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第五届智库科学与工程国际研讨会平行圆桌会暨智库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研讨会在京举行。来自成员单位的50余名代表参加会议。
智库人才培养联盟(以下简称“联盟”)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院长潘教峰在致辞中指出,我国的智库规模持续扩大,研究成果质量不断提高,在咨政辅政、启迪民智、凝聚共识方面发挥愈发重要的作用。然而面对日益复杂多变的决策挑战,智库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远远不能满足需求,人才培养机制不完善、人才来源渠道单一等问题对新型智库整体质量的提升产生了一定影响,制约着智库成果质量的提高。
自成立以来,联盟紧扣党和国家的发展脉搏,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特别是研究出版了我国首部《智库人才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该报告的出版不仅标志着联盟在智库人才建设方面迈上了新台阶,也为相关政策制定和实践探索奠定了研究基础。
《报告》作为联盟的一项重要成果,初步展示了我国智库人才队伍的特征、国际智库人才发展的范式与经验、智库人才队伍建设的问题与建议,为构建符合时代需求的新型智库人才培养体系提供了理论与数据支撑。
在专题报告环节,联盟秘书长李颖明介绍了《报告》的主要内容。
数据分析显示,在性别比例上,智库人才队伍中男性的比例要高于女性;职称结构上,智库人才队伍呈倒金字塔结构现象,以高级职称为主,正高级职称占很大比例,与一般科研机构有较大区别;教育经历上,大多数智库人才具有跨学科教育背景。
同时,在本科与硕士阶段,智库人才所学专业相同的不到1/4,超过3/4的专业发生了变化。在硕士与博士阶段,智库人员所学专业发生变化的比例也超过了60%。职业经历上,有过工作流动经历的智库人才比例超过50%。
基于深度访谈调研,《报告》提出,我国智库人才队伍存在结构性矛盾、智库人才职业发展受限、智库人才团队缺乏有组织的研究机制等问题,并提出加强智库人才队伍的体系化建设、完善智库研究组织机制、构建多元化智库人才队伍、完善智库人才培训交流和评价激励机制等建议。
会上,浙江大学区域协调发展中心副院长倪好作《面向国家高端智库建设任务的浙江大学智库人才队伍发展:举措与展望》的专题报告。全球化智库对外合作总监赵占杰作《全球化智库与全球化人才》专题报告。北京人才发展战略研究院政策理论部副部长李重达作《提升城市人才韧性,打造全球人才聚集新高地》专题报告。
对话访谈环节,围绕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智库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与机遇的话题,与会代表基于各自的实践探索提出精彩的观点,为智库人才培养的学科建设和培养路径带来新的思路。
联盟发布《智库人才报告》。主办方供图
本文链接:《智库人才报告2024》发布http://www.llsum.com/show-11-11842-0.html
声明: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上一篇: 第六届中国矿业全产业链大会贵阳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