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王峰 北京报道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近日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下称“学前教育法”),自2025年6月1日起施行。
11月11日,教育部举行新闻发布会,解读学前教育法并介绍教育系统学习宣传贯彻落实法律有关情况。
图片来源:教育部官网
违背儿童成长规律的教育抢跑问题受到社会高度关注。应该如何强化幼儿园和小学的双向衔接,避免学前教育活动的小学化倾向?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田祖荫在发布会上回答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提问时表示,3到6岁的儿童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尚不具备理解抽象文字符号的能力。因此,如果提前学习小学的课程内容,不仅会剥夺孩子的童年快乐,更会挫伤他的学习兴趣,影响他的身心健康发展。
“近年来,教育部围绕幼小科学衔接,分别对幼儿园和小学都提了要求,对应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都提了明确要求,发了文件、开了会,推动各地开展了实践探索。”田祖荫说。
田祖荫介绍,下一步,教育部将在这件事上抓三个重点:
第一是加强专业指导,发挥专家和专业机构的作用,切实提高幼儿园入学准备和小学入学适应教育的有效性。
第二是加大社会宣传,要利用各种平台,面向家长、幼儿园和小学持续宣传科学的衔接理念和方法,不要制造焦虑,不要给孩子增加额外的负担,幼儿园就是让孩子安全地玩儿、健康地成长、快乐地生活。
第三是强化规范监管,要深入治理幼儿园、小学超前超纲教学的不规范办学行为,针对这些要坚决地查、管,要坚决防止和纠正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倾向,确保学前教育法的规定能落到实处。
“幼小衔接问题是多年来广大家长广泛关注的一个非常热点的问题。”四川省成都市第十六幼儿园园长余琳说。
余琳在发布会上回答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提问时表示,学前教育法聚焦了促进幼儿平稳过渡,以法律的方式明确了幼儿园与小学做好入学准备与适应的任务,为幼小科学衔接提供了法治保障。作为幼儿园,应该深入贯彻实施学前教育法,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好相应的工作。
第一,幼儿园要做好入学准备教育。站在幼儿园这个角度,要树立科学的衔接理念,以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全面准备为目标,为培养有利于幼儿终身发展的学习品质和入学需要的关键能力作为重要教育内容,渗透于幼儿园三年的保育教育全过程。
比如,成都市第十六幼儿园从小班开始就营造自主的游戏和生活环境,开展一些自由涂鸦、创意建构、拼拼贴贴等各种动手操作的活动,锻炼幼儿的手部精细动作,这些都会为他们日后握笔书写打下基础。
第二,深入开展幼小联合教研。这些年来,教育部部署了开展幼小衔接试点工作。比如成都市金牛区就成立了10个幼小衔接教研共同体,带动全区的所有小学和幼儿园两周一次开展联合教研,这种教研极大地改变了小学对幼儿园的认识,加深了大家之间的相互理解。
“我们将进一步总结这些好经验、好做法,加强与小学的合作,协同研究幼小衔接阶段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环境创设、教育支持等,及时解决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的教育问题。”余琳说。
第三,做好家长科学育儿的宣传指导。幼儿园要引导家长深度了解幼儿在园的生活情况,感受了解幼儿在游戏当中的学习与成长,转变家长看待幼儿的视角,更多聚焦到幼儿能做到的、所取得的进步上面。
同时,要向家长宣传国家有关幼小衔接的法律、政策,入学准备教育好的经验、好的做法,提前学习的危害等,争取家长的理解和配合。
本文链接:教育部答21记者:深入治理幼儿园小学超前超纲教学http://www.llsum.com/show-1-28449-0.html
声明: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