机具在麦田的作业范围、前行速度、行进轨迹。播种机在田间匀速运行,不仅避免了‘漏播漏种’,还确保了麦种埋深一致,这为小麦下种后出苗整齐打下了坚实基础。”柳路路说。QoD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我们做过测算,将每亩麦田‘边边角角’纳入耕作范围后,现在每播种100亩,会有效增加播种面积1亩,产量自然也就‘水涨船高’。更重要的是,每亩播种量从经验种粮时的35斤,下降到了如今精细种粮时的30斤。投入减少、产出增加,高科技‘加持’下的种粮新体验,谁不乐意?”QoD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QoD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图为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绿盛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石宇锋操作手机进行春灌。新华社记者 刘彤 摄QoD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科技感“拉满”的种粮新体验,也让渭南市临渭区绿盛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90后”石宇锋,坚定了多打粮、打好粮的信心。QoD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石宇锋说,今年他们合作社种植的麦田超3万亩。眼下,没有了往日春灌时来回奔波、大汗淋漓的紧张,石宇锋气定神闲间,凸显的是满满自信。QoD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在渭南市临渭区官邸镇庙王村的一块麦田,石宇锋在手机上简单地操作几下,田垄边的一台水肥一体化喷灌机就开始了“自主作业”。QoD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石宇锋说,与前些年春灌时田间地头人头攒动、奔波忙碌的场景不同,现在几百、上千亩的麦田,只要一个人,就能在手机上完成包括水肥配比、水量调整、出水时间的简单操作,粮食生产实现了省工省力。而这些,都离不开田间生产监测系统的支持。QoD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在位于麦田的西北角,记者看到,这个包括智能虫情监测灯、作物病害自动预警系统、小麦田间气候实时预报系统的集成“高参”,不仅能及时将麦田的风向、风速、降雨量、光照甚至田间二氧化碳浓度等关键指标实时传到石宇锋的手机终端,还向他提出了促进植物抗逆性应加施海藻类叶面肥等具体建议。无人机实时传回的田间情况,让他不用下田,就可了解麦田墒情、苗情、虫情、病情,粮食生产精准性大大提升。QoD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过去粗放式的生产方式,大水漫灌导致一亩地需水量在80立方米以上,现在只要10立方米;春季施肥,‘撒胡椒面’式的抛洒,一亩地不施30斤氮肥,根本不可能,现在根据农作物生长需要,只要两斤就够了。随着新科技成果在农业生产中发挥越来越明显的作用,让我坚定了粮食生产的信心。”他说。QoD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记者从渭南市临渭区农业农村局了解到,作为陕西重要粮食生产基地,2024年临渭区秋播小麦63.5万亩,由于播期土壤底墒充足,加之降水适期,今年苗情优于常年,随着气温回升,麦田春管已全面展开。QoD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新时代关中农村青年科学种田,“立体智慧”管理,孕育了夏粮稳产丰收的希望。QoD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新华社西安3月13日电 题:“天上导”“地里察”“空中拍”……看关中平原麦田里的“立体智慧”QoD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新华社记者刘彤QoD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2024年10月中旬播下的这茬小麦,在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阳光利民小麦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80后”柳路路和他种粮几十年的父亲看来,是他们记忆里“科技感”最足的一茬作物:从北斗导航系统“加持”下的自驾仪播种,到眼下农田智慧终端指挥下的水肥一体化浇灌,再到可预期的夏收时无人操作……按柳路路的话说:“现在的粮食生产,和以前完全不一样了!”QoD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惊蛰过后的关中平原,进入小麦返青的关键时刻。渭南市临渭区官道镇小什村的麦田里,处处都是绿油油的喜人之色。漫步田间,苗间距整齐划一、行间距一致、麦苗个头几乎一般高的情形,这和大家印象中麦田里麦苗高低不平、长势不一的景象,简直是天壤之别。QoD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伴随着北斗导航技术的成熟和在农业生产中的推广,去年秋播,柳路路开始了精准定位技术“加持”小麦播种的尝试。“北斗导航系统能精准定位农机具在麦田的作业范围、前行速度、行进轨迹。播种机在田间匀速运行,不仅避免了‘漏播漏种’,还确保了麦种埋深一致,这为小麦下种后出苗整齐打下了坚实基础。”柳路路说。QoD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我们做过测算,将每亩麦田‘边边角角’纳入耕作范围后,现在每播种100亩,会有效增加播种面积1亩,产量自然也就‘水涨船高’。更重要的是,每亩播种量从经验种粮时的35斤,下降到了如今精细种粮时的30斤。投入减少、产出增加,高科技‘加持’下的种粮新体验,谁不乐意?”QoD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QoD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图为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绿盛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石宇锋操作手机进行春灌。新华社记者 刘彤 摄QoD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科技感“拉满”的种粮新体验,也让渭南市临渭区绿盛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90后”石宇锋,坚定了多打粮、打好粮的信心。QoD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石宇锋说,今年他们合作社种植的麦田超3万亩。眼下,没有了往日春灌时来回奔波、大汗淋漓的紧张,石宇锋气定神闲间,凸显的是满满自信。QoD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在渭南市临渭区官邸镇庙王村的一块麦田,石宇锋在手机上简单地操作几下,田垄边的一台水肥一体化喷灌机就开始了“自主作业”。QoD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石宇锋说,与前些年春灌时田间地头人头攒动、奔波忙碌的场景不同,现在几百、上千亩的麦田,只要一个人,就能在手机上完成包括水肥配比、水量调整、出水时间的简单操作,粮食生产实现了省工省力。而这些,都离不开田间生产监测系统的支持。QoD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在位于麦田的西北角,记者看到,这个包括智能虫情监测灯、作物病害自动预警系统、小麦田间气候实时预报系统的集成“高参”,不仅能及时将麦田的风向、风速、降雨量、光照甚至田间二氧化碳浓度等关键指标实时传到石宇锋的手机终端,还向他提出了促进植物抗逆性应加施海藻类叶面肥等具体建议。无人机实时传回的田间情况,让他不用下田,就可了解麦田墒情、苗情、虫情、病情,粮食生产精准性大大提升。QoD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过去粗放式的生产方式,大水漫灌导致一亩地需水量在80立方米以上,现在只要10立方米;春季施肥,‘撒胡椒面’式的抛洒,一亩地不施30斤氮肥,根本不可能,现在根据农作物生长需要,只要两斤就够了。随着新科技成果在农业生产中发挥越来越明显的作用,让我坚定了粮食生产的信心。”他说。QoD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记者从渭南市临渭区农业农村局了解到,作为陕西重要粮食生产基地,2024年临渭区秋播小麦63.5万亩,由于播期土壤底墒充足,加之降水适期,今年苗情优于常年,随着气温回升,麦田春管已全面展开。QoD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新时代关中农村青年科学种田,“立体智慧”管理,孕育了夏粮稳产丰收的希望。QoD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本文链接:“天上导”“地里察”“空中拍”……看关中平原麦田里的“立体智慧”http://www.llsum.com/show-5-50110-0.html

声明: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上一篇: 拍案|当心!你收到的赠品、小样可能暗藏猫腻

下一篇: 福建连江迎来鲍鱼投苗季

热门资讯

  • 西安碑林博物馆14日起局部开放 门票不分淡旺季每人次10元

      西安碑林博物馆14日起局部开放 门票不分淡旺季每人次10元  中新网西安1月12日电(记者 阿琳娜)记者11日从西安碑林博物馆获悉,该馆自1月10日起采用低票价运行模式,并于1

  • 四协会倡议酒店等不再主动提供一次性塑料用品

      中新经纬1月12日电 中国饭店协会、中国旅游饭店业协会、中国循环经济协会、中国消费者协会12日联合发文,倡议住宿业减少一次性塑料用品使用。  倡议称:一、深刻认识住宿

  • 独家:创始人朋友圈说“为什么周六要休息”?三七互娱回应

      中新经纬1月11日电 (常涛)近日,一张三七互娱创始人、董事长李逸飞的朋友圈截图被热传。李逸飞在评论一篇文章时提到,“我们的父辈都是周六工作,为什么到我们就周六要休息,人

  • 国家开发银行原副行长王用生被决定逮捕

      中新经纬1月11日电 据高检网11日消息,国家开发银行原党委委员、副行长王用生涉嫌受贿一案,由国家监察委员会调查终结,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日前,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指定管辖

  • 外媒:苹果因垄断将被罚逾5亿美元

      中新经纬2月19日电 据《华尔街日报》中文网19日报道,欧洲监管机构将对苹果公司(Apple Inc., AAPL)处以超过5亿美元的罚款,理由是这家科技巨头不公平的阻碍了其他音乐流媒

  • 春节档缘何爆发“撤档潮”

      春节档缘何爆发“撤档潮”  2024年春节档以80亿总票房打破多个纪录,迎来开门红。而8部影片有4部官宣“退档”,也为这个春节档带来了“史上罕见”的标签。一时全网哗然,#

  • 春节假期中国民航运输旅客创历史新高

      春节假期中国民航运输旅客创历史新高  中新社北京2月18日电 (记者 刘文文)记者18日从中国民航局获悉,2024年春节假期(2月10日―2月17日)民航市场平稳有序运行,全国民航

  • 花式玩法点亮中国春节旅游市场

      (经济观察)花式玩法点亮中国春节旅游市场  中新社北京2月18日电 题:花式玩法点亮中国春节旅游市场  中新社记者 刘文文  餐厅爆满、景区门票售罄、热门酒店“一房

  • 傅园慧包车遭遇临时加价 涉事司机被罚款3万元

      傅园慧包车遭遇临时加价 涉事司机被罚款3万元  中新网2月17日电 17日,游泳世界冠军傅园慧通过社交平台发布求助帖称,她在吉林长白山包车出行时遭遇勒索,询问网友是否需要

  • 【光明论坛】让“新”字更突出、更鲜明

    作者:王成(广西师范大学副教授、广西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区域实践研究中心研究员)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

  • “奥德修斯”着陆!时隔50多年美国航天器首次登月

      “奥德修斯”着陆!时隔50多年美国航天器首次登月  中新网2月23日电 综合美媒报道,当地时间22日,美国“直觉机器”公司研发的月球着陆器“奥德修斯”在月球着陆。  美国

  • 追加补贴 美国打响全球半导体“军备竞赛”

      追加补贴 美国打响全球半导体“军备竞赛”    当地时间2月21日,美国芯片巨头英特尔在加州圣荷西举办首次晶圆代工活动。美国商务部长吉娜・雷蒙多在活动上表示,如果美

推荐资讯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