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莎 北京报道 12月5日是第十一个世界土壤日,当日农业农村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阶段性进展成效。
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于2022年1月正式启动,计划用四年时间,重点对耕地、园地、林地、草地等农用地和部分未利用土壤开展一次“全面体检”,当前普查工作已进行了三年时间。
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依据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相关要求,2022年主要完成技术规程制定、工作平台构建、外业采样点规划布局,并选择88个县开展试点工作。2023-2024年普查全面铺开,完成外业调查采样和内业测试化验,外业调查采样时间截至2024年11月底。2025年要完成普查数据审核和汇交汇总,开展相关成果编制等。
三年间,农业农村部组织了3万余家单位40余万名普查工作人员,深入2860个县,对约110亿亩耕地、园地、林地、草地等农用地和部分未利用地土壤取土化验。
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专职副主任、农业农村部农田建设管理司副司长杨鹏在发布会上介绍,目前土壤三普已完成普查任务试点和外业调查采样任务,正有序推进内业测试化验,着力加快资源库构建,加快推进专题调查,取得阶段性进展与成效。
杨鹏进一步指出,2024年11月15日,最后一个采样点顺利收工,标志着外业调查采样任务如期完成,共采集样点287.2万个,采集样品311万份。截至2024年11月底,内业测试化验进度达到88%。
在资源库构建方面,目前已完成国家级数据库搭建,累计存储成土环境、土壤利用状况调查信息和影像资料超过2亿条。土壤测试化验信息超过6800万条,启动样本库建设共计划存储约1000万份土壤样品。目前样品入库进度接近三分之一。
新中国成立以来开展过两次全国土壤普查,第二次于1979-1984年开展,查清了当时我国土壤资源的类型、数量、分布等基本性状,重点关注土壤肥力。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土地的利用结构和耕地的利用方式跟四十年前相比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亟需掌握当前土壤质量的状况,为土壤科学利用、改良培肥、保护管理等提供基础支撑,为经济社会生态建设重大政策的制定提供决策依据。”杨鹏谈到。
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专家技术指导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张佳宝表示,土壤三普有五个重点任务,包括查清土壤现状、辨别土壤类型、掌握土壤利用状况、建立土壤资源库和绘制各类图集。
张佳宝指出,这次普查将形成国家、省、市、县四级系列成果,以满足不同层级、不同尺度的生产应用和土壤资源管理的需求。具体包括数据成果、数字化图件成果、文字成果、数据库成果和样本库成果,以更好支撑国家粮食安全,优化农用地布局,助力乡村振兴。
杨鹏表示,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继续会同有关部门,持续强化跟踪指导,做好技术支撑,加强普查保障,按照“进度服从质量”的原则,指导各地尽快完成土壤普查内业测试化验,扎实推进数据验收、成果形成等工作。
本文链接:农业农村部: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外业调查采样任务完成,采集样点287.2万个http://www.llsum.com/show-4-14221-0.html
声明: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