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冠病毒大流行期间,在线发布未经审查的手稿的预印本,是生物医学研究人员快速与同行分享可能有助于遏制疾病的研究结果的重要平台。与此同时,让科学家发愁的是,是否以及如何才能负责任地将这些未经审查的发现传达给迫切需要信息的公众。
据《科学》报道,最近两项研究发现。在阅读了一篇关于预印本公布的研究结果后,即使知道这些文章未经审查,媒体依然会在疫情期间对此进行报道。许多非专业读者并不明白预印本与期刊的文章有何不同。被告知研究结果来自预印本,也并不影响读者对研究结果的信任度。
参与这两项研究的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的社会科学家Alice Fleerackers强调说,新研究并不是怀疑预印本的价值,预印本仍然是科学家在研究结果发表在期刊之前迅速与同行分享结果的一种流行方式。“很多预印本文章都很好,有的比许多期刊文章更好。”
尽管如此,德国哈根大学的社会心理学家Tobias Wingen指出,“随着预印本在科学交流中的地位日益突出,了解非科学家是否能理解预印本这一概念至关重要。”
在一项研究中,Fleerackers和同事选取了两篇描述预印本研究结果的新闻报道,并为每篇新闻报道创建了修改版本,然后要求1702名美国成年人阅读这些版本。两篇原始新闻报道中都提到这项研究来自预印本,其中一篇给出预印本定义,即研究尚未经过同行评议。
实验中,研究小组要求一组参与者阅读包含预印本定义的版本。另一组阅读其他版本,这一版本已删除对预印本的定义。然后,两组人都被问到一个开放式问题:“当你在科学新闻报道中看到‘预印本’一词时,你认为它是什么意思?”
结果只有约30%的参与者对预印本的理解与学者一致,即预印本未经独立专家的审查,是“初步的”或“不确定的”。大多数参与者会对预印本给出不准确的定义,比如预印本就像电影预告片,预览后再发布更完整版本。
在另一项研究中,研究小组探讨了读者是否认为预印本内容值得信赖。他们给415名美国成年人一篇描述新冠病毒疫苗预印本的新闻报道的几个版本之一。最初的版本说,这篇文章是基于一份未经外部专家评估的预印本。修改后的版本则描述了研究结果,但没有提到这项研究是预印本。然而,另一个版本保留了对预印本的解释,并增加了强有力的语言,减少或消除了对研究结果模棱两可的表述。然后,研究小组使用一个标准化的量表来衡量受访者对科学家和报告结果的可信度。
结果发现,仅仅提到这项研究是预印本,对读者来说并没有什么不同。被告知这一点的受访者,与未被告知的受访者一样,都认为研究是可信的。不过,美国佐治亚大学的社会学家Chelsea Ratcliff表示,对预印本提供更长的定义往往会导致读者对预印本公布的研究成果持更大的怀疑态度。
无论科学成果是出现在预印本还是同行评审的期刊文章中,Fleerackers都鼓励记者描述研究的不确定性,以及这项工作是否经过独立审查。研究表明,这种透明度可以让读者和观众认为新闻报道和接受采访的科学家一样可信。
本文链接:调查发现很多人并不知道何为预印本http://www.llsum.com/show-11-16160-0.html
声明: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上一篇: 光影交织 在长沙开启一场奇幻科学之旅
下一篇: 长安链启动链通全国社保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