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数字通信息畅资金 普惠金融冲刺“最后一公里”
证券时报记者 秦燕玲
过去十年,科技进步助推了普惠金融的快速壮大,当前,发展数字普惠金融更加成为各界共识。证券时报记者近期调研走访四川德阳、绵阳等地,了解到地方中小银行联动乡村治理的数字转型,借力推进数字普惠金融;同时,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凭借“产业―金融”二重性优势,搭建数字平台打通供应链核心企业、中小微企业和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流,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慢问题,助力普惠金融精准抵达“最后一公里”。
联动金融
数字治理“活”起来
“去年各个村镇推广积分制的积极性都不高,今年就已经有村子主动找到我们问,‘为什么在他们那儿搞试点,不在我们这儿搞?’”说这话的人是广汉农商银行普惠部总经理王赢,村民们疑问的“试点”则是广汉市委组织部与广汉农商银行共同推出的《“积分贷”金融服务方案》。
2022年初,四川省广汉市借助“村级事务管理平台”等数字工具进行乡村治理,积分制作为重要管理手段纳入其中。
“我们到村上去看,发现积分制的管理规则很细,比金融机构传统授信评级考虑的因素要多得多,积分高的村民事实上在当地的信用和影响力都非常好,然后我们就逐渐把积分制度延伸到‘积分贷’服务上。”王赢称。
通过与当地的讨论,2023年5月8日,广汉农商银行以友谊村谢家院子为首个试点院落,发放“积分贷”,服务由此正式启动。截至2023年10月末,“积分贷”实现个人客户授信1310户,金额7550万元;实际用信278户,金额1946万元。
广汉农商银行行长古杨对记者表示,“积分贷”在小农户小额信贷基础上,将积分与客户评级授信、利率定价挂钩,一方面可以形成激励机制,推广积分制的应用;另一方面,技术手段的运用,也提高了金融服务的质效。
“对银行来说好处就是降本增效,提高了人均效能。”古杨指出,传统小额农户贷款由于金额较小,需要不断触达客户,过程繁复,耗费人力、物力。金融科技赋能后,信贷人员当场就能采集信息、进行评级授信。对客户而言,数字手段带来的便利也极大提升了金融服务使用体验,“过去需要多次前往网点、集中办理点办理各类手续,现在从APP提交申请到放贷,最快1分钟就能实现到账,并且基本能够实现7*24小时办理业务。”
督导变引导
服务直达“最后一公里”
“科技手段真正能够打通普惠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德阳监管分局党委书记、局长淳道松认为,数字赋能核心解决了金融机构与有信贷需求的主体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2023年10月11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有序推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张晓峰对记者表示,科技进步助推了过去十年普惠金融的快速发展,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已成为各界共识。
“近几年我们对涉农贷款的科技投入非常大,各种服务、能力建设紧紧跟随国有大行,甚至部分能力比大行更靠前,原因在于我们机构规模小、开发更快捷、针对性更强,有限资源会优先倾注于农业农村领域。”古杨称。
在此过程中,金融监管部门同样在转变监管方式。原德阳银保监分局广汉监管组组长邓运玲告诉记者,在基层监管实践中,“从督导到引导、从监管到服务”,需要结合当地情况,比如,如何让金融机构结合镇上“三花”(桃花、李花、柚子花)“四果”(桃子、梨子、柚子、橙子)的时令特色,做好金融服务,就是基层监管部门将督导变引导的过程。
“金融的生命就在于有需求,同时风险收益能‘转’得过来”,淳道松指出,以积分贷为代表的信用贷款当前在点上有所突破,未来仍需要一定规模,将更多农村致富带头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纳入进来。
打通信息流 畅通资金流
距离广汉市三水镇不足100公里外,是有着“中国科技城”之称的绵阳市。全市现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5家、科技部评价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超过2000家……城市自带的科技属性也滋养着这里的金融服务创新。
从一线实践来看,已有机构借助核心企业信用和上游供应商合作贸易信息,打造资金优选服务平台,解决供应链上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题,从而进一步拓展数字普惠金融的应用。
作为绵阳市唯一一家千亿级企业,长虹集团早在2016年就开展了应收账款融资服务模式创新,即将中小微企业与信用度高的核心大企业(长虹集团)进行“捆绑”,实现信用“增值”,降低融资难度。经过不断技术迭代和优化,目前资金优选服务平台的融资规模已达到10亿级。据了解,2023年,长虹资金优选服务平台已服务供应链客户近千家,开单金额达13.7亿元,融资金融达9.39亿元。
“平台主要打通了核心企业、上下游供应商、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流”,长虹集团财务部副部长彭丽对记者表示,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因其一端连接产业、一端对接金融的“二重性”,成为供应链金融的绝佳实践点。经由平台对接,中小微企业持有的零散的、难以确权的应收账款融资资源可以快速实现多级流转或变现。
张晓峰也认为,随着数字经济发展,小微企业在供应链中的行为信息越来越丰富,将产业链中的各类信息进行协同可以将数据资产价值进行“变现”,助力小微经济体拓宽融资途径。因此在实践中,将线下小微经济活动场景与线上金融服务相结合,构建产业链的“数字生态”,同样可以降低信息不对称,从而提升数字普惠金融的服务范围与服务效率。
“从价格来看,我们做过调研,融资成本比他们在外面低一半以上”,长虹集团财务公司董事长胡嘉对记者表示,相较单独融资,中小微企业依托财务公司打造的供应链金融平台,可融的资金额度、金融服务办结时效均有明显提升。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绵阳监管分局党委书记、局长李弘告诉记者,目前绵阳市在科创金融方面已经总结出“政府政策保障、财政资金补贴、金融专业机构、专业产品、平台对接”五位一体的服务模式,未来需要在数字金融方面进一步做模式和经验的总结。
本文链接:借力数字通信息畅资金 普惠金融冲刺“最后一公里”http://www.llsum.com/show-3-6674-0.html
声明: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上一篇: 纳指收涨0.2%,芯片股集体沸腾
下一篇: 纳指收涨0.2%,芯片股集体沸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