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叶一手工匠意,一盏一味茗茶香。4月11日至12日,以“非遗传承·衡茶飘香”为主题的衡阳市第四届传统手工茶制作大赛在衡阳县金兰镇举行,来自塔山、寿岳、船山等全市绿茶主产区的29名茶企参赛选手同台进行手工制茶技艺大比拼。
衡阳市第四届传统手工茶制作大赛在衡阳县金兰镇启动。刘欣荣 摄
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刘仲华出席并宣布大赛正式开始。衡阳市委副书记陈澎,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王东文,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副书记、副主任、一级巡视员谭敦龙,省茶叶协会会长周重旺等出席。衡阳县委书记、县长孙浩致辞。
航拍下的衡阳县金兰镇檀桥村壹笑茶园。刘欣荣 摄
孙浩在致辞中表示,茶叶不仅是衡阳县的优势产业、特色产业,更是衡阳县的富民产业、希望产业。近年来,衡阳县以打造“蒸阳好茶”品牌为抓手,扎实推进茶叶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品牌化发展,截至2024年,全县茶叶年产量突破1000吨、年产值超2亿元。下一步,衡阳县将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一体推进茶产业、茶科技、茶文化建设,努力把茶区变成景区、茶园变成公园、茶山变成金山,以一片叶子带富一方百姓。
参赛选手沉着冷静、认真答题。廖辉煌 摄
此次大赛分为理论知识考试、绿茶现场制作两个阶段进行,采用百分制计分。其中,理论知识考试占总成绩20%,考试时间为60分钟,考试内容包括茶叶生产加工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安全生产基础知识、茶叶基础知识及绿茶加工基础知识等。在考试现场,参赛选手们沉着冷静、认真答题,充分展示了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职业素养。
参赛选手生动展示传统手工制茶技艺。刘欣荣 摄
绿茶现场制作占总成绩80%,要求参赛选手在2小时内完成茶叶从茶青到成品茶的加工。在比赛现场,代表各茶企参赛的选手将统一领取的鲜叶,按照非遗制茶技艺进行揉捻、杀青、干燥,熟练地完成从茶青到成品茶的全部工序,生动展现了深厚的专业功底和传统手工制茶的魅力。
评委们对参赛者作品进行茶叶感官审评记分。王勤 摄
为彰显比赛的公平公正,此次大赛邀请了来自省内的5名相关专家担任评委,依据参赛者作品的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和叶底等5项指标及各项权数,评出茶叶感官审评得分。
4月12日,颁奖嘉宾为荣膺“金茗之星”荣誉称号的选手颁奖。王勤 摄
经过两天的激烈角逐,来自常宁市天堂山云雾茶开发有限公司的选手邓化和荣膺“金茗之星”荣誉称号,衡山县野山茶叶有限公司的詹文礼、常宁市天塘湖生态茶叶有限责任公司的邓远坤、衡阳市壹笑茶业开发有限公司的刘开宁等9名选手喜获“衡州茗星”称号。
詹文礼等9名选手喜获“衡州茗星”称号。廖辉煌 摄
当前,衡阳茶主要有寿岳、衡山、塔山、船山、三樟、宝盖、龙塘、高峰八大产区。为支持茶产业发展,衡阳市建立刘仲华院士领衔的专家工作站,市财政每年划拨不少于1000万元,用于茶园建设补贴、企业升级奖补等。截至2024年底,全市茶叶种植面积17.67万亩,拥有茶叶加工设备设施的企业67家,其中省级高新技术企业9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9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8家。
衡阳市委副秘书长刘诗真,市委农办主任、市农业农村局局长王苏龙,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院长朱捷,市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书记李泽斌,市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主任盘芳,衡阳县委副书记、县委宣传部部长刘洋等参加。
此次比赛由衡阳市茶业协会主办,衡阳县茶叶协会筹委会、衡阳市壹笑茶业开发有限公司承办。(固原新闻网)
本文链接:非遗传承 衡茶飘香 衡阳市第四届传统手工茶制作大赛在衡阳县举行http://www.llsum.com/show-1-40470-0.html
声明: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上一篇: 【大力优化营商环境 加快高质量发展】河北:完善服务保障 提高京津科技成果转化率
下一篇: 冀时评 | 以数赋能 乘数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