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王峰 北京报道 2月18日,最高人民检察院举行“在服务大局中贡献检察力量”新闻发布会,发布“在服务大局中贡献检察力量”典型案例。
其中,某数字阅读平台高管职务侵占、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案详情被披露。
该案中,上海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某公司”)法政事务部总经理王某被控多罪:将上海某公司及其关联公司的钱款非法占为己有,金额共计人民币1.19亿余元;收取他人给予的好处费,共计4000万元;索取或非法收受他人给予的财物,共计100万余元。
最终,王某被以职务侵占罪、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数罪并罚,判处有期徒刑十六年,并处没收财产人民币二百六十万元。
全面、准确认定犯罪事实、金额
2024年12月30日,上海市人民检察院召开“检察护企”专项行动新闻发布会,通报了王某案在内的一批典型案例。
据上海市人民检察院披露,王某担任高管的阅某公司系上海一家数字阅读平台企业。
最高检披露,王某负责上海某公司法政事务部日常工作、团队管理、上海某公司及其旗下公司法务工作,包括处置维权诉讼案件等事务。
2016年至2020年间,王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单独或伙同陈某等人,将上海某公司及其关联公司的钱款非法占为己有,金额共计人民币1.19亿余元。
2016年12月至2021年7月,王某利用职务便利,伙同同案关系人陈某,在为其实控的北京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获取上海某公司下属公司授权的过程中,以居间感谢费的名义,收取覃某某给予的好处费,共计4000万元。
另外,王某在同案关系人陈某、郑某、韩某获取维权案件授权、文学作品版权授权等事项过程中,索取或非法收受上述人员给予的财物,共计100万余元。
据介绍,王某多次以合法的委托维权协议为幌子,在上海某公司不知情的情况下私自维权并收取赔偿金,涉及第三方公司较多,手段较为隐蔽,王某拒不供认犯罪。
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检察院(以下简称浦东检察院)应邀提前介入侦查,引导公安机关从赔偿金归属、资金去向和关键证人入手进行突破,固定证明其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占本单位财产3400万元、收受贿赂50万元相关犯罪事实的证据。
公安机关提请对王某批准逮捕,浦东检察院依法作出批准逮捕决定,并制作详细的侦查提纲,引导公安机关收集第三方公司人员金某某、潘某等十余名证人证言,并查证资金回流等客观证据,证实王某侵占的钱款系上海某公司确定可得的财物,财物也并未用于上海某公司公关活动,形成完整证据链条。
据此,追加认定王某职务侵占金额为1.19亿元、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金额为4100万余元,涉及的第三方公司由3家增加至11家。
全面惩处关联犯罪
值得注意的是,该案中,有关部门全面惩处关联犯罪,防止利用刑事手段插手经济纠纷。
一方面,检察机关深入审查关联职务犯罪线索。
王某多次采取先刑事报案后向被维权公司索要赔偿款的方式侵吞公司钱款,浦东检察院倒查后发现执法人员陈某为王某多起私自维权案件的承办人或关联执法人员,遂引导公安机关从陈某入手,查证其利用职权帮助王某启动维权程序的事实,建议公安机关补充移送起诉陈某与王某共同职务侵占等犯罪事实,并以此为切入口,通过王某资金流向倒查,排摸出多地多名公职人员参与其中,遂向监察委移送线索,现已立案4件4人。
另一方面,检察机关以追赃挽损为切入口追诉漏罪,引导公安机关向关联账户持有人发出赃款警示,督促相关人员主动交代。
王某妻子刘某主动到案并如实交代其明知王某给予的钱款性质,仍将现金用于存现后买房,追加认定其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侯某主动到案交代其掩饰、隐瞒王某犯罪所得的事实。据此,引导公安机关通过查封房产、冻结关联账户等方式,追赃到位7450万元,督促相关人员退出违法所得200余万元。
2023年12月15日,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以职务侵占罪、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数罪并罚,判处被告人王某有期徒刑十六年,并处没收财产人民币二百六十万元;2024年5月12日,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二审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其余被告人分别因上述指控罪名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至十五年不等。
最高人民检察院经济犯罪检察厅厅长杜学毅指出,王某职务侵占、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案,系检察机关依法惩治民营企业内部人员,特别是民营企业高管、财务、采购、销售、技术等关键岗位人员实施侵害企业利益重大腐败系列案件。体现了检察机关加强对各类市场主体依法平等保护,努力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成效。
本文链接:数字阅读平台高管腐败案披露:涉案1.6亿,全面惩处关联犯罪http://www.llsum.com/show-4-16051-0.html
声明: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