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孙迟悦 香港报道
2024年11月14日下午,吉利控股正式宣布对极氪、领克股权结构进行优化,作为落实《台州宣言》战略框架的关键性举措。
“战略调整”似乎是过去一年来中国内地车企的主题。
与吉利旗下的品牌合并不同,一些新势力车企则是选择了推出第二、第三品牌,比如蔚来推出乐道和萤火虫、小鹏推出MONA等。
在过去的一年里,不同的车企在面对复杂的市场环境时,做出了不同的选择。
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整合、品牌战略以及出海布局,哪些因素推动了车企做出不同决策?为什么说新能源车出海充满了挑战与机遇并存?香港作为展示窗口又带来了哪些优势?
本期播客我们邀请到了瑞银中国汽车行业研究主管巩旻,跟我们聊一聊,在2024年,内地新能源汽车行业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各大车企的战略部署如何改变,以及未来新能源车企“走出去”的具体方式和方向。
Shownotes:
02:07 车企合并或成为未来十年主要趋势?品牌整合如何改变市场格局
04:09 品牌各不同,各大车企谁胜一筹?
06:11 汽车品牌运营的成功与失败因素
08:14 中国新能源车企: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全球化之路
10:18 销量、品牌定位和可持续性指标
12:18 出海挑战:中国车企在海外市场的竞争与本土化生产
14:19 中国车企能否挑战特斯拉市场地位?
16:22 新势力品牌在香港的挑战与前景
18:23 海外市场的挑战与机遇:全球大考中的终极考验!
本文链接:三七二十一|对话瑞银中国汽车行业研究主管龚旻:本土化生产、建立品牌形象和可持续发展,中国新能源车企出海“三步走”http://www.llsum.com/show-1-34480-0.html
声明: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