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柳宁馨,实习生徐翌轩 杭州报道
1月23日,长三角三省一市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的主政官员分别作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发现,长三角三省一市江苏、浙江、上海、安徽2023年GDP总量分别为12.82万亿元、8.26万亿元、4.72万亿元、4.71万亿元,分别增长5.8%、6%、5%、5.8%,除了上海,其他三个省份2023年GDP增速均高于全国水平(5.2%)。
2024年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六周年,产业、市场、生态合作是重点。从各地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看,围绕长三角一体化,上海提出,制定实施第三轮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建设G60科创走廊、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合力打造长三角区域发展共同体;浙江明确,2024年高标准推进长三角一体化,推动数字长三角、“轨道上的长三角”等建设取得新进展等;江苏、安徽也给出推进长三角一体化的明确发展计划。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曾刚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长三角沪苏浙皖三省一市2023年的合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未来还需大力推进跨地域政产学研用金一体化发展、构建开发区管理的连锁联动机制、继续优化长三角公共管理一体化体制机制。
江苏区域现代化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张春龙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可以初步认定长三角一体化合作已进入到深入的协同合作及市场一体化阶段,各地正在通过具体项目和试点平台加强区域间的互联互通和产业协同发展,并在数字经济、科技创新以及“一带一路”等领域展开合作,以推动区域内经济社会的综合竞争力。
江浙达成2023全年GDP增速目标
从GDP增速目标来看,长三角三省一市江苏、浙江、上海、安徽此前定下的2023年GDP增速目标分别为5%左右、5%以上、5.5%以上、6.5%左右,其中江苏、浙江达成2023全年GDP目标。
此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进一步推动经济回升向好需要克服一些困难和挑战,主要是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风险隐患仍然较多,国内大循环存在堵点,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
基于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判断,长三角三省一市对于2024年的经济增长目标设定较为稳健。从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看,江苏、浙江、上海、安徽确定的2024年GDP增速目标基本在5%-6%之间,分别为5%以上、5.5%左右、5%左右、6%左右。
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主要是投资、消费、出口。2023年,长三角三省一市江浙沪皖外贸进出口总值分别为5.25万亿元、4.90万亿元、4.21万亿元、8052.2亿元,较上年分别增长-3.2%、4.6%、0.7%、7.8%。
在投资和消费方面,从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看,长三角三省一市均提出积极扩内需、扩大有效投资,这也符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定调,即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长三角三省一市在推进新型工业化方面也明确各自在2024年的工作重点,江苏提出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聚焦“1650”产业体系建设;浙江明确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培育“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上海则加快建设国际经济中心;安徽将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壮大新质生产力。
在新质生产力方面,浙江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促进制造业集群式、高端化发展。优化全省产业布局,加强省级特色产业集群“核心区+协同区”建设,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一链一策”推动新兴产业提质扩量,前瞻布局一批未来产业。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肖文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浙江应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推动互联网由消费领域向生产领域拓展,不断提高实体经济全要素生产率。
“浙江对外应充分把握新趋势新变化,提升产品质量促进产品‘走出去’、加大制度型开放促进外企‘引进来’。浙江还需进一步加强与长三角地区的合作,深化内外贸一体化,积极完善省域开放布局,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提能升级。”肖文说。
在积极扩内需、扩大有效投资方面,长三角三省一市的具体侧重有所不同。
从各地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看,江苏提出,全力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积极扩内需稳外需,多措并举为经济恢复注入新的动力;浙江提出,扩大有效益的投资,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深入实施扩大有效投资“千项万亿”工程,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挖掘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提质扩容平稳增长。
“江苏省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的作用和优势主要体现在其经济总量大、工业基础雄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等方面。江苏可以起到产业集群带动作用,促进产业纵向整合与横向配合,提升整个产业链的竞争力,也可以发挥技术研发和创新中心作用、市场拓展与标准制定作用。”张春龙说。
在张春龙看来,加强长三角合作的关键在于提升区域协同发展水平,促进资源优化配置与高效流动,并通过政策支持、科技创新和市场机制等手段深化合作。例如,在长三角打造新能源汽车“4小时产业圈”,不仅能够促进人才、技术、资本等产业要素的快速流动,还能够推动供应链和价值链的高效协同,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提升起到重要作用。
长三角加快市场、生态一体化
从长三角发展进展看,2023年江苏、浙江在深化与上海合作方面加快进展,安徽积极借力,发挥科教人才、连接中部等优势。
在张春龙看来,如果将长三角一体化的推进阶段分为政策制定与规划阶段、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阶段、产业协同与创新合作阶段、市场一体化与区域合作深入化阶段的话,可以初步认定长三角一体化合作已进入到深入化的协同合作及市场一体化阶段。
上海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在长三角一体化方面,制定实施第三轮三年行动计划,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协同开放、生态环保、公共服务、安全发展等方面重点合作事项落地,加快建设G60科创走廊、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合力打造长三角区域发展共同体。
浙江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高标准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加快建设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嘉善片区和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南向拓展带,推动数字长三角、“轨道上的长三角”等建设取得新进展。
浙江大学区域协调发展中心副研究员、副所长薛天航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浙江可以从多方面与长三角、上海进行更加紧密的合作,浙江应充分发挥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的比较优势,培育数字经济、5G、人工智能、新能源等差异化、特色化的优势产业,与上海、江苏等地区错位发展,浙江也可以积极整合长三角科技资源,加速高等院校、新型科研平台等机构的对接与合作,通过更加丰富多元的科技载体,结合地方产业优势开展合作研究,将科技资源落在实处。
“可以推动浙江省与上海等长三角其他地区人才政策的衔接,与长三角其他地区在共享医疗、教育绿色通道、人才公寓等优质资源方面取得更大突破,使长三角地区人才、资金等高端要素能够更为便利地流通。”薛天航说。
以长三角生态合作来看,2019年11月,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正式揭牌。2020年10月,沪苏浙生态环境部门和示范区执委会联合印发《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生态环境管理“三统一”制度建设行动方案》,加快构建跨域统一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体系。今年1月,《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重大建设项目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正式公布。
在曾刚看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揭牌成立以来,上海青浦、江苏吴江、浙江嘉善紧密合作,已取得制度创新成果136项,其中38项制度扩散到了全国,长三角大气、水体、土壤、生态得到了大幅改善,同时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头部企业纷至沓来,示范区的成功实践验证了“+生态绿色”“+一体化”牵引高端创新资源汇集,进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发展轨迹模式。
长三角还可以积极探索率先进行区域统一大市场的建设,有利于商品要素在更大范围畅通流动。
曾刚认为,长三角江浙沪是我国内外贸一体化条件最佳的地区之一。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迫切需要江浙沪在国内统一大市场建设方面发挥先行探路、引领示范、辐射带动作用。
“可以从几个方面着手,一是统一江浙沪市场规章,逐渐消除区内各市政策差异,建立统一的区域市场体系。二是消除地域歧视,在市场准入、消费投诉等方面,对来自不同地方、不同所有制的市场生产者、消费者,做到一视同仁。三是多市联合举办大型消费活动,扩大国内外影响力。”曾刚说。
商务部研究院学位委员会委员、研究员白明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长三角一体化一定是更加开放的一体化,在运用国际要素、国际资源方面是一个大范围的配置,需要在长三角区域协同的更广阔空间内不断发展。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张梓桐、孙燕、顾婷婷对本文亦有贡献)
本文链接:长三角两会|长三角三省一市明确2024年一体化方向,进一步推进产业、市场、生态合作http://www.llsum.com/show-1-3717-0.html
声明: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