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记者从陆军军医大学陆军特色医学中心(大坪医院)获悉,该院肾脏内科联合超声诊断科“跨界”合作,将心脏超声技术应用于血液透析长期导管置入术中,成功为一位高龄患者置入长期透析导管,建立“生命通道”。此项技术的实施在国内尚属首例。
据了解,此次接受手术的患者已80岁,被诊断为“慢性肾脏病5期、糖尿病肾病、充血性心力衰竭”,需要进行血液透析治疗。良好的血管通路是保证血液透析患者长期生存的“生命线”。经肾脏内科专家团队评估,该患者双上肢血管条件差,且有心衰症状,需要尽快建立血管通路。
经过多次讨论研究,肾脏内科团队计划先为该患者经右侧颈内静脉置入长期透析导管导入血液透析治疗,同时建立左上肢自体动静脉内瘘等待成熟。
心脏超声技术应用于血液透析长期导管置入术现场。陆军军医大学陆军特色医学中心供图
“在长期透析导管置入术中,准确定位导管尖端的位置至关重要。这是保证血液透析中有充足血流量的关键。”肾脏内科血管通路组杨杰教授介绍,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引导下定位虽然常用,但会使用造影剂及有射线暴露的风险,对高龄患者而言,将进一步加重肾脏损伤。对此,团队查阅国外大量资料,与超声诊断科细致讨论,最终制定详尽的手术方案:将心脏超声用于长期透析导管置入术时导管尖端的定位。超声实时显示右心房及上下腔静脉切面,以引导导丝自上腔静脉经过心房到达下腔静脉。
术后,张婆婆顺利进行血液透析,血流量充足,透析效果充分,心衰症状得到改善,在病情稳定后完成了左上肢自体动静脉内瘘手术,恢复良好,已顺利出院。
杨杰教授介绍,将心脏超声定位技术应用于血液透析长期导管置入中能更精确地引导导管尖端置入右心房,特别适用于急诊科或重症监护室中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等不便去介入导管室置管的病人,置管即刻可以通过超声确认导管末端物理尖端位置,避免导管置入过浅血流量不足和过深引起心律失常或损伤心房壁。
3月4日,记者从陆军军医大学陆军特色医学中心(大坪医院)获悉,该院肾脏内科联合超声诊断科“跨界”合作,将心脏超声技术应用于血液透析长期导管置入术中,成功为一位高龄患者置入长期透析导管,建立“生命通道”。此项技术的实施在国内尚属首例。
据了解,此次接受手术的患者已80岁,被诊断为“慢性肾脏病5期、糖尿病肾病、充血性心力衰竭”,需要进行血液透析治疗。良好的血管通路是保证血液透析患者长期生存的“生命线”。经肾脏内科专家团队评估,该患者双上肢血管条件差,且有心衰症状,需要尽快建立血管通路。
经过多次讨论研究,肾脏内科团队计划先为该患者经右侧颈内静脉置入长期透析导管导入血液透析治疗,同时建立左上肢自体动静脉内瘘等待成熟。
心脏超声技术应用于血液透析长期导管置入术现场。陆军军医大学陆军特色医学中心供图
“在长期透析导管置入术中,准确定位导管尖端的位置至关重要。这是保证血液透析中有充足血流量的关键。”肾脏内科血管通路组杨杰教授介绍,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引导下定位虽然常用,但会使用造影剂及有射线暴露的风险,对高龄患者而言,将进一步加重肾脏损伤。对此,团队查阅国外大量资料,与超声诊断科细致讨论,最终制定详尽的手术方案:将心脏超声用于长期透析导管置入术时导管尖端的定位。超声实时显示右心房及上下腔静脉切面,以引导导丝自上腔静脉经过心房到达下腔静脉。
术后,张婆婆顺利进行血液透析,血流量充足,透析效果充分,心衰症状得到改善,在病情稳定后完成了左上肢自体动静脉内瘘手术,恢复良好,已顺利出院。
杨杰教授介绍,将心脏超声定位技术应用于血液透析长期导管置入中能更精确地引导导管尖端置入右心房,特别适用于急诊科或重症监护室中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等不便去介入导管室置管的病人,置管即刻可以通过超声确认导管末端物理尖端位置,避免导管置入过浅血流量不足和过深引起心律失常或损伤心房壁。
本文链接:国内首例 心脏超声技术协助置入血液透析长期导管http://www.llsum.com/show-2-3435-0.html
声明: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上一篇: 数字医疗让健康服务更优质可及
下一篇: 四川乐山:探索科技成果“先用后转”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