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王峰 北京报道 到点就停,无需补做。近日,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教育局发布《致家长的一封信》,信中提到学校实行作业熔断机制,保证学生充足睡眠。此举引发网友热议。
苏州工业园区教育局在信里写道,小学生至21:20(初中生至22:00/高中生至23:00)仍未完成作业的,可以停止作业,及时就寝。第二天向老师说明情况即可,未完成部分无需补做。
事实上,作业熔断机制并非新鲜事,而是2021年“双减”开展以来各地中小学校普遍采取的作业管理举措。
一个常规举措引起异常关注,原因在于一则谣言利用并误导了社会对学生学业负担和心理健康的关切。
苏州当地媒体12月11日报道称:近日,微信昵称为“初高中英语_肖老师”的网民在互联网传播“昨天的瓜不用吃了,唉,3个学生手拉手跳了”相关言论,并关联苏州工业园区教育局发布的关于“作业熔断机制”的一封信,传言园区教育之所以改革是因为有学生跳楼轻生。经苏州工业园区公安分局核实,该消息系不实信息。
虽然谣言已被击破,但作业熔断机制创立多年却屡次被重提,说明中小学生的作业负担依然存在。那么,是哪里出了问题?
并非个例
苏州工业园区教育局的《致家长的一封信》并非横空出世。12月6日,苏州工业园区教育局的官方微信号发布了这封信,此后几天,苏州工业园区的中小学校也通过官方微信号、班级微信群等渠道转发了此信。
这封信更像是一场专项行动的收尾。今年6月,在“双减”三周年之际,苏州工业园区开展了“作业精减”“书包瘦身”等系列专项行动。
专项行动要求学校建立作业总量审核监管和质量定期评价制度,严禁要求在家长群中作业打卡,持续实施作业熔断机制,晚就寝时间小学生一般不晚于21:20,初中生一般不晚于22:00,高中生一般不晚于23:00。同时,鼓励学校平时设立“无作业日”,周末、寒暑假、法定节假日要严控书面作业时间总量。
这不是苏州工业园区首次提出作业熔断机制。苏州工业园区星洋学校官方微信号2021年11月9日的一篇文章中写道,学校提出了作业熔断机制,初中学生作业当晚11点还不能完成的,可即时熔断,后续由家长和老师跟进,了解情况,进行个别辅导。
苏州工业园区作业熔断机制也并非国内首例。2021年7月,中办、国办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专门强调,个别学生经努力仍完不成书面作业的,也应按时就寝。
在此之前的2021年4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下称《作业管理通知》),要求学校要确保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小学其他年级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60分钟;初中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90分钟。
近些年,多地多所学校都在尝试熔断小学生晚间作业。2021年9月,安徽省阜阳市清河小学实施作业“超时熔断制度”,即不管是什么原因,不管是哪个学科的作业,只要超过晚上9点,或总用时超过60分钟,必须停止,并且不需要补做。
2023年2月,江苏一学校关于“作业熔断”的话题曾冲上热搜。常州市博爱小学发布通知,宣布新学期启用作业“九点熔断机制”,即超过晚上9点无条件停止作业,未完成的作业隔天也不用补做,旨在保障学生充足的睡眠。
今年4月,广西南宁的一所小学规定晚上9点半作为“作业熔断”的时间界限,9点半一到,孩子没完成的作业不用做,次日也不用补做,老师不会责备。
作业熔断机制屡屡被重提,说明其执行效果不佳。北京市朝阳区家长王先生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他的女儿在当地一所作业量大、中考成绩优秀的中学读初一,孩子每天早上6:50起床,7:10出门上学,参加学校在早上第一节课之前组织的早读,18:40放学回到家,20:00左右开始写作业,绝大多数时候都写到22点之后。
作业为什么写到很晚
作业熔断机制为何出现执行难?原因是多方面的。
王先生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虽然他认为学校布置的作业量确实很大,但学生的拖沓也是作业超时的重要原因。
“孩子每天在学校的时间几乎达到12个小时,我很心疼她,所以同意每天放学后让她玩一个小时手机。有时候稍微磨蹭,就会拖到20点才开始写作业。”他说。
王先生的女儿刚读了不到半个学期的初一,每天晚睡早起,已经多次在学校出现头疼、头晕等状况,不得不中断当天的课程回家补觉。为了挤出写作业的时间,他给女儿停掉了所有的辅导班,还打算从下学期退出学校课后服务的延时课,尽可能增加写作业和睡眠的时间。
但王先生说,作业量大是很多学生共同的反映,他女儿写作业到很晚并不是个例。那么,为什么老师要留很多的作业?
山东省德州市一所公办小学教师肖黎明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作业量多少和老师个人的教育理念有关系,特别是有的老师从业久了,教学思维比较陈旧,认为题海战术能够提升成绩,可能作业就多一点。”
“作业量多一点,学生的成绩可能会上去,但是现在既要求老师少布置作业,又要求成绩不能下去,确实有点矛盾。”肖黎明说。
有的老师在作业设计方面有待提升能力。《作业管理通知》要求,鼓励布置分层作业、弹性作业和个性化作业,科学设计探究性作业和实践性作业。肖黎明是一名语文老师,他介绍,除了给学生布置练习册的习题,所谓的探究性作业,最多的就是让学生根据给定主题做手抄报。
“创新型作业主要是在节假日布置。”安徽省合肥市一所小学六年级英语教师胡帆说,“如果在日常作业中布置创新型作业,作业设计费时费力,题目资源也不够,所以日常布置的还是抄写类和背诵类的作业。”
胡帆曾经在日常布置了一个实践性作业,要求学生画一张上学地图,应用课本里的问路、路标等知识。同学们画得很好,但是她作业批改和反馈的时间也比平时多了两倍。
作业量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每科老师都觉得自己布置的作业不多,但加在一起,学生的作业量就大了。
《作业管理通知》要求,加强年级组、学科组作业统筹协调,合理确定各学科作业比例结构。
但肖黎明说,“我不和其他老师协调作业量,因为我要根据我的课程进度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布置作业,如果为了配合其他学科而改变自己的安排,我的教学计划就被打乱了。”
作业熔断机制应用不多也反映了家校协同不到位。“老师布置的作业多了,容易被家长投诉,说你违反‘双减’政策,布置的作业少了,也会有家长不高兴,说老师不负责任。”胡帆说。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孙云晓认为,一个熔断机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孩子作业完不成的原因很复杂,教育教学需要对症下药,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不把问题带回家
作业熔断机制是作业管理制度的一部分,切实减轻学生作业负担,需要科学进行作业管理。
“老师为什么抵触作业熔断机制?因为学校对老师批改作业有要求,如果学生不交作业,会影响老师的个人考核。”肖黎明说。
山东省烟台市一所公办小学校长陆晓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当地所有中小学校都已颁布了作业管理规定,包括作业量、作业难度、作业设计和作业批改等各个方面的要求。
但很多制度只是文件的简单传达,缺乏具体的实施方案和奖惩机制,导致有的老师并不重视制度的执行。
陆晓介绍,学校对老师的作业管理缺少监督。监督主要体现在对各班作业公示表的检查上,由教导处安排专人进班查看,但由于教导处人员短缺,对作业管理的监管流于形式。
多位老师表示,他们所在的学校规定一个学期组织两次优秀作业展示与交流,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实施的次数很少。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除了学校发挥作用,教育部门也要参与进来,实现多方联动,建立多元评价体系。
今年9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提出,持续巩固“双减”成果,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水平,提高课后服务质量。
“减少作业量,就需要向课堂教学要质量,要把更多的问题在课堂上解决,而不是推到课后,让学生把问题带回家。所以,‘双减’其实对老师的要求更高了。”陆晓说。
本文链接:作业熔断争议:拿什么保障小学生的睡眠http://www.llsum.com/show-4-14393-0.html
声明: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