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过去的期末考试中,语文试题“越来越难”引发热议。有老师指出,未来语文及各学科的出题将以情景式为主线趋向,会结合大阅读全科阅读去评价学生。不少家长感慨“觉得难还是书读得太少”。
小学生怎样利用寒假提升阅读?家长如何引导孩子有效阅读?新快报记者近日采访了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借阅部主任秦燕霞、采编部副主任戚敏仪和想读书会创办人、儿童阅读推广人、广州市图画书阅读推广人小雨老师,她们针对小学生阅读面临的变化和问题作了分享,并推荐了适合小学生阅读的寒假书单。
焦点
有家长担心孩子阅读量不达标
“新课标”对小学阶段的课外阅读量作了明确的要求:第一学段(1-2年级)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第二学段(3-4年级)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第三学段(5-6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此外,首次在学段目标中明确描述了各学段阅读整本书的目标和要求,从“尝试阅读”到“初步理解主要内容”,再到“把握主要内容”“建构阅读整本书的经验”。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家长担心孩子阅读量不达标,对“整本书阅读”更感觉“有压力”。“不督促孩子的话很难达标。如果不是他们感兴趣的内容,阅读整本书就更难了。”家中有两名小学生的黄女士表示,自己平时比较忙,陪读时间少,比较担心孩子阅读量不达标。
这次期末考试后,唐女士发现上四年级的女儿阅读可能跟不上。“她说要读的文章太长了,花了很长时间才读完,作文差点没写完。”唐女士表示,迫切想要了解如何提升孩子阅读能力。
建议
引导孩子向课外阅读延伸
针对“新课标”的要求,戚敏仪提出,家长要引导孩子由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延伸。“比如三年级孩子在课内学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家长可引导其对《安徒生童话》进行‘整本书阅读’。通过延伸阅读及‘整本书阅读’,逐步提高孩子的阅读量。”
她建议,选择读物的内容应尽可能广泛,涉及科学常识、人文素养、传统文化、历史故事等;体裁也应尽可能多样,可以是童话、寓言、小说、散文、诗歌等;载体尽可能丰富,可以是图书、报刊,也可以是音像、电子资源等。“通过多主题学科、多维度阅读,引导孩子博览群书,逐步拓宽孩子的阅读面、知识面。”戚敏仪说,家长也可鼓励孩子多到图书馆看书并参与阅读推广活动,充分利用好图书馆的阅读资源,形成阅读习惯。
围绕孩子喜好选择阅读资源
怎样激发孩子阅读兴趣?戚敏仪表示,家长不可急于求成,应根据孩子的特点加以耐心引导。
首先,要善于发现孩子的兴趣。“多留意孩子的兴趣爱好,并及时满足孩子的‘热情期’,围绕孩子的喜好,从不同学科、不同角度选择阅读资源。”其次,帮助孩子从阅读中发现快乐。比如孩子不喜欢看纸质图书,可尝试先阅读电子资源,再逐步引导其回归纸本阅读及进行深层次阅读。
■孩子们沉浸在阅读的快乐中。(资料图)新快报记者 郗慧晶/摄
戚敏仪还建议,要营造家庭阅读氛围,坚持每天至少十分钟家庭共读,使孩子养成阅读习惯,再逐步向自主阅读及个性化阅读过渡。戚敏仪称,6岁前是孩子阅读的黄金期,7-12岁是孩子阅读的白银阶段,家长要把握好孩子阅读的“敏感期”,及时做好引导工作。
尊重孩子阅读的自主选择
阅读资源种类繁多,怎样选择适合孩子的?
秦燕霞介绍,小学中低年级还是以绘本、中外神话、童话和寓言类等为主,如《99颗红豆去旅行》《中国寓言》《神话故事》等。小学中高年级主要以文学类、科普类、艺术类、历史类等为主。如《笑猫日记》系列、《米小圈上学记》系列、《大中华寻宝记》、《半小时漫画中国史》等。
她认为,低年级的小学生适合阅读童话、寓言、故事、科普读物,桥梁书也可以帮助孩子从图画书逐步过渡到文字书的阅读。而中高年级的学生,其心理发展水平和心智发展程度均有提高,已具有较强的自主阅读能力,阅读兴趣由趣味性向知识性、探索性转变,会喜欢阅读冒险、幻想类等读物。“家长可根据学校或图书馆的建议向孩子推荐经典书单,但需要尊重孩子的自主选择。”秦燕霞说。
小雨老师答疑
小学生怎样提升阅读能力?
答:提升阅读量首先要提升阅读能力。小雨老师认为,可以从培养阅读兴趣、保证阅读时间和阅读的深度、广度等几方面入手。
小雨老师认为,阅读氛围的营造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合力,“孩子的阅读兴趣要尽早培养,多方合力让‘阅读’的齿轮转起来,后面他就能自己走下去了。”
在阅读时间方面,小雨老师直言作业、兴趣班等安排往往将“重要不紧急”的阅读给挤掉。家长要清楚:阅读是一个细水长流的事情,一定要保证孩子的阅读时间,养成习惯,然后才能讲吸收、讲质量。此外,要引导孩子做有深度、有广度的阅读。阅读的广度则指广泛地阅读不同知识领域、不同写作风格的各类书籍,不“偏食”才能营养均衡。
如何引导孩子有效阅读及精读?
答:关键是要让孩子“主动思考”。小雨老师说:“如果能够进行信息加工,新知识与旧知识互相联结,书本与现实互相联结,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那就是真正读进去了。”她以文学类读本举例,不能沉浸在曲折情节中,而是要引导孩子主动思考。比如,问孩子“为什么事情会变成这样”“为什么关键时候他要做这种选择”等。
精读首先要有所选择。“建议选择经典的、经过时间检验的书来进行精读。”其次是画思维导图,思维导图适合于各类读物。对于非虚构类,可以用思维导图梳理知识脉络,而虚构类则可以用来梳理情节、分析人物等。“比如《骑鹅旅行记》这类书,故事复杂冗长,利用思维导图梳理情节,能帮助孩子抓住主要脉络,学会概述,还能引导关注情节设置,学会构思。”
此外,精读的角度也要注意,比如虚构类文本,一般关注情节设置、人物形象、主题思想、写作风格、描写方法;非虚构类文本则关注逻辑架构、观点与证据。
小雨老师还强调,在“精读”时必须“不要标准答案”。“家长在陪孩子阅读时以引导和讨论为主,不预设答案,不评价对错。如果孩子说得明显有偏差,可以引导。如果一时说不好也没关系,阅读的领悟也许会随着阅历增长而恍然大悟。”
书单
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寒假好书推荐书目(部分)
●文学类
《诗词里的古都》系列 曹雨捷、朋朋哥哥/未来出版社
《苏武牧羊》曹文轩/天天出版社
《听风村》海嫫/贵州人民出版社
●历史类
《看世界!100位艺术家的故事》科拉多·奥吉阿斯著,袁江平译/中信出版集团
《吃百家饭的孩子与中国核潜艇:彭士禄的故事》杨志宏/北京出版社
《中国的“居里夫人”:何泽慧的故事》唐子涵/北京出版社
●科普类
《高铁出发了》曹慧思,董光磊/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丁丁与汽车》查尔斯-亨利·德·舒瓦瑟尔·普拉兰著,莫奴、白锦麟译/译林出版社
《给孩子讲量子力学》李淼/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采写:新快报记者 徐绍娜
本文链接:担心孩子阅读量“不达标”?快来查收这份寒假书单http://www.llsum.com/show-1-4826-0.html
声明: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下一篇: 花市航班开行!今起可游珠江赏花海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