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院长白重恩(图片由新浪提供)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郑青亭 北京报道
10月30日,“领航者征途”2024中国企业高质量出海论坛在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隆重举行。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清华经管学院院长白重恩在演讲中指出,当前,国内投资回报率显著下降,且投资带来供需不平衡,不少行业竞争激烈,企业向海外发展是大势所趋。
谈及当前的国内经济形势,白重恩指出,过去40年,中国的投资率(投资占GDP的比重)在2010、2011年左右达到最高峰,约47%,“是全世界大国中从来没有过的现象”,远远超过G20经济体的平均投资率22%。
“这样一个高投资率不可能长期持续,所以现在我们就在逐渐地做调整,调整的过程是非常痛苦的。”他说。
不仅如此,他指出,虽然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发生之前,投资给中国经济带来了比较高的回报,但投资回报率从2008年起就一直呈现下降趋势。“当投资增长速度比较快的时候,投资带来的回报不可避免地就会下降。”
从具体板块来看,他分析道,当前,房地产投资下降,基建投资增速略高于GDP增速,而制造业投资增速约是GDP增速的两倍,从而造成“比较严峻的阶段性供需不平衡”,对企业的利润产生了压力——9月企业利润同比下降超过20%。
他说,如今,中国工业增加值已经是世界第一,近30%依靠外需。中国制造业产值占全球制造业产值的1/3以上,比排名2到8位的G7国家加起来的总量还多,其中相当比例产值需要依靠外需消化。2023年我国制造业出口实际顺差1.6万亿美元,占全年工业增加值的28%,占我国全年GDP总值的9%。
他强调,随着中国制造业体量越来越大,要继续靠出口解决中国产品的需求问题将越来越难。因此,中国企业“走出去”是一个自然的选择。
但问题是,中国企业如何“走出去”?在他看来,不能仅仅是出口产能,而是要给世界带来“有正面影响的东西”,比如资源,包括资本、技术、管理、观念、销售渠道、供应商网络、市场地位。
与此同时,他也指出,中国企业在带来正面的影响,有时至少在别人的观念里,也给别人带来了“冲击”。因此,中国企业一定不能只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还要想对对方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中国企业能从世界获得什么?他认为,除了销售市场、人才、合作伙伴、更优惠的政策以及绕过地缘政治障碍和贸易壁垒等,最重要的是,中国企业可以通过拥抱全球提升长期能力。
以电动汽车为例,他指出,有专家表示,中国电动汽车技术领先国外两代,“一代”在国内是指两年,而在欧洲则是7年。虽然看似中国技术遥遥领先,但这种差异背后可能也包括欧洲企业不同的安全理念,即安全测试要花很久才能积累足够的安全里程。
本文链接:白重恩:中国企业“走出去”是必然选择,拥抱全球以提升长期能力http://www.llsum.com/show-3-38860-0.html
声明: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