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 日夜间
    随系统
    浅色
    深色
  • 主题色

教育部免费开放阳光志愿服务系统

2024-06-19 08:30:58 来源: 北京青年报

高考结束后,志愿填报成为考生和家长最关心的话题。为进一步加强对考生的志愿填报服务,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面向高考生今年首次开放“阳光志愿”信息服务系统,基于招生、就业、调查、测评等大数据并结合深度专业和职业解读,提供志愿推荐、专业介绍、心理测评、就业去向及前景查询等服务,且服务均免费。考生和家长可在教育部官方公众号“微言教育”扫码进入“阳光志愿”系统。教育部也提醒考生和家长谨防四类有偿“志愿填报指导服务”陷阱。mGQ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平台提供个性化志愿参考建议mGQ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阳光志愿”信息服务系统集合了权威、详尽的专业库、院校库、就业前景情况等数据,为填报志愿提供多元参考信息,帮助考生“选大学,选专业”。教育部邀请国内权威心理专家研发了相关职业测评工具,从兴趣、价值观、人格、学科倾向综合四维度,帮助考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专业和职业倾向。依据往年录取情况,系统还能根据考生高考成绩(位次),按照“冲稳保”的填报原则,结合心理测评结果,个性化生成志愿参考建议,并展示录取情况、专业满意度、就业去向等全方位数据。mGQ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各地高考成绩发布前后,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将举办“2024年全国高考志愿云咨询周”活动,组织2000多所招生高校在线为考生、家长提供准确权威、周到细致的志愿填报咨询服务。各地还将遴选一批考试招生机构业务能手、招办主任、骨干教师等组建本地志愿填报指导专家队伍,通过公开课、网络直播、短视频等方式对投档录取办法、志愿填报流程方法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权威解读和广泛宣讲。mGQ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志愿填报指导服务变“生意”mGQ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近年来社会上出现有偿志愿填报指导服务,有的收费高昂,逐步发展成一门“生意”。但是高昂的收费没有都带来优质的服务、准确的指导,一些考生和家长因此受骗上当。近日一位2023年的高考生家长就在微博上分享了自己去年的经历。据他说,他最初是被一个微信公众号的宣传语“考得好,不如报得好”吸引住的。“家里没人上过大学,我们和孩子都对应该选什么大学、什么专业没细想过。据儿子的班主任说,他的高考成绩位于本市一所大学往年录取线的‘门槛’上,让我们好好考虑,或者咨询学校。我们也不知道上哪去咨询学校,所以看到这个号称‘志愿填报专家’的公众号就动心了。”在与“专家”通过一次电话后,他缴纳了6600元的“一对一专家指导费”,对方承诺保证被上述大学第一志愿录取,否则退款。最终孩子的确踩着“门槛”被这所大学录取了,但落到了该校分数线最低的一个冷门专业,孩子对这个专业完全没有兴趣也看不到前途,入学后学习信心大受打击。mGQ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后来他们才明白,“专家”所谓的保证被录取,诀窍就是在报志愿时“服从调剂”。事实上,即使没有交钱接受这个“专家”的指导,他们自己选择“服从调剂”也会被录取;或者不选择“服从调剂”,可以另择一所大学感兴趣的专业,如今悔之晚矣。mGQ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四类收费“指导”陷阱要小心mGQ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教育部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谨慎对待市面上的志愿填报指导服务,切勿轻信“高价”指导咨询,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和志愿填报风险。常见的“高价志愿辅导”陷阱有四类:mGQ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一是一些机构或个人宣称拥有所谓的“内部大数据”,能确保考生进入心仪的专业,其实这些数据并不准确,甚至存在误导性;mGQ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二是一些机构打出“高考志愿规划师”“权威专家团队”等旗号,以此增加权威性骗取考生和家长的信任,实际上他们并无相关资质和经验,有的甚至是临时招募的社会人员,按照总部提供的“台词”提供辅导,导致家长不仅花了冤枉钱,还可能报错志愿;mGQ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三是一些机构利用考生和家长的焦虑心理收取高昂费用,服务内容“看人下菜”,存在价格欺诈的嫌疑;mGQ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四是一些机构过度强调某些专业的就业前景,制造“热门专业”的假象,甚至发布所谓的“专业排名”,以此来吸引考生购买服务,背后真实目的还是兜售课程、贩卖咨询服务,导致一些考生误入自己不喜欢、不适合的专业。mGQ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高考结束后,志愿填报成为考生和家长最关心的话题。为进一步加强对考生的志愿填报服务,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面向高考生今年首次开放“阳光志愿”信息服务系统,基于招生、就业、调查、测评等大数据并结合深度专业和职业解读,提供志愿推荐、专业介绍、心理测评、就业去向及前景查询等服务,且服务均免费。考生和家长可在教育部官方公众号“微言教育”扫码进入“阳光志愿”系统。教育部也提醒考生和家长谨防四类有偿“志愿填报指导服务”陷阱。mGQ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平台提供个性化志愿参考建议mGQ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阳光志愿”信息服务系统集合了权威、详尽的专业库、院校库、就业前景情况等数据,为填报志愿提供多元参考信息,帮助考生“选大学,选专业”。教育部邀请国内权威心理专家研发了相关职业测评工具,从兴趣、价值观、人格、学科倾向综合四维度,帮助考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专业和职业倾向。依据往年录取情况,系统还能根据考生高考成绩(位次),按照“冲稳保”的填报原则,结合心理测评结果,个性化生成志愿参考建议,并展示录取情况、专业满意度、就业去向等全方位数据。mGQ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各地高考成绩发布前后,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将举办“2024年全国高考志愿云咨询周”活动,组织2000多所招生高校在线为考生、家长提供准确权威、周到细致的志愿填报咨询服务。各地还将遴选一批考试招生机构业务能手、招办主任、骨干教师等组建本地志愿填报指导专家队伍,通过公开课、网络直播、短视频等方式对投档录取办法、志愿填报流程方法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权威解读和广泛宣讲。mGQ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志愿填报指导服务变“生意”mGQ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近年来社会上出现有偿志愿填报指导服务,有的收费高昂,逐步发展成一门“生意”。但是高昂的收费没有都带来优质的服务、准确的指导,一些考生和家长因此受骗上当。近日一位2023年的高考生家长就在微博上分享了自己去年的经历。据他说,他最初是被一个微信公众号的宣传语“考得好,不如报得好”吸引住的。“家里没人上过大学,我们和孩子都对应该选什么大学、什么专业没细想过。据儿子的班主任说,他的高考成绩位于本市一所大学往年录取线的‘门槛’上,让我们好好考虑,或者咨询学校。我们也不知道上哪去咨询学校,所以看到这个号称‘志愿填报专家’的公众号就动心了。”在与“专家”通过一次电话后,他缴纳了6600元的“一对一专家指导费”,对方承诺保证被上述大学第一志愿录取,否则退款。最终孩子的确踩着“门槛”被这所大学录取了,但落到了该校分数线最低的一个冷门专业,孩子对这个专业完全没有兴趣也看不到前途,入学后学习信心大受打击。mGQ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后来他们才明白,“专家”所谓的保证被录取,诀窍就是在报志愿时“服从调剂”。事实上,即使没有交钱接受这个“专家”的指导,他们自己选择“服从调剂”也会被录取;或者不选择“服从调剂”,可以另择一所大学感兴趣的专业,如今悔之晚矣。mGQ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四类收费“指导”陷阱要小心mGQ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教育部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谨慎对待市面上的志愿填报指导服务,切勿轻信“高价”指导咨询,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和志愿填报风险。常见的“高价志愿辅导”陷阱有四类:mGQ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一是一些机构或个人宣称拥有所谓的“内部大数据”,能确保考生进入心仪的专业,其实这些数据并不准确,甚至存在误导性;mGQ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二是一些机构打出“高考志愿规划师”“权威专家团队”等旗号,以此增加权威性骗取考生和家长的信任,实际上他们并无相关资质和经验,有的甚至是临时招募的社会人员,按照总部提供的“台词”提供辅导,导致家长不仅花了冤枉钱,还可能报错志愿;mGQ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三是一些机构利用考生和家长的焦虑心理收取高昂费用,服务内容“看人下菜”,存在价格欺诈的嫌疑;mGQ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四是一些机构过度强调某些专业的就业前景,制造“热门专业”的假象,甚至发布所谓的“专业排名”,以此来吸引考生购买服务,背后真实目的还是兜售课程、贩卖咨询服务,导致一些考生误入自己不喜欢、不适合的专业。mGQ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本文链接:教育部免费开放阳光志愿服务系统http://www.llsum.com/show-5-18835-0.html

声明: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上一篇: 今夏无糖茶饮料市场有多卷 口味上新 技术比拼

下一篇: 全力保障迎峰度夏电力安全稳定供应

热门资讯

  • 深圳一公司高管违法开除员工?深圳市人社局通报

      深圳一公司高管违法开除员工?深圳市人社局通报  中新网1月12日电 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微信公众号1月11日晚发布通报称,1月10日,有关“深圳一公司男高管违法开除男

  • 快问|裁员40%?资生堂中国回应

      中新经纬1月11日电 (林琬斯)近日,有传闻称资生堂中国裁员40%。11日,资生堂中国回应中新经纬称,相关传言与事实不符。  资生堂中国表示,资生堂中国于2024年开始实施新的品

  • 外媒:苹果因垄断将被罚逾5亿美元

      中新经纬2月19日电 据《华尔街日报》中文网19日报道,欧洲监管机构将对苹果公司(Apple Inc., AAPL)处以超过5亿美元的罚款,理由是这家科技巨头不公平的阻碍了其他音乐流媒

  • 龙年春节旅游“热辣滚烫”

      龙年春节旅游“热辣滚烫”  21世纪经济报道 高江虹  正月初八,为期8天的春节假期正式结束。这个假期留给大家的感受是什么?“拥挤”“爆满”“价高”……种种熟悉的

  • 春节档蝶变:从7亿到80亿,从影院冷清到票房飞驰

      春节档蝶变:从7亿到80亿,从影院冷清到票房飞驰  在刚刚结束的春节档,电影市场再度创造历史。据灯塔研究院最新发布的《龙腾虎跃,势如破竹――2024年春节档电影市场洞察报

  • 春节假期中国民航运输旅客创历史新高

      春节假期中国民航运输旅客创历史新高  中新社北京2月18日电 (记者 刘文文)记者18日从中国民航局获悉,2024年春节假期(2月10日―2月17日)民航市场平稳有序运行,全国民航

  • 春节假期中国快递包裹投递量日均同比增82.1%

      春节假期中国快递包裹投递量日均同比增82.1%  中新社北京2月18日电 (记者 刘育英)中国国家邮政局监测数据显示,今年春节长假期间(2月10日至17日),中国邮政快递业投递快

  • 春节假期铁路累计发送旅客9946万人次

      中新经纬2月18日电 据微信号“中国铁路”18日消息,2月17日正月初八,春节假期最后一天,全国铁路发送旅客1606.7万人次,连续4天刷新春运单日旅客发送量历史新高;春节假期(2月10

  • 巴安水务转让资产遭一董事反对 公司称“执行”与本次交易无关

      巴安水务转让资产遭一董事反对 公司称“执行”与本次交易无关  2月22日晚,巴安水务(300262.SZ,股价2.17元,市值14.53亿元)公告称,为改善公司经营和财务状况,缓解公司资金需

  • 日本两大航司近百名员工考试作弊

      日本两大航司近百名员工考试作弊  中新网2月23日电 综合日媒报道,日本两大航空公司全日空和日本航空近日均承认,旗下子公司共有近百员工在机场驾驶资格考试中作弊。  

  • 2月26日起,进京快件投递前“二次安检”

      中新经纬2月23日电 国家邮政局官方微信号23日称,近日,国家邮政局发出通知,要求全系统全行业提高思想认识,严格周密部署,强化责任落实,切实做好全国两会期间寄递渠道安全服务保

  • 印度等不及了!当地制药商开始仿制“减肥神药”

      印度等不及了!当地制药商开始仿制“减肥神药”  财联社2月22日讯(编辑 夏军雄)为了从新型减肥药市场分一杯羹,印度制药商已经开始开发他们自己版本的“减肥神药”。  

推荐资讯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