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全国两会报道组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缴翼飞 李莎 北京报道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着力抓好“三农”工作,深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并围绕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能力,毫不松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等展开部署。
如何看待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和特征?怎么看待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效及推进难点?怎样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还存在哪些差距?推动农村养老服务发展的重点在哪里?在全国两会期间,21世纪经济报道对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魏后凯进行了专访。
魏后凯表示,高标准农田建设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路径。高标准农田建设进入数量和质量并重的新阶段,要高质量一体化推进高标准农田的建设、管护和利用。近年来我国粮食产量和农民收入呈现出“双增长”态势,但农民增收与粮食种植之间存在结构性偏差。要多措并举加快建立种粮农民持续稳定增收长效机制,力争做到政策保本、经营增效。
魏后凯谈到,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已实现从无到有的跨越,但交通、能源、卫生设施等方面城乡差距依然存在,还存在短缺与闲置并存的情况,社会保障差距是其中的一大难点。在养老方面,农村居民多期望居家养老,应重视农村居民养老需求,构建以居家养老为主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
本文链接:专访全国人大代表魏后凯:构建以居家养老为主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http://www.llsum.com/show-4-16603-0.html
声明: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上一篇: 全国人大代表,海关总署党委委员、广东分署主任李魁文:推动“湾区海关如一关”,助力中国制造破“壁”出海丨2025全国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