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陈梦璇 广州报道
近年来,非洲大陆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快速发展,吸引了全球车企的目光。根据Mordor Intelligence市场分析机构的预测,2024年非洲电动汽车市场规模约为158亿美元,到2029年预计达到254亿美元。
随着非洲多国相继取消或降低电动汽车的进口关税和其他相关税收,积极促进电动汽车产销量增长和本土化研发生产,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通过绿地投资到当地投资兴业,研发生产的电动汽车日益受到非洲市场青睐。在近日举行的第三季新能源汽车产业出口展览会“一带一路”专题论坛上,围绕“汽车出口非洲的机遇与挑战”,出海专家、行业协会、在非企业与专业服务机构代表展开对话。
新能源汽车在非畅销
近年来,埃及、埃塞俄比亚、加纳、南非、肯尼亚等非洲国家纷纷出台政策,支持电动汽车产业发展,为中国的电动汽车在非洲的发展创造机遇。今年上半年,我国整车面向非洲的出口量为15.8万辆,同比增长超过50%,其中乘用车和商用车大约各占一半,而非洲丰富的矿产资源也吸引了不少中国的工业链企业布局,多家中国企业纷纷在非洲投资,涉及电池制造、负极材料、电解液等等这样的一些领域。
用倬亿国际集团汽车供应链总经理吕旻的话说,中国品牌出海非洲,其实是一个关于勇气、合作和创新的故事。
10年之前,在中非合作论坛背景下,倬亿国际将公司战略前移到非洲,将尼日利亚作为非洲业务总部,全面布局非洲新能源赛道,随后将中国乘用车领导品牌广汽传祺引入尼日利亚市场。目前广汽传祺连续多年蝉联中国出口尼日利亚第一乘用车品牌,市场保有量超万台。
“我们与尼日利亚拉各斯州的合作始于2019年,合作主要包含LAGRIDE 项目。”例数过往合作,吕旻用了3个数字节点:2022年3月交付政府采购的1000台LAGRIDE公共汽车并运行;2022年4月组装工厂开始安装生产线,仅用半年开始投产,并在2023年10月下线第2000台组装车辆。
“在汽车组装工厂下线的汽车已经在尼日利亚的道路上行驶了一年多,客户投诉很少,表明在尼日利亚生产的中国品牌汽车已经被消费者接受和认可。”
今年8月,倬亿国际旗下的CIG Motors公司与尼日利亚拉各斯州政府携手,共同成立非洲规模最大的公共出行平台公司——LAGRIDE NIGERIA LTD.,开启非洲新能源出行领域新篇章。
“接下来一年里,倬亿国际还将通过出行平台向市场投放5000辆全新车辆。” 吕旻表示,通过紧密的产业合作,中国品牌不仅成长为尼日利亚大多数政府、集团企业和个人的首选,更成功地将车辆组装的技术专长转移给尼日利亚的年轻人。
今年初中国开放二手车出口资质之后,越来越多广州乃至珠三角的汽车经销商、二手车商纷纷前往非洲寻找合作开拓业务。同时,电池厂商,还有材料厂商等电动汽车产业上下游的企业,通过进口或本土化生产来布局电动汽车市场,进一步带动了非洲的绿色出行革命。
与非洲市场共同成长
矿场资源禀赋、地理位置优越、对美自由贸易协定优惠,是吸引中国企业出海非洲的三个优势。在本地产业升级背景下,非洲通过新能源汽车企业绿地投资,带动当地就业提升,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同时响应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低碳经济的趋势,由此中非“一拍即合”。
“但不同的国家的对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战略和相关法律法规都存在差别。”广东天商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管委会主任胡嘉雯提醒道,例如南非有自己的碳税法案,进出口埃及的所有产品都要满足进出口许可制度,阿尔及利亚近两年出台的新车特许经销的法规规定,无论是从事汽车制造还是新车的特许经销,都需要得到批准才可以从事相关业务。
胡嘉雯归纳了新能源汽车出海的法律风险点,包括劳动用工风险、投资许可风险、海关物流风险、外汇管制风险、税务违法风险以及知识产权风险等等。她建议,各个企业家在进入到当地市场之前,就需要了解相关的一个规定,避免在后续做一些布局或者做一些提前准备的时候导致相应的损失。
“非洲很多地区充电基础设施不完善,充电桩数量优先,专业维修保养等技术服务不健全,这既是当前面临的挑战,也可能是中国企业可开拓的市场。”非洲广东总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霍江涛建议,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到非洲发展,要首先做好“本土化”的技术和产销路线,可以通过当地的行业协会链接调研资源,精准把握目标客户群;此外,还要兼顾社会责任,深化就业合作,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非洲市场共同成长。
除了与非洲当地的资源合作,企业还需应对来自“海外竞争”的挑战。在接触到多家广东优秀企业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非洲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中非经贸交流中心主任罗奕峰发现,他们的实力其实足以和非洲当地的印巴企业甚至欧美企业竞争,中国企业有能力靠更好的技术和管理和更优质的品牌营销,与其他国家关注非洲市场的企业争夺市场份额。“比如像汕头金韩种业这种研发方面非常强、有技术壁垒、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如果能够出海非洲的话,可能有很大的作为。”
因此,罗奕峰也正在探索和解决如何让中国企业快速熟悉非洲市场,他建议,可以由几个在业务上相互不冲突的车企,共同委托专业的调研团队去解决市场、成本、贸易模式、管理架构、推广渠道等等这些问题,通过“抱团”平摊成本,平稳出海。
本文链接:中企“入非”带动绿色出行革命,专家建议“走出去”前做好这些准备http://www.llsum.com/show-1-27409-0.html
声明: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