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 日夜间
    随系统
    浅色
    深色
  • 主题色

我国首套百千瓦级电氢双向转换装置投运

2024-06-27 08:12:43 来源: 中国科技网

6月25日,记者来到广州南沙小虎岛电氢智慧能源站,见到纵横交错的“钢管森林”旁矗立着三个银灰色集装箱,以及一个小型储氢罐。这个看似简单的布局,是我国首套自主研发的百千瓦级电氢双向转换装置,已于近日在广州正式投运。XyF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据介绍,由南方电网广东广州供电局研发并投运的这套装置,在国内率先实现通过一套装置完成制氢和发电,实现了绿电和绿氢的双向高效可靠转换,标志着我国可逆固体氧化物电池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了示范应用。XyF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这个装置基于可逆固体氧化物电池技术,具有电解池和燃料电池两种模式,集制氢与发电功能于一体。”广州供电局氢能源研究中心杨怡萍介绍,“在电解池模式下,装置通过高温电解水制取‘绿氢’,将这些氢气收集到储氢罐,可随时向站内供氢;当一键切换成燃料电池模式后,可将储氢罐内的氢气输送回装置,通过电化学反应按需发电并网。电和氢的整个转换过程达到分钟级。”XyF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研发团队先后取得大功率可逆固体氧化物电池等技术突破,目前该装置的系统电解制氢功率已达100千瓦,电堆平均每三度电可制一立方氢。相比传统电解制氢技术,该装置的效率提升了20%-30%,尾气循环利用下发电效率可达60%。XyF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广州供电局氢能源研究中心技术总监区定容介绍:“装置可作为储能设备,在用电低谷时将富余的绿色电能用来制氢,并储存起来,有助于粤港澳大湾区风电等新能源的大规模就近消纳。同时,装置可作为发电设备,在用电高峰时,以及各类应急情况下,将储存的绿色氢气用来发电,实现电力供应更加安全可靠、绿色低碳。”广州供电局氢能源研究中心区定容表示。XyF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据介绍,该装置实现了从材料到系统的全面国产化。“作为小型、分布式的能源生产单元,未来通过模块化叠加组合,装置的制氢与发电功率可达到兆瓦级。” 杨怡萍说。这套电氢转换装置处于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预计到“十五五”期间,该技术将进一步应用于冶金、化工等行业领域,电氢转换规模将提升百倍,拓展到万千瓦级。XyF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广州供电局副总经理龙云认为,通过“电-氢”转换,全社会用氢客户可以直接或间接地成为用电客户,以绿氢为途径,既能大幅增加电网消纳新能源的能力,也能进一步提高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的比重,最终支撑实现碳达峰、碳中和。XyF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6月25日,记者来到广州南沙小虎岛电氢智慧能源站,见到纵横交错的“钢管森林”旁矗立着三个银灰色集装箱,以及一个小型储氢罐。这个看似简单的布局,是我国首套自主研发的百千瓦级电氢双向转换装置,已于近日在广州正式投运。XyF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据介绍,由南方电网广东广州供电局研发并投运的这套装置,在国内率先实现通过一套装置完成制氢和发电,实现了绿电和绿氢的双向高效可靠转换,标志着我国可逆固体氧化物电池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了示范应用。XyF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这个装置基于可逆固体氧化物电池技术,具有电解池和燃料电池两种模式,集制氢与发电功能于一体。”广州供电局氢能源研究中心杨怡萍介绍,“在电解池模式下,装置通过高温电解水制取‘绿氢’,将这些氢气收集到储氢罐,可随时向站内供氢;当一键切换成燃料电池模式后,可将储氢罐内的氢气输送回装置,通过电化学反应按需发电并网。电和氢的整个转换过程达到分钟级。”XyF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研发团队先后取得大功率可逆固体氧化物电池等技术突破,目前该装置的系统电解制氢功率已达100千瓦,电堆平均每三度电可制一立方氢。相比传统电解制氢技术,该装置的效率提升了20%-30%,尾气循环利用下发电效率可达60%。XyF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广州供电局氢能源研究中心技术总监区定容介绍:“装置可作为储能设备,在用电低谷时将富余的绿色电能用来制氢,并储存起来,有助于粤港澳大湾区风电等新能源的大规模就近消纳。同时,装置可作为发电设备,在用电高峰时,以及各类应急情况下,将储存的绿色氢气用来发电,实现电力供应更加安全可靠、绿色低碳。”广州供电局氢能源研究中心区定容表示。XyF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据介绍,该装置实现了从材料到系统的全面国产化。“作为小型、分布式的能源生产单元,未来通过模块化叠加组合,装置的制氢与发电功率可达到兆瓦级。” 杨怡萍说。这套电氢转换装置处于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预计到“十五五”期间,该技术将进一步应用于冶金、化工等行业领域,电氢转换规模将提升百倍,拓展到万千瓦级。XyF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广州供电局副总经理龙云认为,通过“电-氢”转换,全社会用氢客户可以直接或间接地成为用电客户,以绿氢为途径,既能大幅增加电网消纳新能源的能力,也能进一步提高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的比重,最终支撑实现碳达峰、碳中和。XyF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本文链接:我国首套百千瓦级电氢双向转换装置投运http://www.llsum.com/show-2-7202-0.html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邮件:2376512515@qq.com

上一篇: 冷轧带肋钢筋等6种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实施细则拟出台

下一篇: 国家科技奖励制度迎新一轮改革

热门资讯

推荐资讯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