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四方”描述了古代中国人眼中宇宙的整体结构。在中国传统哲学中,天地四方反映了宇宙的全面性和延伸性,包括天、地、东、西、南、北、上、下等多个方面。受天人合一理念的影响,古代中国人在天地四方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出了相应的天下观,使天下四方成为古代中国政治理想和文化观念的重要载体之一。
“四方”是人探索的基础
“四方”之称,在殷商甲骨文中便有记载。而天在上,地在下,加上东、南、西、北四方,谓之“六合”。
庄子认为“六合”是划分圣人对事物认识态度的界限。他在《齐物论》中说:“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六合之内,圣人论而不议。”“六合之外”过于遥远,“圣人”明智的选择便是“存而不论”,承认其存在,但不讨论。而“六合之内”的区域,是可视、可听、可触的,因而也就有了对其进行探究、讨论的基础。不过,这种研究、讨论也必受时间、空间、视角、水平等多方面条件的限制,故而,不能一劳永逸地议决。因为事物本身不断发展,人对事物的认识也不断深化,即便能进行评议,其结果也不能放之四海而皆准,持之恒久而不衰,所以对“六合之内”的事物,“圣人”可以讨论、探究,但要“论而不议”,这是明智的做法。这种基于对宇宙变化万千、永无休止的认识而产生的不断探索、进取的态度,不仅适用于“圣人”,也适用于我们每一个普通人。
人不断探索的基础,是我们可以切实体悟的四方,它是从我们脚下开始的。《山海经·海外南经》中称“地之所载,六合之间,四海之内”。“四海”便是“东海、西海、南海、北海”,其内在的结构便是“四方”。“好男儿志在四方”这句流传甚广的励志之语,化用自《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所载齐姜规劝重耳“子有四方之志,其闻之者,吾杀之矣”的典故,其意在规劝其夫晋公子重耳不要沉溺安乐,而要发愤复国。此处的“四方”便是从自己的脚下开始。
对于帝王来说,从他脚下开始的四方还意味着他统治的疆域。所以,《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说:“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以帝王脚下的四方为基础来构筑普天之下。在确定“四方”之前,先得建“中”,有“中”才有四方。而“中”的概念,在国家一级文物青铜器“何尊”上便已言及,即“中国”,也就是“中央之国”或“中土”“中央”。由中央建中,而后方言四方。
以“五服”为基础的天下观不断巩固
四方与中央构成的天下结构背后还有更深的文化意味、政治意味。这一点,要从古文字“东”“西”“南”“北”的起源说起。
“东”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其中一种认为日出树(木)梢即为东;“西”为鸟巢,日落鸟归巢即为西。这两个字的起源都与太阳在一天时间内的运行情况有关。“日在树梢”是日出、日落时皆有可能出现的景象,为什么是“东”,而不是“西”?这是因为五行中东方属木,所以,日所在的树梢为东方,而非西方。“西”按《说文解字》解,为“鸟在巢上”。晨鸟出巢,觅食而飞;只有暮鸟才栖于巢,暮,日落,故而为西。“南”为悬系乐器以祭祀,其方位则为南。“南”字的源起说法颇多。《诗经·小雅·鼓钟》记载“以雅以南,以籥不僭”。这里“雅”“南”“ 籥”等皆为乐器。“雅”,状如漆筒,两头蒙羊皮,而羊为周人祖先羌人的图腾,故引申为天子之乐,或周王畿之乐,即正乐。“南”也是乐器名,形似钟(类似铜鼓),悬于南。“籥”是南夷的芦笙。也许,这才是“南”字的文化之源。“北”,则是两人相背之状。为何两人相背之状,可以表示“北”?这是因为“北”是相对于“中”而言的,“中”的冬天常刮猛烈的北风,人总是本能地蜷身抱胸以护脏腑,所以人与人便呈相背的状态,这便是“北”。由此可见,“东”“西”“南”“北”四字在表示自然方位的同时,也承载着很多文化意涵。
饱含文化意蕴的东、南、西、北、中,构成了富有政治意味的一点四方的天下结构。按照《尚书·康诰》的说法,古者王之所在为王畿,其外围,由近及远,每五百里为一区划,分别为甸服、侯服﹑绥服(一曰宾服)﹑要服﹑荒服等五服。所谓“服”,是臣服听命于天子之意。《尚书·益稷》中有夏禹所言:“俞哉!帝光天之下,至于海隅苍生,万邦黎献,共惟帝臣,惟帝时举。……弼成五服,至于五千。州十有二师,外薄四海,咸建五长,各迪有功,苗顽弗即工,帝其念哉!”可见,一点四方的天下结构,在夏朝便已确立。而且,此结构还规定了四方远近与天子,即与中央的关系。到周朝时,虽五服名称变为侯﹑甸﹑男﹑采﹑卫等,但天下结构与从前完全相同。其后,这一结构便定格为儒家礼制的一部分。
这种天下观定型之后,通过天子的祭祀礼仪不断得到宣扬和巩固。如《礼记·曲礼下》言,“天子祭天地,祭四方”。因天地、四方,与四时、五行等相配,所以春祭东,东为木,天子着青衣,奉苍璧,插青旗,面东而拜,这叫“祠”;夏祭南,南为火,天子着赤衣,奉赤璋,插赤旗,面南而拜,这叫“礿”;秋祭西,西为金,天子着白衣,奉白琥,插白旗,面西而拜,这叫“尝”;冬祭北,北为水,天子着黑衣,奉玄璜,插玄旗,面北而拜,这叫“烝”;中央为土,天子着黄衣,执黄琮,插黄旗,拜社稷(即土地神和谷神),便是“祭天地”。这种天地、四时之祭,源自殷商,经周礼沿袭、完善而为儒家礼仪之一。
除四时之祭外,与“四方”相对应的,还有一种与“四神”有关的祭祀。所谓“四神”之祭,《礼记·曲礼下》中有“天子祭天地,祭四方,祭山川,祭五祀,岁徧”的记载。郑玄注:“祭四方,谓祭五官之神于四郊也。句芒在东,祝融、后土在南,蓐收在西,玄冥在北。”这样的“四神”,又与“盘古开天”用以撑天的“四柱”有关。
这种天下观除了在国家层面不断得到巩固,也通过儒学教育在社会的不同层面中代代相传。《礼记·射义》载:“故男子生,桑弧蓬矢六,以射天地四方。”可见作为六艺之一的射艺,便传承着这样的天地观。又如为孩童启蒙的《三字经》中,有“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的语句,为孩子们建立起最朴素的天下观念。
古代为政者对泽被天下的政治追求
以四方为基础,古人还创造了一系列相关概念。既有四方,便有四个相交处,即“四隅”。四方与四隅合起来,便是“八维”。于是,便有了东、南、西、北之外的东北、东南、西北、西南。由此八维再向外推,又有了“八殥”和“八纮”,前者意为“八方边远之地”,后者意为“八方极远之地”。《淮南子》中说:“九州之外,乃有八殥……八殥之外,而有八纮。”而再远,便是“八极”,即“八纮之外,乃有八极”。《荀子·解蔽》中有“明参日月,大满八极,夫是之谓大人”。而《后汉书·显宗孝明帝纪》中载“封泰山,建明堂,立辟雍,起灵台,恢弘大道,被之八极”。这段话更是把“八极”为天下至远的意思表达得淋漓尽致。“封泰山”,即有道之君祭天;“建明堂”,即有道之君行大典,施德政;“立辟雍”,即天子讲学,行礼教;“起灵台”,即如周文王般建灵台,使天下之民依附、归心。如此,则“大道”得以“恢弘”,既然极远之“八极”都能被泽被(同“泽披”),遑论天下其余地方。为君者要实现这样的理想就必须做到“四聪”。《尚书·舜典》中便提出为政者须得“明四目,达四聪”。孔颖达对这句话的注疏是“达四方之聪,使为己远听四方也”。
远听四方需要一定的方法。古人认为,以太乙为核,以北斗为枢,天之运有四时八节,地之应有四方八极。古人由此创造出了“式”来表示这一关系,并制作了上圆是天盘、下方是地盘的式盘,用以模拟大道运行,进行推算。天盘左旋,上画北斗、二十八宿、十干、十二支、十二月等方位﹐并刻有一百八十二个圆点﹐以合周天度数,即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一度;地盘中则绘有八卦、十干、十二支等记号。天盘又称“堪”,地盘又称“舆”,合则为“堪舆”,这也是风水术的别称。我们常说的“司南”,就是由式盘演变而来。后世看风水的罗盘,也是由此演化而来。唐朝司马贞在《史记正义》中记有“用之则转天纲加地之辰”之语,这里的“天纲”即天盘,“地辰”即地盘。天上的二十八宿,分列于东南西北,当其与地下的四方、九州等正好对应之际,也就是天盘某神恰好对准地盘某辰的时候,这便是“临”的情况。就其字面讲,“临”本义是从上往下看。当用于天上某神对准地下某辰的情形后,其意便有了神圣的意味。后来,“临”便专用于君上。无论君上到哪儿,皆谓之“君临”。后来,又派生出“莅临”“光临”等词汇。“临”字的衍生意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古代为政者弘大道、泽被八极的政治理想。而更直观的是,从“临”字字义的变迁,我们可以看到式盘背后反映的,是学理层面上的天地交感与和谐一体的宇宙观。
天地四方的宇宙观,从创生之初就是自然方位与文化认知的结合体,是天人合一理念的重要体现之一。这种宇宙观包含着古代中国人的政治理想和文化观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留给我们的重要精神财富。
(作者系西南大学教授)
责任编辑:单笑斐
《中国民族教育》2024年第9期
本文链接:“天地四方”蕴含的政治理想和文化观念http://www.llsum.com/show-12-295-0.html
声明: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上一篇: 让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