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从河北大学了解到,自2004年创办高等教育学学位点以来,该校深入研究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及国内高水平大学高等教育教育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历史与现状,逐步摸索出了具有河北特色的高等教育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即“教、学、研、用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据悉,该模式将教学、学习、科研和实践应用紧密结合,其核心理念是打破传统教育中各个环节相互独立的局面,通过整合资源和优化流程,实现教育环节的相互支持和促进,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具体来说,这种模式包含以下几个方面。”河北大学教育学院教授胡保利表示,在教学层面,该院广泛吸纳国内外高等教育学人才培养的经验,改进课程设置,改革传统教学方法,采用更加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如案例教学、项目驱动教学等,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在学习层面,该院坚持组会制度,定期组织学生学习汇报分享,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使学生能够不断适应变化并进行终身学习。
在科研层面,该院强化科研训练,让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项目中,通过科研活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实践应用层面,该院加强与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及高校的合作,提供锻炼机会,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增强学生的价值感体验和完成实际任务能力。
“这种模式的实施有助于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出更加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不同高校和专业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对这一模式进行调整和优化,以更好地适应其人才培养目标。”胡保利说。
在该模式下,河北大学教育学院通过理论分析、国内调研和国际比较等研究,明确高等教育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改革思路,也明确了“实践导向、跨学科培养”的改革思路,为更好地进行教学改革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支持。
近年来,高教点研究成果颇丰,并且多数项目有研究生参与并投入相关研究工作,多数研究生在其中受益或者产出论文等研究成果。
比如,胡保利带领学生积极参与相关科研任务或课题,其2017年申报的《持续优化“三项制度”,科学构建普通本科高校教学质量省级监测服务体系》获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同年获批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一般项目,并于2022年顺利结题。
在科研的同时,河北大学教育学院高教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倡导研究积极参与社会服务工作事宜,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此过程中,培养提升研究生的实践和科研能力。
截至目前,河北大学教育学院高教点共招收硕士研究生172名、博士生19名。多数研究生毕业后在高校任职,从事高等教育相关工作。
本文链接:河北大学教育学院:以研带学育高教人才http://www.llsum.com/show-11-11848-0.html
声明: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下一篇: 污水生物处理系统稳定运行实现技术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