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天津11月1日电(记者朱红)第22届亚太抗癌大会今天在天津隆重开幕。 会议主题为“癌症防治的创新与发展”。 为期两天的会议,来自亚洲27个国家和地区以及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英国、瑞士、瑞典、德国等1500余名中外肿瘤学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了最新研究进展。癌症防治的成就及发展趋势。。
癌症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 第22届亚太抗癌大会主席郝锡山院士介绍,世界卫生组织(WHO)2008年全球癌症死亡统计显示,亚太地区癌症新增病例占全球癌症死亡病例的45%。全球新增癌症病例,死亡人数约占全球新增癌症病例的45%。 死亡人数一半。 我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1/5,我国每年新增癌症患者占全球新增癌症患者的20%以上。
肺癌、胃癌和肝癌是亚洲国家最常见的三种癌症。 肺癌是亚洲国家最常见的癌症。 根据2004年至2010年《中国癌症防治规划纲要》,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宫颈癌、乳腺癌和鼻咽癌被列为重点防治癌症。 这八种癌症死亡人数占中国癌症死亡总数的80%以上。 不良的生活习惯、人口增长和老龄化是导致癌症增加的主导因素; 在发展中国家,常见的癌症危险因素正在增加,例如吸烟、饮食结构、肥胖和缺乏体育锻炼。 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国家,农村城市化、人口老龄化、城市现代化都导致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上升。 经济现实压力造成的癌症病毒疫苗的缺乏,也成为亚洲国家癌症高发的原因之一。
亚太抗癌联盟大会的宗旨是推动和推动亚太各国癌症预防、诊断和治疗方面的研究,推动亚太地区癌症医疗防治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地区。 每两年举办一次。 自1973年创办以来,已在亚太地区18个国家成功举办了21届。
本次会议由亚太抗癌联盟主办,中国抗癌协会、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承办,国际抗癌联盟协办。 会议设立17个分会场,700余篇论文将以特邀报告、分会报告、卫星会议、墙报发布、论文集等形式进行交流和讨论。 内容涵盖常见肿瘤、肿瘤早期诊断、基础研究、肿瘤护理、心理治疗与康复等,题材广泛。 会议共邀请180名中外专家做学术报告,是亚太地区规模最大、议题最多、演讲嘉宾最多的会议。 一个伟大的事件。
本次会议首次举办“亚太癌症防治领导人峰会”。 国家卫生行政官员、国际癌症组织领导人、亚太抗癌联盟成员单位代表、肿瘤学专家等200余人将聚焦“亚太国家癌症防治”。 ” 会议期间还将召开亚太抗癌联盟理事会及会员代表大会。会议为第四届杰出学术演讲人孙燕院士颁发“金奖”奖,并在会上同时评选10名中青年优秀论文奖,为贫困地区优秀肿瘤专家提供旅费资助。
针对我国当前的癌症防治策略,郝锡山院士指出,癌症防治是全社会的任务。 医生在医院积极诊治病人的同时,也要注重癌症相关知识的普及,即如何降低全社会患癌症的风险。 诊疗工作得到普及,人民群众正确、科学地看待癌症防治工作。 据郝院士介绍,世界抗癌联盟(UICC)在全球42个国家调查了公众对“癌症等于死亡”这一概念的理解程度。 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社会有43%的人认为这种观点是正确的,而在欧美国家,只有13%的人认为这种观点是正确的。 这说明国人对肿瘤的综合认识还有待提高。 这需要肿瘤工作者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取得更大的提高。
第22届亚太抗癌大会将制定长期、战略性的癌症控制战略,以降低亚太地区癌症的发病率,并推动和推动各国癌症预防、诊断和治疗的研究。
本文链接:第22届亚太抗癌大会开幕癌症防治的创新与发展(肺癌成为全球新增病例数最多癌症)http://www.llsum.com/show-1-4602-0.html
声明: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